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86845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810047656.3
申请日:2008-05-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角色的域间访问控制系统,包括用户认证模块、用户上下文安全信息库、域控制模块和客体访问控制模块,用户上下文安全信息库记录经过用户认证模块认证通过的用户信息,域控制模块接收经过用户认证模块认证通过的访问请求,根据用户信息和访问请求中的客体信息确认用户是本域访问还是跨域访问,根据访问类型分配用户角色,将角色分配结果传给用户上下文安全信息库,客体访问控制模块接收来自用户上下文安全信息库的用户信息和来自域控制模块的访问请求,判断经过角色分配后的用户是否有权访问客体,若是,用户实施访问,将访问结果返回给用户。本发明通过角色变更使得用户权限适应不同的访问客体,满足了用户域间访问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737300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91323.9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V20/59 , G06V40/16 , G06V10/774 , G06V20/40 , G06V10/2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47 , G06N3/098 , G06N3/082 , G06N3/04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分布式轻量化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疲劳驾驶领域,方法包括:接收中央服务器下发的训练过的疲劳驾驶模型,模型包括面部区域检测模型、人脸特征点识别模型、眼部二分类模型和嘴部二分类模型;计算眼部二分类模型损失的最大值Le和嘴部二分类模型损失的最大值Lm,当Le高于T1时更新眼部二分类模型的模型参数,当Lm高于T2时更新嘴部二分类模型的模型参数,当Le和Lm均高于T3时更新疲劳驾驶模型的模型参数,T3>T1且T3>T2;将发生更新的模型上传至中央服务器进行聚合,接收中央服务器下发的聚合后的模型;利用多次更新‑聚合得到的疲劳驾驶模型进行疲劳驾驶检测。实现轻量化的疲劳驾驶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9906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27765.1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数字孪生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语义生成的机械臂孪生方法、平台、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包括机械臂信息及机械臂工作环境信息;通过机械臂服务器接收原始数据,并对原始数据进行语义提取,形成语义特征信息,以及对所述语义特征信息进行编码后,经通信网络传输至孪生服务器;通过孪生服务器接收编码后的语义特征信息,并对编码后的语义特征信息进行解码,以及根据解码后的语义特征信息生成机械臂及机械臂工作环境的数字孪生场景。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实时性强、具有高适应性,且数据传输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75247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34150.4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智能化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协作机械臂自动化化学材料制备平台,包括工作区、取料区、机械臂A以及机械臂B;所述工作区是800mm700mm的矩形区域,制备过程中主要化学反应集中在这个区域;所述取料区是500mm300mm的矩形区域,制备过程中每一步的初始反应物料都来自这个区域;机械臂A以及机械臂B的底座均占用200mm200mm的矩形区域,分别位于平台左右两边。本发明对抓取、移动、放置、倾倒、冲洗、刮取等关键化学实验动作,全部采用双机械臂协作方式,配合工作台上的电控设备与智能硬件完成。由智能硬件(深度相机、多维力传感器)监管视野内环境,对相关仪器进行精准定位,适应实验开始时仪器可以摆放在不同位置的情况,使机械臂具有智能感知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08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59009.7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与联邦学习的去中心化AI训练与交易平台及方法,包括:AI训练层,用于边缘设备/终端从区块链侧或许最新的全局模型参数,并利用本地数据独立地执行联邦学习的训练任务,将训练好的本地模型参数提交至区块链层,训练节点需经过证书授权机构进行身份验证后方可加入联邦学习训练;区块链层,联邦学习训练节点从区块链上获取新的综合全局模型利用本地数据开始训练;训练结束后,联邦学习训练节点提交本地模型至区块链,智能合约实时监测上传至区块链中本地模型的数量,若到达第一阈值,触发新一轮聚合操作;交易层,用于将最终生成的全局模型将被加入到AI模型池中供任意用户进行交易。
-
公开(公告)号:CN113452707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721026.5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L9/40 , H04L41/06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Scanner网络扫描攻击行为检测方法、介质及终端,通过对网卡流量的监督控制实现流量数据包的捕获;对流量特征进行提取;对已经提取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匹配的内容包括源端口信息、操作系统信息、有效载荷、协议头部分;分析匹配结果,判断是否存在攻击行为;若确认发生攻击行为,则产生报警日志并进行报警。本发明针对Scanner的大部分指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检测,首创性的实现了对该工具扫描流量的检测方案,补充了现有网络防御手段在该方面的空缺,可以有效的提升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该策略的检测方式更多的为针对具体的Scanner工具流量的分析检测,有很强的针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72809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814031.0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恶意流量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加密恶意流量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计算机设备,进行网卡流量的监督控制及流量数据包的捕获;进行数据预处理;进行字节维度特征提取;进行数据包维度特征提取;进行分类网络构建;进行告警日志的生成以及传输。本发明提供的C&C加密恶意流量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个针对C&C加密恶意流量的深度学习检测模型,C&C流量是一类同时利用了加密技术和多阶段攻击方式的流量,本发明的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能够对在训练集之外的攻击指令进行检测。本发明的模型有好的分类性能,能够区分相似度很高的恶意流量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67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07121.0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RAM的安全U盘和数据的安全迁移系统,属于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域。本发明使用DRAM作为U盘存储介质,其数据掉电易失特性可防止暴力拆解窃取存储芯片内数据,增强了数据防窃取能力;通过硬件和软件两种实现方式,针对安全U盘移动情形(断开与上位机的连接)增加数据生存时间限制,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的同时,降低了数据泄漏的风险;通过特别电路设计,实现安全U盘离线(断开与上位机的连接)数据擦除功能,减少了数据对上位机暴露,进而减少数据泄漏的机会;通过安全U盘和涉密上位机接口的联合设计,从硬件层面防止从涉密上位机移出数据的违规行为,契合保密环境数据管理规范,增强数据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98831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33979.6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共网络环境下NMAP网络扫描攻击行为的检测方法,包括:捕获流经处于公共网络环境中的终端设备的数据包,构建流量数据特征向量;将流量数据特征向量分别与每种NMAP扫描攻击行为下各种数据包对应的标称特征向量进行特征匹配,确定流量数据特征向量是否与该种NMAP扫描攻击行为下的任一标称特征向量相同;当存在一种NMAP扫描攻击行为具有与流量数据特征向量相同的标称特征向量,则判断公共网络环境受到该种NMAP扫描攻击行为攻击,当不存在时则判断公共网络环境未受到NMAP扫描攻击行为攻击。本发明实现针对扫描工具NMAP的典型扫描方式的全面检测,改善了以往扫描检测只针对部分扫描方式和命令以及特定网络场景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672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011007121.0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RAM的安全U盘和数据的安全迁移系统,属于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域。本发明使用DRAM作为U盘存储介质,其数据掉电易失特性可防止暴力拆解窃取存储芯片内数据,增强了数据防窃取能力;通过硬件和软件两种实现方式,针对安全U盘移动情形(断开与上位机的连接)增加数据生存时间限制,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的同时,降低了数据泄漏的风险;通过特别电路设计,实现安全U盘离线(断开与上位机的连接)数据擦除功能,减少了数据对上位机暴露,进而减少数据泄漏的机会;通过安全U盘和涉密上位机接口的联合设计,从硬件层面防止从涉密上位机移出数据的违规行为,契合保密环境数据管理规范,增强数据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