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0569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011191896.8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在轨SAR卫星对空间目标成像方法,充分考虑在轨SAR卫星与待成像空间目标高速相对运动特点,以及系统限制,结合STK软件,解决了SAR卫星对空间目标成像过程中二者相对运动复杂、几何关系难于确定、成像参数精度要求高的问题。通过选择合适的脉冲重复频率,确保待成像空间目标回波有效接收,同时回避发射脉冲、星下点回波、地面场景回波等干扰。通过卫星姿态机动和天线电扫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SAR卫星对空间目标成像所需的波束指向,降低了实现成本和复杂度,扩展了在轨SAR卫星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13014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0900047.9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13/90
Abstract: 一种基于海陆目标位置信息的成像波位确定方法,属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首先,根据星载SAR成像准备时间,设置星上定位系统PVT数据外推时间;其次,基于实时广播的PVT、姿态数据,通过坐标系转换和星地位置计算,获得目标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下的位置矢量;再次,根据目标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下的位置矢量确定目标的成像时刻和最优成像波位。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了星上定位系统PVT数据外推功能,输入参数简单且易于卫星自主实现,计算精度相对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41369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286493.5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13/90 , G01S13/91 , G01S13/937 , G01S19/48 , G08G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船舶引导成像的星载SAR实时成像参数计算方法,属于低轨SAR载荷卫星自主成像技术领域;步骤一、确定SAR卫星的成像模式、极化方式和成像时长;步骤二、设定波位组的个数,及各波位组的参数;步骤三、选择各波位组的脉冲宽度、带宽和PRF分频码;计算帧长;步骤四、解析目标船舶报文得到卫星星下点纬度、真实斜距及天线波束扫描角度,选择对应的波位组固定参数;步骤五、计算实际的发射接收脉冲延迟数、采样起始时间、成像起始时刻和成像结束时刻;步骤六、SAR成像系统根据成像指令包完成目标船舶微波成像;本发明实现了对AIS发现目标船舶的短时间(缩短到秒级)内完成实时SAR成像,大幅度提高了对海洋船舶监测的时效性和可见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831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710189319.7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微波载荷卫星内高灵敏接收设备天线带内干扰源确定方法,首先,将整个微波载荷卫星置于标准屏蔽暗室环境中;然后,确定以高灵敏接收设备天线为接收方的潜在干扰对;接着,计算每一个潜在电磁干扰对的干扰余量,将干扰余量大于预设门限潜在电磁干扰对的干扰源确定为潜在干扰源;之后,先将高灵敏接收设备加电,再按照干扰余量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加载潜在干扰源,当加载完潜在干扰源后高灵敏接收设备工作状态不正常时,确定该潜在干扰源为高灵敏接收设备天线带内干扰源。该测试方法实现了直接定位出干扰源、干扰工况以及干扰强度,验证了卫星系统内电磁干扰问题,达到直接提高系统电磁兼容试验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13014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900047.9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13/90
Abstract: 一种基于海陆目标位置信息的成像波位确定方法,属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首先,根据星载SAR成像准备时间,设置星上定位系统PVT数据外推时间;其次,基于实时广播的PVT、姿态数据,通过坐标系转换和星地位置计算,获得目标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下的位置矢量;再次,根据目标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下的位置矢量确定目标的成像时刻和最优成像波位。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了星上定位系统PVT数据外推功能,输入参数简单且易于卫星自主实现,计算精度相对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659849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8001467.X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R2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辐射敏感度控制标准的剪裁方法,在系统总体设计前期,预先了解系统的总体布局,特别要了解系统内大功率辐射发射类设备,如卫星天线的电磁特性,掌握大功率辐射发射类设备的工作频段和辐射发射的相关参数,再通过计算得到由于大功率辐射发射源的存在,对于系统中的辐射敏感接收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辐射敏感度标准,需要进行怎样的裁剪。本发明方法步骤明确、可操作性强,避免了以往设计中对标准剪裁的随意性,可将设计流程中出现的单机设备电磁性能指标的变化快速反应到系统电磁兼容性辐射敏感度控制标准中去。
-
公开(公告)号:CN101750545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910242500.5
申请日:2009-12-1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R29/08 , G01R29/10 , G01R19/155 , G01T1/29
Abstract: 电推进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包括对:电推进系统透波副舱的透波率测量;电推进系统稳态、瞬态的电场辐射和稳态的电源线传导发射测量;电推进系统在瞬态工况下,电源线的尖峰信号测量;模拟负载的传导和辐射发射特性与真实推力器的比较测量;羽流对通信影响测量,得到电推进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试验数据。本发明该方法不需要在专业的电磁兼容实验室中进行,直接在外场或电推进系统工作的现场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误差小,能够真实反映推进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且很大程度的降低了试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