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大量小佛肚竹再生植株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7795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43777.7

    申请日:2012-0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大量小佛肚竹再生植株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小佛肚竹幼嫩枝芽芽尖为外植体,经消毒处理后在经改良的诱导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进而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然后,将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到改良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再在生根培养基上分化出根,形成完整植株,最后移栽到花盆,完成小佛肚竹再生全程。本发明方法获得小佛肚竹的频率高,适宜于小佛肚竹遗传改良。

    一种地被竹工厂化育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87685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90327.0

    申请日:201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被竹工厂化育苗方法,该方法以光照条件好、排灌方便的平整地段作为育苗圃地;以草炭土与黄土的体积比为1~3:1作为繁育基质;以10cm营养钵作为繁育容器;选择2~3年生竹鞭作为繁殖材料;先在繁育容器内铺垫1/2的繁育基质,将繁殖材料平置于繁育基质上,再覆盖3cm左右的繁育基质,进行育苗种植。其中,繁殖材料的每一鞭段上有健壮饱满的芽,每一段繁殖材料有2~3节竹鞭。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出苗快,竹苗的成活率可达89~90%,比现有技术的成活率最高可提高130%,在后期栽植过程中竹苗的成活率可达到100%,竹苗可达到苗高一致、颜色美丽,在园林造景中形成的景观更为优美,所需周期短,栽植后无需精细管理,从栽植到具有观赏价值的周期只需10~15天。

    毛竹PeBBX19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240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42638.X

    申请日:2025-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毛竹PeBBX19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毛竹PeBBX19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构建毛竹PeBBX19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将构建的毛竹PeBBX19基因的过表达载体转化到拟南芥中;培育筛选并获得开花时间推迟的转基因拟南芥株系。本发明首次揭示了PeBBX19基因的功能,该基因转化拟南芥植株后转基因植株开花时间推迟,表现出明显的晚花表型,莲座叶数目增加;下游调控基因FT表达量显著下调。

    不结球白菜转录因子BcTEM1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708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11213.2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不结球白菜转录因子BcTEM1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不结球白菜开花调控转录因子BcTEM1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构建包含不结球白菜转录因子BcTEM1基因的VIGS沉默片段的沉默载体,将其转化到不结球白菜中。结果表明,沉默植株均表现出明显的开花提前,与对照组植株相比,开花时间提前五天左右;沉默植株中BcTEM1基因表达被显著抑制,BcFT和BcAP3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与对照组相比,同时注射pBcFT‑LUC和35S:BcTEM1‑GFP菌液的处理组相对LUC活性显著降低,表明BcTEM1抑制BcFT基因的表达。

    毛竹PeRAV1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643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84315.2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毛竹PeRAV1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毛竹PeRAV1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构建毛竹PeRAV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将构建的毛竹PeRAV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转化到拟南芥中;培育筛选并获得开花时间推迟和/或莲座叶数目增加的转基因拟南芥。本申请实施例结果表明:过表达PeRAV1基因的株系表现出明显的晚花表型,莲座叶数目增加,开花时间推迟;下游调控基因FT、SOC1和GA3OX1表达量显著下调。

    一种以方竹种子为外植体高效繁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1369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169342.6

    申请日:2021-02-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以方竹种子为外植体高效繁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5月初刚采收的方竹种子作为外植体材料,经过预处理、消毒、接种、丛芽诱导、培养和生根生成组培苗。本发明填补了方竹种子通过种子作为外植体快速繁殖得到丛苗的空白,以方竹种子为外植体材料,结合不同生长调节剂的组合,设计出适合诱导方竹丛芽和生根的培养基,完成方竹种子生根苗仅为20周左右,且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丛芽,有效解决了方竹繁殖困难,克服了传统的母株移栽效率低、运输成本高等缺点。

    以靓竹鞭芽为外植体同时高效获得丛芽以及生根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902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660191.X

    申请日:2020-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靓竹鞭芽为外植体同时高效获得丛芽以及生根苗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两年生靓竹容器苗中生长健壮植株的竹鞭侧芽为外植体,经不同消毒时间的处理,筛选出最佳灭菌时间;后将无菌外植体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丛芽;然后经增殖培养基,能同时诱导大量靓竹丛芽以及生根苗产生。本发明方法填补了靓竹组织培养丛苗快速繁殖的空白,以鞭芽为外植体的靓竹丛芽生长更快且分蘖出的芽数量较多,在丛芽增殖的同时获得生根苗,缩短了靓竹的快繁时间,使靓竹的组培效率大大提高。为靓竹的园林栽种、大面积绿化奠定了迅速且充足供应的基础,为靓竹的工厂化大规模生产也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以翠竹鞭芽为外植体同时高效生根获得瓶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16609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147578.X

    申请日:2021-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以翠竹鞭芽为外植体同时高效生根获得瓶苗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三年生翠竹实生苗生长健壮植株的竹鞭侧芽为外植体;然后将无菌外植体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丛芽;然后经增殖培养得到丛芽;最后采用高效生根培养基能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翠竹生根苗。本发明优化了翠竹组织培养生根丛苗快速繁殖技术,以鞭芽为外植体的翠竹丛芽生根时间相对较短而且根数量较多,缩短了翠竹的组培快繁时间,使翠竹的组培效率大大提高。

    一种以方竹种子为外植体高效繁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1369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69342.6

    申请日:2021-02-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以方竹种子为外植体高效繁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5月初刚采收的方竹种子作为外植体材料,经过预处理、消毒、接种、从芽诱导、培养和生根生成组培苗。本发明填补了方竹种子通过种子作为外植体快速繁殖得到丛苗的空白,以方竹种子为外植体材料,结合不同生长调节剂的组合,设计出适合诱导方竹丛芽和生根的培养基,完成方竹种子生根苗仅为20周左右,且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丛芽,有效解决了方竹繁殖困难,克服了传统的母株移栽效率低、运输成本高等缺点。

    一种有效抑制锦竹组培过程中丛芽褐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5491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154569.5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抑制锦竹组培过程中丛芽褐化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选择锦竹外植体、消毒灭菌、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防褐化培养等步骤。本发明针对现有锦竹组培中丛芽褐化严重的问题,通过添加抗褐化剂、调整培养基成分和激素配比手段,有效抑制了酚类物质氧化,避免了锦竹丛芽褐化现象的发生,可将锦竹丛芽褐化率降低到5%以下,解决了锦竹组培过程中丛芽褐化率高、容易死亡的难题,表现出较好的技术优势,也为提高锦竹快速繁殖效率奠定了良好技术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