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77785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093312.6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G05B1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指令域分析的数控加工工艺参数动态优化方法,包括:(1)设置采样的加工状态信息和加工程序指令序列信息,并相应配置形成加工信息动态采集界面;(2)实时采集获取实际加工数据,并利用正余弦算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迭代平滑处理,并提取滤波处理后信号的特征值;(3)根据当前行加工的G指令和/或刀位轨迹类型在工艺系数数据库中选择确定优化系数;(4)利用上述步骤获取的特征值以及优化系数,建立优化模型,据此计算当前合理的工艺参数,从而实现对加工工艺参数的动态优化。本发明的方法以指令域分析为基础,可以实现对数控系统工艺参数快速优化,实现与插补周期同步,最大程度实现数控系统加工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8445835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10369668.1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G05B19/4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的零件加工尺寸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包括: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通讯并采集加工运行中的机床大数据;将机床大数据与铣削加工条件这些数据划分为两部分;将第一部分数据进行图形特征拟合得出图形尺寸数据;将第二部分数据与加工后所用测量仪测量的尺寸误差进行标定并建立预测模型,结合实际将第一部分数据拟合的尺寸误差与第二部分数据建立的预测模型评测的尺寸误差分配权重进行加和,得到最终的在线尺寸误差预测模型。本发明可减少测量仪器的使用,节省人工成本和设备使用维护成本,而且能够方便快捷的在线给出每个加工零件的尺寸误差结果且达到较好的精度,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756128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710829360.6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B23Q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变形补偿方法,包括:获得杆状物上的至少两个轴向位置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温度下的热位移量;根据杆状物上的至少两个轴向位置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温度下的热位移量确定热膨胀零点,所述热膨胀零点是所述杆状物上温度变化量与热位移量之间具有近似线性关系的位置;确定所述热膨胀零点在特定温度变化量下的热位移量;根据所述热膨胀零点在特定温度变化量下的热位移量确定所述杆状物的误差补偿量;以及根据误差补偿量来补偿所述杆状物的热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864667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21840.6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G05B19/4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机床温度监控与预测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部件温度实时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实时采集数控机床的传感器信号并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信号数据计算从ti-1时刻到ti时刻的由内部热源引起的机床部件温度变化量 和由环境温度引起的机床部件温度变化量 叠加和 得到机床部件从ti-1时刻到ti时刻的最终温度变化量ΔT;实时预测数控机床部件的温度:Ti=Ti-1+ΔT。本发明具有预测速度快、准确率高的优点,同时使用简单方便,且不改变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不影响数控机床的动态特性,可实现机床部件温度的实时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777785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093312.6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G05B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指令域分析的数控加工工艺参数动态优化方法,包括:(1)设置采样的加工状态信息和加工程序指令序列信息,并相应配置形成加工信息动态采集界面;(2)实时采集获取实际加工数据,并利用正余弦算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迭代平滑处理,并提取滤波处理后信号的特征值;(3)根据当前行加工的G指令和/或刀位轨迹类型在工艺系数数据库中选择确定优化系数;(4)利用上述步骤获取的特征值以及优化系数,建立优化模型,据此计算当前合理的工艺参数,从而实现对加工工艺参数的动态优化。本发明的方法以指令域分析为基础,可以实现对数控系统工艺参数快速优化,实现与插补周期同步,最大程度实现数控系统加工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4808585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71796.1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G05B19/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06 , G05B2219/37001 , G05B2219/37085 , G05B2219/37434 , G05B2219/376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健康状态快速检查方法。该方法利用华中HNC-8型数控系统,预先在机床中需检查的各部位置入传感器,然后在示波器采样界面,配置采样通道信息;在数控系统诊断界子界面,配置健康检查参数;然后选择加工程序,按下循环启动开始后进行在线采样,系统利用信号分析方法获取采样信息的特征值;最后与标准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对机床健康评估,并图形化显示。本发明使用的外部传感器信号,通过数控系统接口直接传递到数控系统内部,实现了在线采集和分析,改变了传统外部测量、离线建模分析的式,提高了数控机床健康检查的效率、实用性和使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345575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0716218.7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襄阳华智科技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A41D13/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式降温的智能舒适液冷服,包括服装本体、主管路、支管路、动力泵、控制板和冷量模块;服装本体包括从外至内顺次设置的第一织物层、第一防水透气膜、多孔介质层、第二防水透气膜和第二织物层;第一防水透气膜、多孔介质层、第二防水透气膜形成密封薄层域;支管路的出口嵌入在多孔介质层内部,其进口连接至动力泵;动力泵还与冷量模块相连;主管路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密封薄层域和冷量模块相连;冷量模块包含降温介质;动力泵在电路板的作用下将冷量模块中的降温介质抽出,并通过支管路将降温介质送入至多孔介质层,最终由主管路送入流回冷量模块。本发明能消除液冷服管路的异物感和温度不均匀的不舒适感,提高个体穿着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4685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87096.5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襄阳华科装备制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片磨削工艺参数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叶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进行机器人叶片磨削加工时,获取工艺参数数据,并将工艺参数数据输入预设工艺参数模型,得到叶片的表面粗糙度期望值数据,并对表面粗糙度期望值以及工艺参数进行计算得到目标工艺参数,可通过目标工艺参数对机器人叶片进行磨削加工,可实时调整工艺参数数据,保证叶片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71162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191499.0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控冰刀专用磨削装置及冰刀磨削方法,其中,数控冰刀专用磨削装置包括机床组件和安装在机床组件上的测量组件、装夹组件和磨削组件;机床组件包括机架、X轴运动模组、Y轴运动模组和Z轴运动模组;X轴运动模组安装在机架上表面,Y轴运动模组安装在机架一侧的立架上,Z轴运动模组滑动安装在Y轴运动模组上;测量组件与磨削组件滑动安装在Z轴运动模组上,测量组件用于测量冰刀的轮廓曲线,磨削组件用于磨削冰刀;装夹组件滑动安装在X轴运动模组上,用于装夹冰刀。其采用高精度多轴数控机床对冰刀刃口进行弧面磨削,同时采用测量组件对冰刀轮廓进行测量比对,不仅提高冰刀刃口的磨削质量,而且可以显著提升磨削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44583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369668.1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G05B19/4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的零件加工尺寸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包括: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通讯并采集加工运行中的机床大数据;将机床大数据与铣削加工条件这些数据划分为两部分;将第一部分数据进行图形特征拟合得出图形尺寸数据;将第二部分数据与加工后所用测量仪测量的尺寸误差进行标定并建立预测模型,结合实际将第一部分数据拟合的尺寸误差与第二部分数据建立的预测模型评测的尺寸误差分配权重进行加和,得到最终的在线尺寸误差预测模型。本发明可减少测量仪器的使用,节省人工成本和设备使用维护成本,而且能够方便快捷的在线给出每个加工零件的尺寸误差结果且达到较好的精度,提高生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