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9197473U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320897497.6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燃气轮机余热的SCO2‑地热联合发电系统,所述利用燃气轮机余热的SCO2‑地热联合发电系统包括:再压缩SCO2系统,所述再压缩SCO2系统具有燃气轮机余热流体循环回路,所述燃气轮机余热流体循环回路上设有一级换热器;以及双闪蒸地热系统,所述双闪蒸地热系统具有地热流体循环回路,所述地热流体循环回路上设有二级换热器和三级换热器,所述二级换热器和三级换热器之间相连接,且所述二级换热器还与所述一级换热器1之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燃气轮机余热的SCO2‑地热联合发电系统,可以大幅增加发电功率和余热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07300033U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21289280.8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28F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通风装置,属于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多个通风道,多个所述通风道沿冷却塔的进风口的圆周径向均匀布设,所述通风道的断面为拱形,所述通风道的断面尺寸自外向所述进风口的中心递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通风装置,是在冷却塔内增设通风道,可以将冷空气直接送入到冷却塔的中心部位,增加冷却塔中心换热的风量和风速,有效地加强了冷却塔中心区域的换热,降低了出塔水温,提高机组的效率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172659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882542.6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综合冷却的二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包括锅炉、超高压缸、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所述二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还包括空冷凝汽器、湿冷凝汽器和冷却塔,湿冷凝汽器的冷却水管路连接冷却塔,所述低压缸包括第一低压缸和第二低压缸,其中,第一低压缸的排汽经管路进入空冷凝汽器进行凝结,第二低压缸的排汽经管道进入湿冷凝汽器进行凝结。本实用新型将二次再热技术与直接空冷及湿冷技术相结合,将两个低压缸排汽分别送入湿冷凝汽器与空冷凝汽器冷却。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以在节水的同时保证机组安全运行,适于在工业用水不是很富足的地区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4984507U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20450728.4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低成本超临界热力发电系统,包括超临界直流锅炉、前置汽轮机、增压泵和亚临界热力发电系统的下游发电机组,超临界直流锅炉的主蒸汽带动前置汽轮机组做功,前置汽轮机内做完功的蒸汽参数转变为亚临界蒸汽,然后通过管道进入亚临界热力发电系统的下游发电机组做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与现有同容量超临界热力发电系统效率相当,远高于原亚临界热力发电系统效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在降低超临界热力发电系统建设成本的同时,可避免因改建而拆除服役期亚临界热力发电系统所造成的浪费,是一种具有较高性价比、经济实用,以及较快改建速度实现热力系统以小换大、以“亚”换“超”的理想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207813671U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20197971.3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碳捕获与布雷顿循环联合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太阳能碳捕获模块、布雷顿循环发电模块以及管道;太阳能碳捕获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却塔、第一泵、热交换器、分离塔、冷凝器、气液分离罐;布雷顿循环发电模块包括高温回热器、低温回热器、一级压缩机、二级压缩机、加热器、发电机;该系统还包括为分离塔供热的第一太阳能集热塔、为加热器供热的第二太阳能集热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太阳能集热塔对分离塔进行加热使二氧化碳能够从烟气中快速捕捉并分离,并将分离出来的二氧化碳应用到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中,提高发电效率;通过第二太阳能集热塔对加热器供热,取代反应堆的供热,提高发电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297662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20018043.7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集成二次再热机组和脱碳装置的系统,包括二次再热机组、脱碳汽轮机和脱碳装置,所述超高压缸的排汽分别经一次再热管路送入锅炉进行一次再热、经脱碳汽轮机进汽管路送入脱碳汽轮机,脱碳汽轮机的排汽经管路进入脱碳装置的再沸器为再沸器提供热量;脱碳汽轮机设有数条抽汽管路,各抽汽管路分别连通高压加热器组中的部分高压加热器及低压加热器组的部分低压加热器;所述锅炉排烟经引风机、脱碳装置送风机和烟气管路进入吸收塔,吸收塔内脱碳后的烟气经排烟管路通入烟囱。本实用新型脱碳汽轮机压差高、流量大,保证了高效率,并可以满足脱碳装置的连续运行。二次再热机组采用双轴结构,可降低汽轮机轴系的长度,提高汽轮机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126673U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20490869.4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01D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汽轮机仿生减振静子叶片,包括进气边和出气边,出气边上设有若干锯齿状开口,锯齿状开口为三角形,且若干锯齿状开口沿叶片的出口边均匀排列。由于静子叶片出口边上有若干锯齿状开口,蒸汽在流经这些开口时,小部分蒸汽会通过这些开口从静子叶片的压力面串流到吸力面,这部分蒸汽撕裂了静子叶片出口边整齐的界限,打破了静子叶片出口边对蒸汽流的隔断作用,提高了吸力面的压力,降低了压力面的压力,在静子叶片出口边的下游产生比较平滑的过渡,消除了蒸汽流对转子叶片的突然加载,减小了转子叶片的振动。本实用新型对汽轮机静子叶片的出口边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叶片可以减小转子叶片的振动,降低转子叶片的制造成本,降低电厂运行维护费用,减少汽轮机噪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