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6662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604955.3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04B7/14 , E04G21/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索结构形态分析方法,具体涉及索结构形态分析中的一种预应力水平调节方法及相关程序编制和开发。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在考虑附加荷载且维持索结构初始态位形不变的前提下,方便快捷地将预应力水平调节至任意设定的目标,无需进行试算或迭代,也不用重新进行形态分析,最终得到的预应力水平严格满足调节目标,且初始态位形和零状态位形一致,均吻合目标位形。
-
公开(公告)号:CN107191047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710514345.2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层设置隔震支座的隔震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隔震层由上层隔震结构、下层隔震结构组成,上层隔震结构、下层隔震结构分设在相邻的上下楼层;S2:下层隔震结构上设有若干个剪力墙,调整剪力墙的厚度或长度,以提高抗侧刚度,达到减震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方法该能够解决大范围的跨层布置隔震支座带来的相关问题,在工程实践提高隔震设计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52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16285.5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索网结构找形的低索夹滑移力找形方法,所述找形方法具体为:利用迭代法不断修正力密度,得到具备低索夹滑移力的无外力索网构型;通过广义力法修正无外力索网的力密度,并将荷载引入经典力密度法进一步求解得到索网结构的可行构型。本申请以经典力密度法为基础,算法效率高,收敛性好;能使索夹部位的滑移力保持较低的程度;算法适应性好,适用于钢索布置不均匀的索网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56083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810505849.2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C5/08 , E04B1/98 , E04H9/02 , E01D19/00 , E01D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震层预应力抗拉装置,包括拉索和钢箱梁,所述拉索的一端通过连接梁与隔震层顶梁相连,所述拉索的另一端穿过隔震层底梁与所述钢箱梁相连,所述隔震层底梁与所述钢箱梁的接触面上设有减少摩擦力的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附加抗拉刚度小,可有效优化支座位置的总拉力,减小与支座相连的上部结构及下部结构的拉力水平,节省工程造价;可实现了抗拉装置的量化分析,给抗拉装置的设计提供依据,并对抗拉装置预应力设计方法进行推导。
-
公开(公告)号:CN11173780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605946.6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索结构形态分析中弹性边界的一种处理方法及相关程序编制和开发。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在基于固定边界完成索结构形态分析后,通过采取处理措施消除弹性边界的影响,使整体结构初始态中的索结构位形和预应力与固定边界下的结果一致,同时使边界结构位形吻合目标位形。当固定边界下索结构形态分析得到的初始态位形和预应力满足目标要求时,则按照本发明方法得到的整体结构初始态位形和预应力也完全满足目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52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16025.8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索网结构的找形方法,所述找形方法具体为:在无荷载状态下利用经典力密度法得到一组索网的坐标和内力,以此构型为初始形态,在荷载作用下通过不断修正结构内力求解结构在该荷载下的节点坐标和内力,即可行形态,完成找形‑找力工作。本申请通过经典力密度法确定初始状态的坐标和内力,力密度法收敛性好、效率高;初始形态与可行形态近似,部分逆迭代法仅修正索网结构内力,减少算法发散的可能;可与现有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结合(如ANSYS、SAP2000等),具备较好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8019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81219.2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可竖向隔振和水平隔震的装置,包括竖向隔振机构和水平隔震机构,其中,所述竖向隔振机构用于减小竖直方向的振动;所述水平隔震机构用于减小水平方向的震动并限制所述竖向隔振机构的水平变形;所述水平隔震机构包括第一水平隔震机构和第二水平隔震机构,所述第一水平隔震机构、第二水平隔震机构均与所述竖向隔振机构连接。因此本申请的建筑用可竖向隔振和水平隔震的装置用于建筑物结构中,不仅可以减小竖直方向的振动,而且还可以减小水平方向的震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67818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582727.3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B1/36 , E04B1/98 , E04H9/02 , E01D19/04 , E01D101/30 , E01D10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36 , E01D19/04 , E01D19/041 , E01D2101/30 , E01D2101/40 , E04H9/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受拉隔震支座装置,包括隔震支座,所述隔震支座上方连接一可提离扣盖,所述可提离扣盖包括:顶板,与上支墩连接;水平限位环板,设置在所述顶板下方;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水平限位环板的内腔中且与所述顶板固定;提离限位件,一端为限位端,位于所述上盖板的下方,另一端穿过所述隔震支座的上盖板、所述支撑板且与所述顶板固定,所述限位端的上部与所述支撑板下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上盖板的厚度;所述隔震支座设置于所述水平限位环板的内腔中且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本发明的防受拉隔震支座装置能充分发挥支座的性能,避免隔震支座承受不利的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22779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17050.X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跨度干煤棚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露预应力桁架支承索网干煤棚,该煤棚结构在纵向布置较少的三心圆预应力管桁架结构作为竖向支承结构,利用联系桁架将这些管桁架在平面外联结为统一稳定的整体。以管桁架为边界,在间隙中填充正交索网结构,索网结构的承重索连接于预应力管桁架下弦的耳板上,抗风索则通过边索与基础相连。在索网和管桁架形成整体后,利用张拉膜覆盖于索网和钢结构下弦以形成最终的遮蔽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208126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87788.5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可竖向隔振和水平隔震的装置,包括竖向隔振机构、水平隔震机构以及固定机构,其中,竖向隔振机构用于减小竖直方向的振动;水平隔震机构将上部建筑的水平力传递到下部建筑,减小水平方向的震动,并限制竖向隔振机构的水平变形;水平隔震机构包括第一水平隔震机构和第二水平隔震机构,第一水平隔震机构环绕竖向隔振机构设置,第二水平隔震机构连接于竖向隔振机构的下方,用于实现竖向隔振机构在水平方向移动,以及水平摩擦耗能,减小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因此本申请的建筑用可竖向隔振和水平隔震的装置用于建筑物结构中,不仅可以减小竖直方向的振动,而且还可以减小水平方向的震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