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193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90711.5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L47/2441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3/084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过采样的网络流量分类方法及系统,属于网络入侵检测领域。方法包括:首先,对原始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得到带标签的两个标准训练数据集训练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然后,进行混合采样平衡训练集各类别数据分布:使用训练后的生成对抗网络中的生成器生成若干条少数类流量数据加入到原始训练数据集中,同时对原始训练集中的多数类流量数据进行随机欠采样,得到一份新的平衡数据集;最后,使用平衡数据集训练多分类器,实现对未知类型流量进行分类。本发明解决了流量分类模型训练过程中各类别流量数据分布不平衡导致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类方法性能下降的问题,实现了一种高精度的流量分类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18070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41556.3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价铁活化过氧化尿脲降解有机砷污染的方法涉及水污染控制和土壤修复领域。向含有有机砷的水体或土壤中加入过氧化脲和亚铁离子,所述过氧化脲和亚铁离子发生类芬顿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而亚铁离子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所述羟基自由基将水体中的有机砷降解为砷酸根,以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砷污染。该技术除了有效降解有机砷污染和对后续产生的无机砷固化之外,还能起到为土壤提供氮肥,改良土壤性质的附加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99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0977325.5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V1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重力测量仪器的倾斜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重力仪的倾斜反馈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终端、介质,用于重力仪的倾斜反馈控制方法包括:建立重力仪敏感轴方向与重力方向偏差模型,确定倾斜反馈控制精度;确定重力仪支撑方式以及交叉耦合系数;并根据控制需求选择关键部件;确定PID反馈控制逻辑框图,搭建PID反馈控制控制系统,对重力仪进行倾斜反馈控制。本发明的PID反馈控制控制系统为两通道PID控制系统,用于同时控制倾角θX和θY;本发明的两通道PID控制系统中设置互相耦合的参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重力仪的倾斜反馈控制方法及控制方法,能够实现μrad量级的倾斜控制,同时调节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002253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203175.5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空间的无线定位方法和系统,包括:在地下空间内布置无线接入点并构建指纹库;获取目标对象所在位置的RSSI信息并与指纹库进行匹配,得到目标对象所在位置的预测值,获取惯性数据并进行航迹推算,得到目标对象所在位置的测量值;采用卡尔曼滤波将所述预测值和测量值进行融合,得到目标人员所在位置;当地下空间内没有目标对象时,对无线接入点发送的CSI数据进行处理,实时检测是否有非法入侵。本发明通过卡尔曼滤波将RSSI指纹定位与PDR定位进行融合,弥补了RSSI指纹定位与PDR定位各自的缺陷,能够实现在狭窄封闭、距离较长地下空间内的准确定位;仅需部署少量的无线接入点结合应用广泛的智能手机即可实现,成本较低且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970866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599831.X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惯性传感器交叉耦合系数测试的水平激振装置,包括:悬挂结构、激振单元和调节机构;悬挂结构用于惯性传感器的固定连接,采用多个簧片式悬挂,具有水平刚度小,交叉抑制比大的优点;激振单元采用多组线圈和永磁体相互作用产生运动所需要的力,可以通过控制驱动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以及对非驱动线圈进行反馈控制来抑制垂向的角运动以及非敏感轴水平线运动;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多个簧片的有效工作长度,保证整个装置在工作时簧片的有效长度一致。本发明采用的悬挂结构、激振单元以及调节机构的设计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各个自由度之间的运动耦合比较大导致无法使激振装置产生较纯净的水平振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9205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63089.1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16/383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模态哈希检索特征融合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多模态技术领域,包括:训练阶段:采用图像和文本构成的数据对作为训练样本数据集对跨模态哈希检索模型进行训练;所述跨模态哈希检索模型包括:语义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提取训练样本中不同模态数据的语义特征,并预测对应模态的哈希码;张量融合模块,用于采用张量融合算子将不同模态数据的语义特征融合,并用融合后的语义特征对应的哈希码对所述语义特征提取模块中预测的哈希码进行语义指导;对抗特征融合模块,用于和不同模态数据的语义特征进行对抗训练;应用阶段:用训练好的跨模态哈希检索模型执行跨模态哈希检索任务。本发明能够提升跨模态哈希检索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5068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72665.X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18/2431 , H04L43/0876 , H04L67/12 , G06F18/214 , G06N5/01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家居中轻量级的物联网设备识别方法:在网关处获取智能家居中设备所产生的流量,对流量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标识每个设备的类型及型号;将流量数据包按固定时间窗口聚合,获得每种设备的网络流;计算网络流中数据包大小的统计信息,获得网络流的特征向量;将获得的特征向量和对应的设备类型及型号标签送入三阶段分类器中进行训练,获得多阶段细粒度物联网设备识别模型;将待识别设备的流量送入已经训练好的物联网设备识别模型中,通过一个三阶段分类器获得待识别设备的类型和型号。本发明能够在保护用户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快速准确的细粒度物联网设备识别。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智能家居中轻量级的物联网设备识别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022530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203175.5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空间的无线定位方法和系统,包括:在地下空间内布置无线接入点并构建指纹库;获取目标对象所在位置的RSSI信息并与指纹库进行匹配,得到目标对象所在位置的预测值,获取惯性数据并进行航迹推算,得到目标对象所在位置的测量值;采用卡尔曼滤波将所述预测值和测量值进行融合,得到目标人员所在位置;当地下空间内没有目标对象时,对无线接入点发送的CSI数据进行处理,实时检测是否有非法入侵。本发明通过卡尔曼滤波将RSSI指纹定位与PDR定位进行融合,弥补了RSSI指纹定位与PDR定位各自的缺陷,能够实现在狭窄封闭、距离较长地下空间内的准确定位;仅需部署少量的无线接入点结合应用广泛的智能手机即可实现,成本较低且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9596297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811466767.8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M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向振动测试装置,包括:受力调节机构、弹簧振子、限位装置、测试模块、电机和支撑装置。本发明通过簧片的限制和试件受力调节机构,使试件产生较为纯净的垂向振动。与现有同类装置相比,本发明使试件产生的垂向振动有了很大的改善。其中的试件受力调节机构可以对试件受力的作用线以及质心进行精确的调节,解决了现有振动测试装置中力的作用线和质心不能进行联调的缺陷。此外,利用簧片来限制由于加工误差以及安装误差引起的试件在非敏感轴以外自由度上的运动,解决了现有振动测试装置交叉耦合较大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6449312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0814624.6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斥力机构驱动电源,包括充电单元、放电单元;充电单元包括固态继电器、调压器、带抽头的升压变压器、第一充电电阻、第二充电电阻、单刀双掷开关、高压充电子单元,机动充电子单元和合闸充电子单元;放电单元包括高压放电子单元、机动放电子单元、合闸放电子单元、放电电阻、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和第三接触器。本发明通过增加一组机动充放电子单元,能够使驱动电源在不同的工况下灵活地满足不同的需求。在满足传统的直流断路器简单的分合闸需求的基础上,添加了高速分闸、低速分闸功能,既能够满足快速斥力机构的高速分闸的速度需求,又能够在满足普通斥力机构分闸基础上延长其使用寿命;添加了重合闸功能,可以满足更高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