-
公开(公告)号:CN117878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45366.4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直驱型风电机组故障电流解析及其参数的优化方法,属于电力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直驱型风电机组故障特性分析存在建模复杂仿真效率低下和故障电流解析式无法反映控制参数与故障电流之间的准确关系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建立准确详细的主电路、稳态控制器以及故障穿越控制器模型,然后通过数学模型的推导,得到详细的直驱风机故障电流解析式,最后通过差分进化智能算法,依据现场实测的直驱风机故障电流录波,优化直驱风机故障电流解析式。本发明用于直驱型风电机组故障电流解析。
-
公开(公告)号:CN110661304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1008592.0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站功率安稳方法,设计风光互补电站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实时读取具有快速功率调节能力的集电线路有功功率,并对其求和,得到主可调功率;S2;实时读取所有可控制跳闸的集电线路有功功率,得到辅可调功率集合;S3,接收安稳主站发出的功率调节指令,得到待调节功率值,调整主可调功率集合和辅可调功率集合所对应的集电线路有功功率,执行指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切结合的策略,当接收到安稳主站减功率指令后,将上一时刻采集的集电线路有功功率信息进行策略计算,通过让相应集电线路跳闸的方式,并且让具备功率快速调节能力的光伏逆变器快速实现功率减,从而避免了风光互补电站全站失电。
-
公开(公告)号:CN10974272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77264.7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H02H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定值修改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具有线路保护装置的测试线路中修改后的保护定值和所述线路保护装置的闭锁时长;若所述闭锁时长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则确定所述线路保护装置在不同运行工况下是否发生指定动作;若所述线路保护装置未发生指定动作,则确定所述线路保护装置的定值修改成功。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14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81664.4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H01R31/06 , H01R27/00 , B08B1/20 , B08B1/14 , B08B1/32 , H01R13/56 , H01R13/502 , H01R13/60 , H01R13/52 , H01R13/5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转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转接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端与右侧分别开设有多种插孔,所述外壳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插头,所述外壳的上端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前侧且位于外壳的上端面处转动设置有插头清洁机构,所述放置槽的后侧且位于外壳的上端面处固定安装有组装板,所述组装板的一侧与外壳的后端面处共同设置有存放机构。本发明中设置的插头清洁机构可有效对多种即将插入插孔的插头进行快速清洁,存放机构的设置可有效将不使用的固定插头存放固定在转动盒的内部和组装板的一侧处,避免因固定插头随意放置,而导致的固定插头被灰尘积累或不慎划伤、损坏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49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99269.7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场站涉网继电保护定值校验方法及系统,其中,校验模板生成模块基于目标新能源场站的每个保护定值项的名称和每个保护定值项的单位,生成目标新能源场站的定值校验模板;待校验定值表生成模块基于用户输入的每个保护定值项的实际值和定值校验模板,生成目标新能源场站的待校验定值表;标准定值表确定模块根据目标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场站编号,从保护定值校验数据库中确定出目标新能源场站的标准定值表;保护定值校验模块根据标准定值表对待校验定值表进行校验。采用上述方法,以减少在进行新能源场站继电保护定值校验时所需耗费的人力成本,同时提高进行新能源场站继电保护定值校验后得到的校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9965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110001.0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公司
Inventor: 王蕴敏 , 辛力坚 , 邢立新 , 魏冰凌 , 阿敏夫 , 戴成龙 , 牛奔 , 杨志国 , 姜希伟 , 武占国 , 毛启欣 , 杨再欣 , 王江萍 , 乌小茜 , 杨逸 , 陶溥晔东 , 屈雁南 , 马珂 , 武玉珠 , 吕广飞 , 冯福旺 , 鲁慧娟 , 刘锋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用安全型控制装置,包括柜体与柜门,还包括:转轴,与柜体的内端面转动连接,所述柜门与转轴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当柜门向柜体转动时,联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推压机构;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柜门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夹持机构,当柜门向柜体转动时,所述夹持机构能够对凸轮卡接和固定;所述柜体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柜体的内端面设置有吸附机构,当柜门与柜体盖合时,所述吸附机构能够对柜门进行吸附固定;所述柜体设置有气压调节组件,当柜门与柜体盖合时,所述气压调节组件能够调节柜体中的气压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79245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15596.X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合储能变流器仿真测试系统和性能检测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仿真工作站、实时数字仿真器、I/O接口装置和待测混合储能控制器,仿真工作站将运行控制指令发送给实时数字仿真器;实时数字仿真器实时模拟所述仿真工作站的运行工况或发生各类故障的异常工况;I/O接口装置实现实时数字仿真器与待测混合储能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待测混合储能控制器生成开关跳合闸指令以及触发脉冲信号;实时数字仿真器将开关跳合闸指令以及触发脉冲信号发送给仿真工作站,以使仿真工作站基于开关跳合闸指令以及触发脉冲信号进行仿真。这样,为混合储能变流器的并网性能提供一个适应性强、兼容性好的半实物闭环仿真系统和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11792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525852.7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虚拟同步电源的预同步并网故障保护装置及方法,首先寻找电网电压过零点,在电网电压达到过零点时并网,有效减少并网谐波电流冲击。其次利用保护电路中的电感来限制并网瞬间因并网时机不当造成的冲击电流,防止电力变流器过流损害;进一步,本发明可有效减少虚拟同步电源并网同步失败事件的发生,在错误的并网时机下,本发明可使虚拟同步电源持续并网,保证虚拟同步控制预同步控制环节持续运行,从而使虚拟同步电源穿越并网故障,成功并网;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与控制系统硬件结构能够避免保护设备投切的响应延时,使虚拟同步电源能够安全迅速的并网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34125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653726.5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建立基于实际参数的变电站仿真模型,获取待检测变电站对应继电保护系统中各个继电保护装置的第一参数数据和第二参数数据;控制变电站的仿真模型执行变电站在多种不同故障类型下的运行,并将每种故障类型运行下得到的仿真二次侧信号发送给多个间隔的继电保护装置;采集目标继电保护装置的第三参数数据;根据目标继电保护装置的第一参数数据、第二参数数据和第三参数数据,确定该继电保护系统的工作状态;本申请通过模拟实际系统故障,考察继电保护系统的动作特性和工作状态,提高了继电保护系统的检测效率、全面性、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5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52316.8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G06Q10/04 , H02J3/32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7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光伏电站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涉及储能优化配置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环境因素、需求以及储能配置的历史数据;步骤2:构建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未来时刻环境因素和需求数据;步骤3:以储能配置数据采集时刻为基准,对齐环境因素数据和需求数据的时间;步骤4:以环境因素和需求历史数据为自变量,储能配置数据为因变量构建回归模型;步骤5:根据预测的未来时刻数据分析储能情况以优化储能配置。本发明能够有效改善现有技术中因数据利用不充分导致的储能配置决策缺乏全面性的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