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动式假肢手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3075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62523.5

    申请日:2018-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动式假肢手,包括齿轮驱动装置、两支撑板、拇指及与拇指捏合的手指,手指通过设置在两支撑板之间的第一转轴与两支撑板形成相对旋转连接,拇指通过设置在两支撑板之间的第二转轴与两支撑板形成相对旋转连接,拇指与手指之间设置一连杆;拇指或手指中的其一下端处设置一驱动齿轮,齿轮驱动装置与驱动齿轮间形成驱动连接;齿轮驱动装置驱动驱动齿轮旋转,驱动齿轮带动手指或拇指中的其一绕对应的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旋转,使连杆的另一端带动拇指或手指中的其一绕对应的第二转轴或第一转轴向着相反方向旋转。本发明在齿轮驱动装置和连杆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手指与拇指间的开合,结构简单,避免了采用换向齿轮的繁琐结构。

    一种智能仿生假肢手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8141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358439.1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仿生假肢手,包括手掌组件和手指组件,手指组件中至少包括拇指组件和食指组件,手掌组件包括壳体和驱动装置,壳体内形成一腔室,驱动装置设置于腔室内,手掌组件中还设有与驱动装置电性连接的电路板,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其与壳体上端连接的手指组件中的各手指形成独立驱动连接;拇指组件包括拇指上关节和拇指下关节,拇指上关节与拇指下关节通过转轴形成旋转连接,拇指上关节的下端呈圆弧状,其圆弧状端面处设有多个锯齿结构,与拇指上关节的圆弧状端面相对应的拇指下关节端面处设有弹性顶起机构,顶起机构与锯齿结构相配合,手动控制拇指上关节的弯曲角度。本发明实现了假肢手的精准抓捏,适应抓取的物体大小范围更广。

    一种被动假肢手大拇指安装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31840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810792397.0

    申请日:2018-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假肢手大拇指安装结构,其包括底座(1)、限位架(2)和大拇指(3),所述限位架(2)设置于所述底座(1),所述限位架(2)上成型有第一滑槽(A),所述大拇指(3)的下端通过销轴连接件(4)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A)中,所述大拇指(3)沿着所述第一滑槽(A)上下移动。本发明在通过在限位架上设置第一滑槽,大拇指可以沿着第一滑槽实现上下开合移动,大拇指在沿着第一滑槽向上移动的过程,实现了大拇指向上被抻起的动作,大大提高了假肢手大拇指的动作区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被动大拇指作用更加灵活。

    一种假肢手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3183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1810792538.9

    申请日:2018-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假肢手,包括手掌组件和手指组件,所述手指组件中至少包括拇指组件和食指组件,所述手掌组件包括壳体和驱动装置,所述壳体内形成一腔室,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腔室内,且与位于壳体上端的手指组件形成驱动连接,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食指组件间形成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食指组件上下运动;所述拇指组件为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被动拇指组件,其与所述食指组件形成正面开合。本发明在壳体中设置了与食指组件连接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采用丝杆传动方式,同时将拇指组件设置为被动形式,减少驱动电机数量,有利于减少手掌的尺寸和重量,适合于不同年龄段的残疾人群。

    一种假肢手
    5.
    发明公开
    一种假肢手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182107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306014.9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假肢手,包括支撑架(1)和与所述支撑架(1)连接的拇指(2)、手指(3)和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与所述的拇指(2)、手指(3)形成齿轮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拇指(2)与手指(3)间的开合,所述假肢手上还设有限位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4)驱动所述拇指(2)和手指(3)打开至所设定的夹角时,所述限位装置(5)与所述的拇指(2)和手指(3)形成相抵限位。本发明中采用驱动装置通过肌电信号控制旋转,驱动装置通过齿轮传动实现手指和拇指间的开合动作,结构简单,避免了采用换向齿轮的繁琐结构,限位装置与拇指或手指形成相抵限位,从而限制假肢手的开合角度,有效控制假肢手的张开距离。

    一种假肢手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31839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810792538.9

    申请日:2018-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假肢手,包括手掌组件和手指组件,所述手指组件中至少包括拇指组件和食指组件,所述手掌组件包括壳体和驱动装置,所述壳体内形成一腔室,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腔室内,且与位于壳体上端的手指组件形成驱动连接,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食指组件间形成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食指组件上下运动;所述拇指组件为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被动拇指组件,其与所述食指组件形成正面开合。本发明在壳体中设置了与食指组件连接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采用丝杆传动方式,同时将拇指组件设置为被动形式,减少驱动电机数量,有利于减少手掌的尺寸和重量,适合于不同年龄段的残疾人群。

    一种假肢手振动模拟实验平台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0843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517703.4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假肢手振动模拟实验平台,所述平台包括支架(1)、振动模拟器(2)和位于所述支架(1)上部的横梁(3),所述振动模拟器(2)通过绳(4)与所述横梁(3)连接在一起,所述振动模拟器(2)包括壳体(21)、位于所述壳体(21)内的振动电机(22)、振动量调节旋钮(23)和把手(24),所述振动量调节旋钮(23)与所述振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本发明有效防止在测试时因假肢手失效所造成的振动模拟器失手落地问题,避免了对测试者造成意外受伤的情况发生,实验时,通过振动量调节旋钮实现对振动电机振动强度的调节,实现不同振动强度下假肢手的实验,便于掌握假肢手在不同振动环境下的抗振动性能。

    一种假肢手快换式旋转腕

    公开(公告)号:CN11073184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1810806206.1

    申请日:2018-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假肢手快换旋转腕,包括残肢支座和与残肢支座固定连接的旋转腕,残肢支座包括圆筒形下壳体和设置于下壳体内腔中的下接触板,下接触板的下端设有与其下端面相接触的弹性装置,弹性装置设置于下壳体中,下接触板可沿下壳体内侧面上下弹性移动,下壳体开口处间隔成型有多个锁扣;旋转腕包括圆筒形上壳体和设置于上壳体内腔中的旋转体,旋转体的底部设有上接触板,旋转体与上壳体间形成相对旋转连接,上壳体的外侧面设有多个连接件;上壳体插入下壳体内腔时,连接件与锁扣一一对应连接,并将上壳体与下壳体锁合,上接触板与下接触板电性连接,并始终处于压合接触导电状态,避免了采用线路连接所存在的线路缠绕问题,残疾人员使用更加方便。

    一种智能仿生假肢手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8141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58439.1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仿生假肢手,包括手掌组件和手指组件,手指组件中至少包括拇指组件和食指组件,手掌组件包括壳体和驱动装置,壳体内形成一腔室,驱动装置设置于腔室内,手掌组件中还设有与驱动装置电性连接的电路板,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其与壳体上端连接的手指组件中的各手指形成独立驱动连接;拇指组件包括拇指上关节和拇指下关节,拇指上关节与拇指下关节通过转轴形成旋转连接,拇指上关节的下端呈圆弧状,其圆弧状端面处设有多个锯齿结构,与拇指上关节的圆弧状端面相对应的拇指下关节端面处设有弹性顶起机构,顶起机构与锯齿结构相配合,手动控制拇指上关节的弯曲角度。本发明实现了假肢手的精准抓捏,适应抓取的物体大小范围更广。

    一种假肢手快换式旋转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31841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810806206.1

    申请日:2018-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假肢手快换旋转腕,包括残肢支座和与残肢支座固定连接的旋转腕,残肢支座包括圆筒形下壳体和设置于下壳体内腔中的下接触板,下接触板的下端设有与其下端面相接触的弹性装置,弹性装置设置于下壳体中,下接触板可沿下壳体内侧面上下弹性移动,下壳体开口处间隔成型有多个锁扣;旋转腕包括圆筒形上壳体和设置于上壳体内腔中的旋转体,旋转体的底部设有上接触板,旋转体与上壳体间形成相对旋转连接,上壳体的外侧面设有多个连接件;上壳体插入下壳体内腔时,连接件与锁扣一一对应连接,并将上壳体与下壳体锁合,上接触板与下接触板电性连接,并始终处于压合接触导电状态,避免了采用线路连接所存在的线路缠绕问题,残疾人员使用更加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