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7693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80048436.6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IPC: B29C45/26
Abstract: 将蜗轮作为制造对象,所述蜗轮具备:具有中空圆形板状的侧板部(27)和从该侧板部(27)的径向外侧的端部朝向轴向一侧伸长的筒状的檐部(28)的内侧轮元件(25);以及在外周面具有轮齿部(24)并以将侧板部(27)的径向外侧部分和檐部(28)覆盖的方式与内侧轮元件(25)结合固定的合成树脂制的外侧轮元件(26)。该蜗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在内侧轮元件(25)的径向外侧部分的周围配置模具(44),从环状的注射浇口(53)向兜孔部(57)送入熔融的合成树脂,由此成形外侧轮元件(26),兜孔部在存在于模具(44)的内表面与内侧轮元件(25)的表面之间的型腔(46)中存在于檐部(28)的径向内侧,且遍及整周连续。由此,实现容易确保轮齿部的形状精度及耐久性的蜗轮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60358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780008945.X
申请日:2017-01-26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利用由合成树脂制且构成为圆环状、在外周面具有蜗轮齿部(19a)的外侧轮盘元件(16a),包埋由金属等构成为圆环状的内侧轮盘元件(15a)的径向外端部。将相对于蜗轮齿部(19a)和蜗杆齿部的啮合部在径向重叠的内侧轮盘元件(15a)的外周面设定为圆筒面部(24)。由此,实现了可抑制与蜗杆齿部啮合的蜗轮齿部的制造误差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603581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780008891.7
申请日:2017-01-26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内侧轮盘元件(15a)的轴向一侧面所设置的第一环状凹部(22)的外径侧周面设置有第一凹凸部(23),并且在内侧轮盘元件(15a)的轴向另一侧面所设置的第二环状凹部(38)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凹凸部(49)。将内侧轮盘元件(15a)的外周面作为圆筒面部(24),将内侧轮盘元件(15a)的外周部包埋在外侧轮盘元件(16a),并且使构成外侧轮盘元件(16a)的合成树脂的一部分进入到构成第一凹凸部(23)和第二凹凸部(49)的多个凹部。由此,实现在确保合成树脂制的外侧轮盘元件相对于金属制的内侧轮盘元件的保持力的同时,抑制在外侧轮盘的外周面设置的蜗轮齿部的制造误差的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04246303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80001079.8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09 , F16H55/06 , F16H55/22 , F16H57/0006 , F16H2055/065 , Y10T74/19907 , Y10T74/19921 , Y10T74/19953
Abstract: 蜗轮的芯棒具有:形成有第一环状凹部的轴向一端面;以及形成有第二环状凹部的轴向另一端面。第二环状凹部的外周侧壁面具有:以与第二环状凹部的底面呈钝角的方式从该底面延伸的锥面;以及形成在锥面的径向外侧的第三环状凹部。第三环状凹部的截面形状是直角三角形,其两边为与第二环状凹部的底面平行的面、以及与第二环状凹部的底面垂直的面。边沿部具有:固定在第一环状凹部的第一内周部;以及固定在第二环状凹部的第二内周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246304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80001081.5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09 , F16H55/06 , F16H55/22 , F16H57/0006 , F16H2055/065 , Y10T74/19907 , Y10T74/19921 , Y10T74/19953
Abstract: 本发明的蜗轮的芯棒具有:形成有第一环状凹部的轴向一端面;以及形成有第二环状凹部的轴向另一端面。边沿部具有:第一内周部,其被固定在第一环状凹部;以及第二内周部,其被固定在第二环状凹部。第二环状凹部(13)的外周侧壁面以与第二环状凹部的底面垂直的方式从该底面延伸。第二环状凹部的深度被设定为0.1mm以上、且浇口厚的1/2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4246302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80001078.3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09 , F16H55/06 , F16H55/22 , F16H57/0006 , F16H2055/065 , Y10T74/19907 , Y10T74/19921 , Y10T74/19953
Abstract: 本发明的蜗轮的芯骨具有:形成有第一环状凹部的轴向一端面;形成有第二环状凹部的轴向另一端面;以及形成在第一环状凹部的径向外侧区域的第三环状凹部。边沿部具有:固定在第一环状凹部的第一内周;固定在第二环状凹部的第二内周部;以及与第三环状凹部嵌合的凸部。
-
公开(公告)号:CN113423960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080013464.X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构造,在具备朝向蜗轮侧弹性地对蜗杆的前端部进行施力的机构的蜗轮减速器中,能够抑制蜗杆的前端部在与施力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位移。支撑蜗杆(16)的前端部的支撑轴承(17)由弹性施力机构(81)朝向蜗轮(15)侧弹性地施力,而且由弹性夹持机构(82)在与平行于弹性施力机构(81)的施力方向的第一方向和蜗杆收纳部(22)的中心轴正交的第二方向上从两侧弹性地夹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42396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80013464.X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构造,在具备朝向蜗轮侧弹性地对蜗杆的前端部进行施力的机构的蜗轮减速器中,能够抑制蜗杆的前端部在与施力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位移。支撑蜗杆(16)的前端部的支撑轴承(17)由弹性施力机构(81)朝向蜗轮(15)侧弹性地施力,而且由弹性夹持机构(82)在与平行于弹性施力机构(81)的施力方向的第一方向和蜗杆收纳部(22)的中心轴正交的第二方向上从两侧弹性地夹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603584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780011067.7
申请日:2017-02-15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关于将金属制部分与合成树脂制部分组合而成的蜗轮,提供一种实现轻量化的构造。通过将内侧轮盘元件(15a)与外侧轮盘元件(16a)组合来构成蜗轮(4a)。另外,其中的内侧轮盘元件(15a)包括:金属制且构成为圆环状的金属芯材(24);合成树脂制且构成为圆环状,并且包埋所述金属芯材(24)的外周部的树脂芯材(25)。另外,所述外侧轮盘元件(16a)为合成树脂制且构成为圆环状,在外周面具有蜗轮齿部(19a),且包埋所述树脂芯材(25)的外周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60358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780008950.0
申请日:2017-01-26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外侧轮盘元件(16a)构成为,以将内侧轮盘元件(15a)的表面中的、从构成第一环状凹部(22)的内表面的内径侧周面经过内侧轮盘元件(15a)的外周面直至构成第二环状凹部(38)的内表面的内径侧周面为止的连续范围、遍及全周地覆盖的方式,将内侧轮盘元件(15a)包埋。由此,实现容易确保合成树脂制的外侧轮盘元件的相对于内侧轮盘元件的保持力的构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