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地下水交叉污染的地下水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3983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813206.5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止地下水交叉污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止地下水交叉污染的地下水监测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对水样检测完成后,由于取样筒长期暴露在外,会沾染各种细菌等,容易导致后期取样时造成交叉污染,且在使用装置时,稳定性不高,影响了正常的的监测工作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移动座,移动座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稳定座,两个稳定座内均固定安装有隔板,两个稳定座内均转动连接有主轴杆,两个稳定座上均设有稳定机构。本发明结构简单,在对水样检测完成后,可对取样筒进行防护,避免了后期取样时造成交叉污染,且可通过稳定机构,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了影响正常的监测工作的情况,方便人们使用。

    一种生物装填渗透式反应墙及其建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1481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47797.0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装填渗透式反应墙及其建造方法。生物装填渗透式反应墙,包括:容纳池,其内部填充有活性填料;循环导气管,埋设在活性填料内,循环导气管沿容纳池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隔离盖体,设置在活性填料上侧,循环导气管贯穿隔离盖体设置。通过在容纳池内填充活性填料,用于对地下土壤或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治理。通过定期利用循环导气管对活性填料进行抽气,降低气体对活性填料的阻塞程度,同时还可以定期通过循环导气管向活性填料内注入填料清洗剂,对填料进行清洗,来改善填料的钝化情况,以维持反应墙的长期稳定运行。

    一种土壤修复用地质信息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1417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464884.1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用地质信息收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固接仓体,所述底板顶面还设置有位置调节部件,所述位置调节部件包括固接在底板端部顶面的立板,所述立板固接在仓体端部,所述立板两侧固接两个第一支板,所述仓体远离立板一端两侧固接两个第二支板。本发明地质图像记录组件用于收集地质图像信息,实地检测部件用于进行土壤信息的检测,取样点图像记录组件用于拍摄检测位置的图像,通过一台装置实现了土壤地质信息、局部图像以及地质整体图像的收集,功能性更强,并且实地检测部件通过土壤传感器进行检测,无需取样,实现了实地检测,并且配合滑套的移动实现多点检测,使得收集的数据与实地更加贴近,数据更准确。

    一种污染场地用的重金属检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1671841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87414.7

    申请日:2023-0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土壤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污染场地用的重金属检测器。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箱体,箱体内安装有检测器,底座上固定有升降架,升降架上安装有取样装置,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杆,取样杆下端固定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内设置有取样杯;驱动装置能够通过滑杆驱动滑块在滑槽内运动使得相邻两刮板之间产生间隙,并能够使得刮板一端向环板外侧方向凸出;下方的环板上可拆卸固定连接有钻头,钻头上端开设有与收集腔。本发明能够仅对指定深度的土壤进行取样,取样过程中不会将不同深度的土壤带出,能够减少多余土壤的处理量,能够降低取样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土壤取样的效率。

    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60611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1704209.7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染土壤处理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污染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生物质为原料,经研磨、干燥、焙烧,获得生物炭;2)将步骤1)中的生物炭和钙基材料、水混合,搅拌、离心、洗涤、干燥,获得钙基改性生物炭;3)在无氧环境下,将铁系物溶液和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溶液滴入到还原剂溶液中,搅拌反应,离心、洗涤、干燥、研磨,获得羧甲基纤维素‑纳米铁复合材料;4)将上述钙基改性生物炭和上述羧甲基纤维素‑纳米铁复合材料混合球磨,获得所述污染土壤修复剂。此制备方法获得的污染土壤修复剂可以同时高效修复土壤氟和铬污染,修复效果稳定。

    一种微生物电耦合修复重金属的渗透式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0003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13167.6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电耦合修复重金属的渗透式反应装置,该渗透式反应装置包括电源、电极、供液管路和药液储存罐组件。至少一组电极适于设于地下,电极包括阳极和阴极;阳极内设有第一流道,阴极内设有第二流道。供液管路包括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一供液管路及与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二供液管路。药液储存罐组件适于置于地上或埋设于地下,药液储存罐组件至少包括第一药罐和第二药罐,第一药罐与第一供液管路的进液端连通并用于容纳厌氧菌群和适宜厌氧微生物生长的有机质,第二药罐与第二供液管路的进液端连通并用于容纳好氧自养菌群和适宜好氧自养菌微生物生长的有机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渗透式反应装置,提高了污染物处理能力,节省了能源。

    基于井地激发极化法的植物修复技术效果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1162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83529.1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井地激发极化法的植物修复技术效果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植物种类、年龄及污染类型与浓度对植物根系修复范围进行初步估计;将根系修复范围进行分区,分别布置环形激发极化测线及井间激发极化测线;激发极化测量在每个分区内独立进行;分别对每个分区的数据进行反演,井间激发极化数据采用三维反演方法,激发极化数据采用极坐标形式的反演方法;按照每个分区的反演结果由内而外进行矫正;建立污染浓度、根系生物量、根表面积与电阻率、极化率之间的物性关系,根据电阻率、极化率的分布情况评估修复效果。本发明对植物修复过程中根系与污染介质全周期的演变规律进行充分全面的刻画,降低了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