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垩白率的主效基因Chalk5的克隆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382479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137450.6

    申请日:2012-05-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分离克隆的调控水稻垩白率性状的主效基因Chalk5,以及它的等位基因(Chalk5-H94)的DNA序列,该主效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主效基因的等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3所示。利用水稻高垩白品种和两个低垩白品种比较测序,发现在全基因范围内高、低垩白品种间存在39个共同的碱基差异,其中10个突变位于启动子区,5个突变位于编码区,导致2个氨基酸变化。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了转Chalk5基因的水稻植株,转基因植株都表现出比对照垩白率显著提高。这些性状变化与珍汕97的Chalk5近等基因系两基因型的表现非常吻合。

    一种控制水稻谷粒粒宽和粒重的主效基因GS5的克隆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880671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188458.6

    申请日:2010-05-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分离克隆的控制水稻谷粒粒宽和粒重性状的主效基因GS5,以及它的等位基因的DNA序列,所述序列如SEQ ID NO:1(珍汕97B)和SEQ ID NO:3(H94)所示,包含10个外显子。它们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和SEQ IDNO:4所示。利用水稻两个大粒品种和两个小粒品种比较测序,发现在约6.1kb范围内大、小粒品种间存在22个共同的碱基差异,其中18个突变位于启动子区,4个突变位于编码区,导致5个氨基酸变化。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了转GS5基因的水稻植株,转基因植株都表现出比对照粒宽和粒重显著提高。这些性状变化与珍汕97的GS5近等基因系两基因型的表现非常吻合。本发明还公开了近等基因系选育、基因克隆和转基因的方法即应用。

    水稻BR信号传导单倍型(BSHs)在籼粳亚种分化、增产和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3919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853362.5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BR信号传导单倍型(BSHs)在籼粳亚种分化、增产和品质改良中的应用。具体涉及鉴定到的4个遗传上非连锁的水稻油菜素甾醇信号传导通路关键组分(OsBRI1、OsBAK1、OsGSK3和OsBZR1)存在的主要变异共分离或被共选择而形成两种主要BR信号传导单倍型,对水稻籼粳亚种分化以及增产和品质改良的应用。BSHs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遗传贡献远高于四个组分各自单独的贡献,其中两种主要BSHs(BSH2‑J和BSH6‑I)可用于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与BSH2‑J相比,BSH6‑I具有更弱的BR信号强度和BR敏感性,使得BSH6‑I的产量和品质性状优于BSH2‑J。

    一种快速、高通量定位和克隆植物QTL基因的RapMap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9790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010256016.4

    申请日:2020-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高通量定位和克隆植物QTL基因的RapMap方法,从核心种质中选取性状差异较小的品系作为梯度亲本,构建尽可能多的F2梯度遗传群体,通过对每个群体分离的两个极端表型DNA池进行芯片检测或二代测序初步定位QTL,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共分离标准”在每个梯度群体的单株水平验证QTL,再用QTL杂合家系作为近等基因系进行精细定位来克隆目标基因。梯度遗传群体的概念和“共分离标准”的思想是本发明的核心。本发明应用该RapMap方法成功克隆六个水稻粒长和粒宽基因,表明RapMap是一个集QTL定位、验证及其近等基因系筛选“三位一体”的快速、高通量基因克隆RapMap方法。

    水稻粒宽和粒重基因GW5.1的克隆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36375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0244075.X

    申请日:2020-03-31

    Inventor: 李一博 樊亚伟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功能基因组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粒宽和粒重基因GW5.1的克隆与应用,本发明所述的GW5.1的基因登录号为NCBI accession:LOC4338398,该基因是一个对粒宽和粒重具有很大负调控效应的基因,其功能缺失的等位基因可以增加水稻谷粒粒宽和粒重,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新的基因资源,也为作物的进化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一种控制水稻谷粒大小和粒重的基因SNG1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11213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711155158.6

    申请日:2017-1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水稻谷粒大小和粒重的基因SNG1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水稻粒长、粒宽和粒重的相关基因SNG1,SNG1基因通过影响细胞伸长来控制谷壳的大小,并调节灌浆速率,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本发明利用转基因方法获得了SNG1超量表达的水稻植株,试验表明,转基因的水稻植株在粒长、粒宽和粒重相关性状上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本发明克隆的基因为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和基因的新用途。

    水稻垩白率的主效基因Chalk5的克隆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382479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210137450.6

    申请日:2012-05-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分离克隆的调控水稻垩白率性状的主效基因Chalk5,以及它的等位基因(Chalk5-H94)的DNA序列,该主效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主效基因的等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3所示。利用水稻高垩白品种和两个低垩白品种比较测序,发现在全基因范围内高、低垩白品种间存在39个共同的碱基差异,其中10个突变位于启动子区,5个突变位于编码区,导致2个氨基酸变化。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了转Chalk5基因的水稻植株,转基因植株都表现出比对照垩白率显著提高。这些性状变化与珍汕97的Chalk5近等基因系两基因型的表现非常吻合。

    水稻NIP中的GW2.2基因在改良水稻粒宽、千粒重及垩白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2195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0294750.3

    申请日:2023-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功能基因组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NIP中的GW2.2基因在改良水稻粒宽、千粒重及垩白中的应用。申请人对水稻NIP和HX354的F2初级群体的粒宽分析发现GW2.2基因对粒宽有很大的效应。利用F3遗传大群体和图位克隆的方法,将GW2.2精细定位,最终在水稻NIP中确认该基因的全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其CDS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编码的蛋白质为SEQ ID NO.3所示。提高水稻中GW2.2蛋白活性或其表达量,可以增加水稻的粒宽、粒重和/或垩白,为今后的水稻育种打下了基础。

    一种快速、高通量定位和克隆植物QTL基因的RapMap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979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56016.4

    申请日:2020-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高通量定位和克隆植物QTL基因的RapMap方法,从核心种质中选取性状差异较小的品系作为梯度亲本,构建尽可能多的F2梯度遗传群体,通过对每个群体分离的两个极端表型DNA池进行芯片检测或二代测序初步定位QTL,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共分离标准”在每个梯度群体的单株水平验证QTL,再用QTL杂合家系作为近等基因系进行精细定位来克隆目标基因。梯度遗传群体的概念和“共分离标准”的思想是本发明的核心。本发明应用该RapMap方法成功克隆六个水稻粒长和粒宽基因,表明RapMap是一个集QTL定位、验证及其近等基因系筛选“三位一体”的快速、高通量基因克隆RapMap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