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补血效应的当归质量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719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1419378.1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补血效应的当归质量评价方法,包括:(1)将当归的干燥提取物配制成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作为待测药物溶液,并控制其药效成分的含量低于安全浓度;(2)配制不同浓度的阿魏酸标准品浓度;(3)将K562细胞用专用培养基,传代培养至规定浓度;(4)将不同浓度待测药物溶液和阿魏酸标准品溶液分别给药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血红蛋白相对含量,以各实验组的血红蛋白相对含量为实验检测指标计算待测样品补血效应因子,并以此评价当归质量。本发明可以从当归的补血药效的角度,评价当归的质量,具有与疗效直接挂钩的特点,同时,该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多份待测样品,具有高通量的特点。

    一种栀子炮制过程在线控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31428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74549.4

    申请日:2015-05-26

    Abstract: 针对现有技术中中药栀子在炮制生产过程中采取以个人经验对颜色观察作为唯一控制方法,从而缺乏客观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引入一种能够准确量化中药外观颜色的技术,对栀子各饮片的果皮与种仁采取直接测色的方法,量化其颜色数据,并经过统计计算,确定栀子的数学判别函数用于栀子饮片炮制过程中的在线控制。将此法用于栀子的在线生产中,可保证栀子饮片质量的稳定性,并具有客观、快速、可靠的优点,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为判断缺乏客观性的技术问题。

    一种黄芪药材干燥加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06175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60578.2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针对现有技术中硫磺熏蒸中药材不仅影响药材本身品质还会引入多种有害物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黄芪药材热风-微波联用干燥的加工方法,其步骤是除去杂质、大小分档、热风干燥、捋直、热风干燥、微波干燥、放冷、整理、捆扎、分装。用该法加工出的黄芪药材可以达到较快干燥药材的目的,和传统方法相比,在不降低药材主要成分的基础上使其含水量快速达到《中国药典》规定限度;且和硫磺熏蒸法相比,避免了有害物质的引入;同时在提高小鼠免疫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在贮存过程中不易发生霉变虫蛀等现象,确保黄芪药材质量稳定,整理、分装使黄芪加工更加规范化,提高了黄芪药材的质量可控性。

    一种五味子有机酸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04890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54107.3

    申请日:2013-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味子有机酸分析方法。本发明提供了采用GC-MS分析五味子炮制品中有机酸的分析方法,同时提供了五味子炮制品中4-氧代戊酸的含量测定方法。该分析方法是:取五味子粉加入硫酸甲醇、NaCl及乙醚-氯仿混合液、无水硫酸钠,干燥,制得样品;进行GC-MS分析。本发明针对五味子炮制品的有机酸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和良好的重现性,为五味子炮制前后有机酸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一种山楂炮制生产程度控制及质量评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5034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0433350.2

    申请日:2020-05-20

    Abstract: 针对现有技术中中药山楂在炮制生产过程中采取的以个人经验判断颜色作为唯一指标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引入了一种新的基于气味的山楂炮制控制新方法。利用可准确量化气味值的电子鼻技术采集山楂炮制过程中变化的传感器响应值,有效地解决了其在评价过程中缺乏客观性的技术问题,经过统计计算,确定了基于气味值为指标的数字化标准、模式化标准、“火候”判别函数的方式用于山楂饮片炮制过程中的在线控制。并借助于电子鼻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引起山楂炮制气味变化的指标性成分,并制定限量。将此法用于山楂的炮制生产中,可确保山楂饮片质量的稳定性,并具有客观、快速、可靠的优点,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为判断缺乏客观性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