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20034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56564.7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柑橘果实采后的保鲜方法,属于柑橘果实保鲜技术领域,所述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柑橘果实浸泡于第一杀菌剂中,进行第一杀菌,清洗,得到清洁柑橘果实;2)对清洁柑橘果实进行初选,去除级外果,保留用于商品化处理的优质鲜食柑橘;3)将优质鲜食柑橘浸泡于第二杀菌剂中,进行第二杀菌处理,得到灭菌柑橘果实;4)按照果实大小,将防腐保鲜后的柑橘果实分为5~7个级别,得到不同级别的柑橘果实。本发明的保鲜方法具有保鲜剂综合利用率高、废液排放量少、保鲜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85088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410454856.6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A23B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漆树蜡成分的保鲜果蜡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漆树蜡、小烛树蜡、吐温20、司盘80、丙三醇、氨水和去离子水,可制得一种含有漆树蜡成分的保鲜果蜡,本发明利用的天然蜡漆树蜡和小烛树蜡经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的水溶性果蜡,成膜性较好,成膜后具有一定的光泽、不泛白、保水保鲜,与进口蜡液相比,保水效果较好且异味物质积累方面明显较低,明显延长果品的货架期。综合性能优于目前进口果蜡,符合食品绿色安全要求,可应用于果蔬特别是柑橘打蜡。
-
公开(公告)号:CN10506929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98128.X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产品信息采集系统中节点缺失数据的估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采集:接收到所有节点采集的数据;2)确定N个建模节点;3)建立模型,该模型通过N个建模节点的采样值估算出被建模节点的采样值;4)获得模型的系数矩阵;5)重复步骤2)至步骤4),依次对信息采集系统中每一个节点建模,并计算得到的每一个节点模型的系数矩阵;6)若某个节点数据缺失,代入该节点的模型估算出缺失数据。本方法克服了现有方法主观性强、缺乏理论依据的不足,利用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对缺失数据的进行估算,进而用估算值补充缺失数据,解决了现有技术补充缺失数据时不能随被测物理量变化而变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815010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410080670.9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A23B7/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γ-氨基丁酸在延缓柑橘果实采后有机酸降解中的应用,将成熟的柑橘果实放入0.5-10mmol/L的γ-氨基丁酸溶液中浸果处理2-3分钟,然后将处理过的柑橘果实置于通风处,自然风干后进行单果套袋并放于室温条件下(18-25℃)进行长期贮藏,可延缓柑橘品质的下降,并促使营养物质的积累,延长果实贮藏时间。本发明具有无毒且效果佳的优点,在柑橘等果实在长期的贮藏过程中有机酸的消耗所导致的品质下降以及果实衰老中有着广阔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815009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410080237.5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A23B7/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腐保鲜剂在柑橘采后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其步骤是:1、果实材料选择:选择达到商业成熟度的柑橘果实;2、配制防腐保鲜剂:配制0.2mmol/L的氯氟吡氧乙酸溶液和2,4-D溶液;3、实验处理:选择柑橘果实,分别用上述所配两种溶液和自来水浸泡处理果实2min,自然晾干后对果实进行套袋,贮藏。方法易行,操作简便。0.2mmol/L的氯氟吡氧乙酸溶液和2,4-D溶液能够有效的延缓柑橘果实果蒂的衰老,降低了果实的腐烂率,延长了果实的贮藏期,同时维持果实品质,两者效果相当。本发明特征是保鲜效果显著,毒性低,易降解,处理方法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745712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85393.2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柑橘果实贮藏寿命相关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该标记基因在温州蜜柑采后贮藏期间表达量有明显阶段性变化,其表达量的高低直接与柑橘果实抗逆性和抗氧化性相关。利用该分子标记引物:CGGGATGGATGCCAACAA;GCCTGGCCTTTTCCCATAAT,获得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可判定其在贮藏过程中的贮藏寿命。本发明的提供的引物能够准确指示柑橘贮藏期间的生理状态,为果实的最佳销售时期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并能为贮藏量达千吨级的企业作好风险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02710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81420.4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A23B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蔬保鲜果蜡及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转相乳化法,针对氧化聚乙烯、巴西棕榈蜡的特性,选用优质油酸、豆蔻酸、吗啉、氢氧化钾、聚二甲基硅氧烷、去离子水,选择适宜乳化蜡的乳化温度、时间,以及去离子水加入的量与速度,形成O/W型乳化液,即可获得氧化聚乙烯、巴西棕榈蜡等复合果蔬保鲜果蜡。本方法合成的果蜡成膜强度高,成膜后不仅光泽度极高,可与进口蜡液相媲美,而且保水性和透气性好,它的优异性能完全超越了目前进口的高光泽果蜡,符合食品绿色安全和机械化打蜡要求。本产品可广泛用于柑橘、苹果、桃、番茄等果蔬上打蜡。
-
公开(公告)号:CN117730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61532.X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果实采后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γ‑氨基丁酸在降低果实采后异味物质积累中的应用。本发明在果实涂膜剂处理前,用γ‑氨基丁酸对果实处理,达到降低果实中乙醇、乙醛或甲醇等异味物质积累的效果。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γ‑氨基丁酸在降低果实采后异味物质积累中的应用中,γ‑氨基丁酸处理后,可以降低受到低氧胁迫的,特别是经过涂膜剂处理的果实中异味物质的积累,并且不会对果实品质产生其它影响。
-
-
公开(公告)号:CN1173302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86961.1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果品预冷和贮藏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对仿真果实测量温度校正的猕猴桃果心温度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降温阶段,获取猕猴桃的仿真果实的材料果心的温度数据;2)对各猕猴桃品种的不同重量的果实,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分别采用对应的温度校正公式对温度数据进行校正,得到校正温度。本发明提出对仿真果实测量温度的校正方法,进而提高对实际果实温度推定的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