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肢手
    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077960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0515389.1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假肢手,包括支撑架和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拇指、手指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的拇指、手指形成齿轮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拇指与手指间的开合,所述假肢手上还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拇指和手指打开至所设定的夹角时,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的拇指和手指形成相抵限位。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驱动装置通过肌电信号控制旋转,驱动装置通过齿轮传动实现手指和拇指间的开合动作,结构简单,避免了采用换向齿轮的繁琐结构,限位装置与拇指或手指形成相抵限位,从而限制假肢手的开合角度,有效控制假肢手的张开距离。(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假肢手旋转腕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892865U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21140057.1

    申请日:2018-0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假肢手旋转腕,包括圆筒形支座、旋转体和电路板,所述圆筒形支座的两端开口,所述旋转体设置于所述圆筒形支座的一端开口位置,且与所述圆筒形支座的内侧面形成相对旋转连接,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圆筒形支座的内部,所述旋转体上设有电滑环,所述电滑环包括电性连接的上滑环和下滑环,所述上滑环与所述下滑环相对旋转连接,所述下滑环与所述电路板间通过连接导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旋转腕中设置电滑环,旋转腕可以沿着一个旋转方向一直旋转下去,都不会导致圆柱形支座内部线路的缠绕,使用更简便,组装更加方便。

    一种假肢手振动模拟器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841325U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20898526.4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假肢手振动模拟器,包括壳体(1)、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振动电机(2)、振动量调节旋钮(3)和把手(4),所述振动量调节旋钮(3)与所述振动电机(2)电性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振动电机(2)的振动强度,所述把手(4)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假肢手手持把手位置,开启振动电机后将会将振动作用力依次传递给壳体、把手和假肢手,通过振动量调节旋钮实现对振动电机振动强度的调节,进行不同振动强度下假肢手的实验,便于掌握假肢手在不同振动环境下的抗振动性能。

    一种被动假肢手大拇指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892864U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21140029.X

    申请日:2018-0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假肢手大拇指安装结构,其包括底座(1)、限位架(2)和大拇指(3),所述限位架(2)设置于所述底座(1),所述限位架(2)上成型有第一滑槽(A),所述大拇指(3)的下端通过销轴连接件(4)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A)中,所述大拇指(3)沿着所述第一滑槽(A)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在通过在限位架上设置第一滑槽,大拇指可以沿着第一滑槽实现上下开合移动,大拇指在沿着第一滑槽向上移动的过程,实现了大拇指向上被抻起的动作,大大提高了假肢手大拇指的动作区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被动大拇指作用更加灵活。(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假肢手振动模拟实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09802621U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20897990.1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假肢手振动模拟实验平台,所述平台包括支架(1)、振动模拟器(2)和位于所述支架(1)上部的横梁(3),所述振动模拟器(2)通过绳(4)与所述横梁(3)连接在一起,所述振动模拟器(2)包括壳体(21)、位于所述壳体(21)内的振动电机(22)、振动量调节旋钮(23)和把手(24),所述振动量调节旋钮(23)与所述振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本实用新型有效防止在测试时因假肢手失效所造成的振动模拟器失手落地问题,避免了对测试者造成意外受伤的情况发生,实验时,通过振动量调节旋钮实现对振动电机振动强度的调节,实现不同振动强度下假肢手的实验,便于掌握假肢手在不同振动环境下的抗振动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联动式假肢手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220586U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21884257.8

    申请日:2018-1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动式假肢手,包括齿轮驱动装置、两支撑板、拇指及与拇指捏合的手指,手指通过设置在两支撑板之间的第一转轴与两支撑板形成相对旋转连接,拇指通过设置在两支撑板之间的第二转轴与两支撑板形成相对旋转连接,拇指与手指之间设置一连杆;拇指或手指中的其一下端处设置一驱动齿轮,齿轮驱动装置与驱动齿轮间形成驱动连接;齿轮驱动装置驱动驱动齿轮旋转,驱动齿轮带动手指或拇指中的其一绕对应的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旋转,使连杆的另一端带动拇指或手指中的其一绕对应的第二转轴或第一转轴向着相反方向旋转。本实用新型在齿轮驱动装置和连杆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手指与拇指间的开合,结构简单,避免了采用换向齿轮的繁琐结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柔性假肢手指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077958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0515391.9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假肢手指,包括上关节、下关节及连接所述上关节和下关节的转轴,位于所述上关节内侧的所述转轴上还设有一轴套,所述轴套上套装一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上关节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下关节连接,所述轴套与所述转轴呈间隙配合连接;沿着手指弯曲方向下压所述上关节时,所述上关节绕所述转轴旋转,且所述弹性连接件产生反弹性作用力;松开上关节时,所述弹性连接件依靠反弹作用力带动上关节绕所述转轴旋转复位。由于手指采用具有上关节和下关节,通过在上关节和下关节的连接转轴上设置轴套和弹性连接件,使得手指在抓握物品时产生柔性,更能模拟真人手的抓握性能,接近真实人手。

    一种儿童用舵机手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63118U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21883668.5

    申请日:2018-1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用舵机手,包括舵机、手指组件和拇指,手指组件和拇指分别与舵机形成驱动连接,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一转盘;手指组件的一端与舵机的机罩一侧面形成旋转连接,其另一端与转盘形成固定连接;拇指的下端与转盘之间设有一联动装置,联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的拇指、转盘相铰接;通过控制所述舵机正反旋向,使转盘和联动装置分别驱使手指组件和拇指呈现开合两种状态。本实用新型仅采用一个舵机带动的儿童用假肢手,舵机带动力量小,且不具有自锁功能,可以很好的防止儿童伤害自己或他人,安全可靠;同时,整个舵机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非常适合帮助儿童训练肌肉的收缩,完成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抓握功能。

    一种假肢手电池快换装置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29446U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21883669.X

    申请日:2018-1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假肢手电池快换装置,其设置于电池座中的电池容纳腔的一端,装置包括滑块机构和翻转机构,所述滑块机构与所述翻转机构之间形成驱动连接,所述滑块机构设置于所述电池座的内侧面;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旋转块和转轴,所述旋转块设置于所述电池座的底部,且与设置于电池容纳腔中的电池装置相对应,所述旋转块通过转轴与所述电池座之间形成相对旋转连接;通过向着远离电池装置的方向拨动所述滑块机构,所述滑块机构驱动所述旋转块绕所述转轴旋转,所述旋转块向上推动所述电池装置底部使其弹出所述电池容纳腔中。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块机构和翻转机构间的配合动作,实现了电池装置的快速安装与拆卸,其结构简单,成本低。

    一种假肢手快换式旋转腕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892866U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21157942.0

    申请日:2018-0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假肢手快换旋转腕,包括残肢支座和与残肢支座固定连接的旋转腕,残肢支座包括圆筒形下壳体和设置于下壳体内腔中的下接触板,下接触板的下端设有与其下端面相接触的弹性装置,弹性装置设置于下壳体中,下接触板可沿下壳体内侧面上下弹性移动,下壳体开口处间隔成型有多个锁扣;旋转腕包括圆筒形上壳体和设置于上壳体内腔中的旋转体,旋转体的底部设有上接触板,旋转体与上壳体间形成相对旋转连接,上壳体的外侧面设有多个连接件;上壳体插入下壳体内腔时,连接件与锁扣一一对应连接,并将上壳体与下壳体锁合,上接触板与下接触板电性连接,并始终处于压合接触导电状态,避免了采用线路连接所存在的线路缠绕问题,残疾人员使用更加方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