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1496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05013.2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4N21/2662 , G06F9/50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多用户动态码率视频传输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用户与服务器协商,确定各用户各自的角色及分组;各用户请求服务器上的媒体描述文件,以及Actor神经网络模型文件;各用户根据历史缓存信息,输入Actor网络,选择合适码率的音视频块;各用户间隔一定时间上传最近一段时间内的记录,并下载服务器最新的Actor网络模型文件;服务器上存储用户提供的记录以及服务器资源状态记录,在获取一定数量样本后在服务器上集中训练神经网络。本发明的方法更好地考虑了视频内容之间以及用户之间的关系,能优化服务器资源使用,提高传输效率,保证用户之间的公平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用户视频体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815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546979.6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MPCVD系统及金刚石薄膜生长掺杂控制方法,属于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MPCVD系统,包括反应室、第一传输管路和控制装置;反应室内部用于设置衬底,反应室设置有进气口,以输送反应剂;第一传输管路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反应室内,以向衬底表面输送掺杂剂;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流体控制单元和集成控制单元,第一流体控制单元设置于反应室内并设置在第一传输管路上,集成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流体控制单元,以开启或阻断掺杂剂向衬底表面的输送。通过本申请提供的MPCVD系统及金刚石薄膜生长掺杂控制方法,可以使得金刚石薄膜生长的原位掺杂更可控,掺杂深度更易控制,显著提高了金刚石薄膜外延生长陡峭掺杂与异质界面的陡峭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010341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1320959.2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4L12/721 , H04L12/727 , H04L12/751 , H04L29/06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覆盖网络路由决策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S1,部署覆盖网络路由节点,收集带宽时延变化数据集;S2,制作用于训练的数据集,包括预测网络数据集和覆盖路由节点选择的分类网络数据集,预测网络的标签为下一个时刻的时延和带宽数据,覆盖路由节点选择分类网络的标签计算方式采用最短路径算法在覆盖网络路由节点组成的覆盖网络拓扑上计算得到;S3,构建基于循环神经网络LSTM的带宽时延预测网络以及用于覆盖路由节点选择的覆盖路由节点选择分类网络;S4,训练和优化深度学习模型;S5,通过模型进行决策。本方法在保证路由决策效果的同时,能大大提升决策响应速度,特别是当覆盖网络节点规模巨大的时候。
-
公开(公告)号:CN11101034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20959.2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4L12/721 , H04L12/727 , H04L12/751 , H04L29/06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覆盖网络路由决策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S1,部署覆盖网络路由节点,收集带宽时延变化数据集;S2,制作用于训练的数据集,包括预测网络数据集和覆盖路由节点选择的分类网络数据集,预测网络的标签为下一个时刻的时延和带宽数据,覆盖路由节点选择分类网络的标签计算方式采用最短路径算法在覆盖网络路由节点组成的覆盖网络拓扑上计算得到;S3,构建基于循环神经网络LSTM的带宽时延预测网络以及用于覆盖路由节点选择的覆盖路由节点选择分类网络;S4,训练和优化深度学习模型;S5,通过模型进行决策。本方法在保证路由决策效果的同时,能大大提升决策响应速度,特别是当覆盖网络节点规模巨大的时候。
-
公开(公告)号:CN1544347A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200310106344.2
申请日:2003-11-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335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酞菁绿废水中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335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预处理:选用335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放入吸附柱中,然后用稀盐酸以低流速流经装有335型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柱,后用水或去离子水清洗该树脂柱,然后用稀碱液以低流速处理该树脂柱,最后用水或去离子水清洗该树脂柱直至出水呈弱碱性;调节酞菁绿废水的pH值,使之以低流速通过上述预处理后的离子交换树脂柱,并控制其处理温度,再经另外一个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柱,可使酞菁绿废水中的铜离子基本去除;再对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柱脱附及再生以便下次重复使用。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能一次达到排放标准并可作为制备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前道工序,有利于废物利用和环境保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