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0052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16285.5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索网结构找形的低索夹滑移力找形方法,所述找形方法具体为:利用迭代法不断修正力密度,得到具备低索夹滑移力的无外力索网构型;通过广义力法修正无外力索网的力密度,并将荷载引入经典力密度法进一步求解得到索网结构的可行构型。本申请以经典力密度法为基础,算法效率高,收敛性好;能使索夹部位的滑移力保持较低的程度;算法适应性好,适用于钢索布置不均匀的索网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1749337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773686.3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跨度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平衡拱形桁架支承的大跨度索网结构。该结构利用较少数量横向布置的自平衡拱形桁架和纵向布置的纵向联系桁架形成骨架,支承其间的索网系统,形成高效的大跨度结构,大幅度减少了钢构件数量和现场焊接、吊装和滑移等安装施工工作。该结构支承于混凝土柱或者钢柱上,能够为设备运行提供足够的空间。拱形桁架支座沿横向滑动,通过支座处的横向钢索约束拱桁架的横向变形,在向下荷载作用下拱形桁架具有拱的受力特性,并且拱形桁架不对下部柱子产生横向水平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52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16025.8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索网结构的找形方法,所述找形方法具体为:在无荷载状态下利用经典力密度法得到一组索网的坐标和内力,以此构型为初始形态,在荷载作用下通过不断修正结构内力求解结构在该荷载下的节点坐标和内力,即可行形态,完成找形‑找力工作。本申请通过经典力密度法确定初始状态的坐标和内力,力密度法收敛性好、效率高;初始形态与可行形态近似,部分逆迭代法仅修正索网结构内力,减少算法发散的可能;可与现有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结合(如ANSYS、SAP2000等),具备较好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2779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17050.X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跨度干煤棚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露预应力桁架支承索网干煤棚,该煤棚结构在纵向布置较少的三心圆预应力管桁架结构作为竖向支承结构,利用联系桁架将这些管桁架在平面外联结为统一稳定的整体。以管桁架为边界,在间隙中填充正交索网结构,索网结构的承重索连接于预应力管桁架下弦的耳板上,抗风索则通过边索与基础相连。在索网和管桁架形成整体后,利用张拉膜覆盖于索网和钢结构下弦以形成最终的遮蔽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212336314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1593696.0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跨度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平衡拱形桁架支承的大跨度索网结构。该结构利用较少数量横向布置的自平衡拱形桁架和纵向布置的纵向联系桁架形成骨架,支承其间的索网系统,形成高效的大跨度结构,大幅度减少了钢构件数量和现场焊接、吊装和滑移等安装施工工作。该结构支承于混凝土柱或者钢柱上,能够为设备运行提供足够的空间。拱形桁架支座沿横向滑动,通过支座处的横向钢索约束拱桁架的横向变形,在向下荷载作用下拱形桁架具有拱的受力特性,并且拱形桁架不对下部柱子产生横向水平推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4463060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22331945.5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跨度干煤棚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露预应力桁架支承索网干煤棚,该煤棚结构在纵向布置较少的三心圆预应力管桁架结构作为竖向支承结构,利用联系桁架将这些管桁架在平面外联结为统一稳定的整体。以管桁架为边界,在间隙中填充正交索网结构,索网结构的承重索连接于预应力管桁架下弦的耳板上,抗风索则通过边索与基础相连。在索网和管桁架形成整体后,利用张拉膜覆盖于索网和钢结构下弦以形成最终的遮蔽体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