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63751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44075.X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功能基因组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粒宽和粒重基因GW5.1的克隆与应用,本发明所述的GW5.1的基因登录号为NCBI accession:LOC4338398,该基因是一个对粒宽和粒重具有很大负调控效应的基因,其功能缺失的等位基因可以增加水稻谷粒粒宽和粒重,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新的基因资源,也为作物的进化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
公开(公告)号:CN1198762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16742.3
申请日:2025-03-18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46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中QT12基因在大田自然高温环境下协同改良稻米品质和产量的应用。图位克隆发现了QT12基因,高温下高表达量等位基因破坏胚乳储藏物质的稳态,而负向调控稻米品质耐热性。大规模田间高温试验表明无功能或弱功能QT12不仅赋予水稻籽粒低垩白、高储藏蛋白、低直链淀粉等品质性状更强的耐热性,还显著提高结实率和小区产量。QT12在籼稻内的G/A变异和籼粳间的6bp插入缺失变异解释了籼稻内和籼粳间耐热性差异的遗传基础,使得籼稻内A变异相对于G有较低表达量和较高耐热性,或籼稻内缺失6bp相对于粳稻内插入6bp有较低表达量和较高耐热性,对于打破作物抗性与生长、产量与品质矛盾的育种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006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16607.7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功能基因组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水稻基因GWY10在粒形、产量和品质育种中的应用,该基因位于水稻第10染色体19.6Mb处,为水稻育种中控制粒宽、粒重、产量和外观品质的主效QTL。其功能缺失的等位基因在增加水稻谷粒粒宽、粒重和产量的同时降低垩白度,为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也为作物的进化研究提供线索。
-
公开(公告)号:CN11798745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79876.0
申请日:2024-02-13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6/46 , A01H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功能基因组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OsCLV2基因在控制水稻籽粒长宽比中的应用。申请人以533份核心种质为基础,通过以长宽比为标准进行GWAS分析,在6号染色体PEAK点附近鉴定到两个幼穗优势特异表达的基因OsCLV2c(LOC_Os06g38930)、OsCLV2d(LOC_Os06g38670),两个基因正向调控水稻粒宽,负调控粒长,敲除之后呈现细长的粒形,最终在水稻ZH11中确认基因OsCLV2c、OsCLV2d的基因组序列分别为SEQ ID NO.1、SEQ ID NO.2所示,CDS序列分别为SEQ ID NO.3、SEQ ID NO.4所示,编码的蛋白质在ZH11分别为SEQ ID NO.5、SEQ ID NO.6所示。
-
公开(公告)号:CN11662195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294750.3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1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功能基因组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NIP中的GW2.2基因在改良水稻粒宽、千粒重及垩白中的应用。申请人对水稻NIP和HX354的F2初级群体的粒宽分析发现GW2.2基因对粒宽有很大的效应。利用F3遗传大群体和图位克隆的方法,将GW2.2精细定位,最终在水稻NIP中确认该基因的全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其CDS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编码的蛋白质为SEQ ID NO.3所示。提高水稻中GW2.2蛋白活性或其表达量,可以增加水稻的粒宽、粒重和/或垩白,为今后的水稻育种打下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59306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05614.0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粒长基因及其分子标记的应用,属于植物功能基因组技术领域,所述调控基因为GS3-5,其中所述GS3-5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GS3-5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负调控水稻粒长的GS3等位基因,为在稻米产量育种和品质育种中充分利用GS3优异等位基因奠定了基础。本发明还提供了可将多种GS3等位基因区分开来的一种功能性标记GS3-CDS,能够简单快速低成本的鉴定GS3的不同等位基因型,以预测水稻粒长变异;同时还提供了用于精细定位GS3-5基因的分子标记,以对超短粒性状基因型进行筛选。上述功能性标记和分子标记可辅助育种以提高育种效率,为实现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更多基因资源和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880671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188458.6
申请日:2010-05-27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113 , C07K14/415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分离克隆的控制水稻谷粒粒宽和粒重性状的主效基因GS5,以及它的等位基因的DNA序列,所述序列如SEQ ID NO:1(珍汕97B)和SEQ ID NO:3(H94)所示,包含10个外显子。它们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和SEQ IDNO:4所示。利用水稻两个大粒品种和两个小粒品种比较测序,发现在约6.1kb范围内大、小粒品种间存在22个共同的碱基差异,其中18个突变位于启动子区,4个突变位于编码区,导致5个氨基酸变化。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了转GS5基因的水稻植株,转基因植株都表现出比对照粒宽和粒重显著提高。这些性状变化与珍汕97的GS5近等基因系两基因型的表现非常吻合。本发明还公开了近等基因系选育、基因克隆和转基因的方法即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0644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78733.8
申请日:2024-02-13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6/46 , A01H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功能基因组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OsCRN1基因在控制水稻籽粒长宽比中的应用。申请人以533份核心种质为基础,通过以长宽比为标准进行GWAS分析,在1号染色体PEAK点附近鉴定到1个幼穗优势特异表达的基因OsCRN1(LOC_Os01g70260),正向调控水稻粒宽,负调控粒长,敲除之后呈现细长的粒形,最终在水稻ZH11中确认基因OsCRN1的基因组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CDS序列分别为SEQ ID NO.2所示,编码的蛋白质在ZH11分别为SEQ ID NO.3所示。申请人自水稻中克隆了1个新的调控粒长和粒宽的主效自然变异基因,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的优质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59306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505614.0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粒长基因及其分子标记的应用,属于植物功能基因组技术领域,所述调控基因为GS3‑5,其中所述GS3‑5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GS3‑5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负调控水稻粒长的GS3等位基因,为在稻米产量育种和品质育种中充分利用GS3优异等位基因奠定了基础。本发明还提供了可将多种GS3等位基因区分开来的一种功能性标记GS3‑CDS,能够简单快速低成本的鉴定GS3的不同等位基因型,以预测水稻粒长变异;同时还提供了用于精细定位GS3‑5基因的分子标记,以对超短粒性状基因型进行筛选。上述功能性标记和分子标记可辅助育种以提高育种效率,为实现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更多基因资源和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112137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711155158.6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水稻谷粒大小和粒重的基因SNG1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水稻粒长、粒宽和粒重的相关基因SNG1,SNG1基因通过影响细胞伸长来控制谷壳的大小,并调节灌浆速率,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本发明利用转基因方法获得了SNG1超量表达的水稻植株,试验表明,转基因的水稻植株在粒长、粒宽和粒重相关性状上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本发明克隆的基因为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和基因的新用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