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1369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169342.6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以方竹种子为外植体高效繁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5月初刚采收的方竹种子作为外植体材料,经过预处理、消毒、接种、丛芽诱导、培养和生根生成组培苗。本发明填补了方竹种子通过种子作为外植体快速繁殖得到丛苗的空白,以方竹种子为外植体材料,结合不同生长调节剂的组合,设计出适合诱导方竹丛芽和生根的培养基,完成方竹种子生根苗仅为20周左右,且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丛芽,有效解决了方竹繁殖困难,克服了传统的母株移栽效率低、运输成本高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8902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660191.X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靓竹鞭芽为外植体同时高效获得丛芽以及生根苗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两年生靓竹容器苗中生长健壮植株的竹鞭侧芽为外植体,经不同消毒时间的处理,筛选出最佳灭菌时间;后将无菌外植体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丛芽;然后经增殖培养基,能同时诱导大量靓竹丛芽以及生根苗产生。本发明方法填补了靓竹组织培养丛苗快速繁殖的空白,以鞭芽为外植体的靓竹丛芽生长更快且分蘖出的芽数量较多,在丛芽增殖的同时获得生根苗,缩短了靓竹的快繁时间,使靓竹的组培效率大大提高。为靓竹的园林栽种、大面积绿化奠定了迅速且充足供应的基础,为靓竹的工厂化大规模生产也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91369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69342.6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以方竹种子为外植体高效繁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5月初刚采收的方竹种子作为外植体材料,经过预处理、消毒、接种、从芽诱导、培养和生根生成组培苗。本发明填补了方竹种子通过种子作为外植体快速繁殖得到丛苗的空白,以方竹种子为外植体材料,结合不同生长调节剂的组合,设计出适合诱导方竹丛芽和生根的培养基,完成方竹种子生根苗仅为20周左右,且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丛芽,有效解决了方竹繁殖困难,克服了传统的母株移栽效率低、运输成本高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15491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154569.5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抑制锦竹组培过程中丛芽褐化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选择锦竹外植体、消毒灭菌、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防褐化培养等步骤。本发明针对现有锦竹组培中丛芽褐化严重的问题,通过添加抗褐化剂、调整培养基成分和激素配比手段,有效抑制了酚类物质氧化,避免了锦竹丛芽褐化现象的发生,可将锦竹丛芽褐化率降低到5%以下,解决了锦竹组培过程中丛芽褐化率高、容易死亡的难题,表现出较好的技术优势,也为提高锦竹快速繁殖效率奠定了良好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78902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660191.X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靓竹鞭芽为外植体同时高效获得丛芽以及生根苗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两年生靓竹容器苗中生长健壮植株的竹鞭侧芽为外植体,经不同消毒时间的处理,筛选出最佳灭菌时间;后将无菌外植体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丛芽;然后经增殖培养基,能同时诱导大量靓竹丛芽以及生根苗产生。本发明方法填补了靓竹组织培养丛苗快速繁殖的空白,以鞭芽为外植体的靓竹丛芽生长更快且分蘖出的芽数量较多,在丛芽增殖的同时获得生根苗,缩短了靓竹的快繁时间,使靓竹的组培效率大大提高。为靓竹的园林栽种、大面积绿化奠定了迅速且充足供应的基础,为靓竹的工厂化大规模生产也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040281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92953.1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翠竹组培苗的瓶外生根方法,包括生根设施的准备、生根材料的获取、生根材料的处理、组培小苗的移栽、生根期管理、炼苗期管理步骤。本发明通过模拟翠竹试管苗瓶内生根环境,使组培小苗直接在较封闭的、高湿、带有生根液的瓶外基质中生根,后逐步降低空气湿度,进入基质栽培大田阶段。该方法合并了组培苗在瓶内琼脂培养基中生根然后再移栽至大棚的过程,使组培小苗直接在瓶外、移栽基质中生根,简化了生产环节,节约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瓶外生根率达95%以上,移栽成活率达90%,为翠竹组培苗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284621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10772840.4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体胚培养获得大量小蓬竹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采用小蓬竹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进而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将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到改良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再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分化出根,形成完整植株,最后移栽到花盆,完成小蓬竹再生全过程。本发明方法,获得小蓬竹的频率高,时间短,非常适宜于小蓬竹遗传改良。完成小蓬竹植株再生的时间最快仅需12周左右。为小蓬竹的快速繁殖和定向生物技术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2532293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43769.2
申请日:2012-02-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63 , C12N5/10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金丝慈竹叶绿素降解代谢途径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叶绿素降解代谢相关蛋白,来源于金丝慈竹。蛋白名称为BeCRN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金丝慈竹叶绿素降解代谢相关蛋白BeCRN1的编码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所示,或者为编码SEQIDNO:2氨基酸序列的多核苷酸序列。本发明的基因可用于金丝慈竹叶绿素降解分子机制研究,并用于观赏竹类植物色泽性状改良,包括改善观赏竹类植物绿色性状等。
-
公开(公告)号:CN110402817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910692953.1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翠竹组培苗的瓶外生根方法,包括生根设施的准备、生根材料的获取、生根材料的处理、组培小苗的移栽、生根期管理、炼苗期管理步骤。本发明通过模拟翠竹试管苗瓶内生根环境,使组培小苗直接在较封闭的、高湿、带有生根液的瓶外基质中生根,后逐步降低空气湿度,进入基质栽培大田阶段。该方法合并了组培苗在瓶内琼脂培养基中生根然后再移栽至大棚的过程,使组培小苗直接在瓶外、移栽基质中生根,简化了生产环节,节约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瓶外生根率达95%以上,移栽成活率达90%,为翠竹组培苗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16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437958.X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孝顺竹BmMYB26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转录因子BmMYB26,属MYB转录因子家族,来源于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将其命名为BmMYB26,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通过基因克隆表达与对比分析,揭示了孝顺竹BmMYB26转录因子编码基因系统进化地位和在促进植物生长与调控细胞壁加厚上的重要功能,并提供了一种应用该基因的方法,该基因将在研究植物细胞壁生长分子机制、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抗性和改良竹材性状等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