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脆性纤维用针刺机构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195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321212.9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针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脆性纤维用针刺机构及使用方法,包括刺针板、安装在刺针板上的刺针、以及控制刺针板运动的控制装置;刺针包括依次连接的针柄、针叶和针尖,针柄、针叶和针尖为一体式结构,刺针为叉形针,刺针的针尖方向与刺针板垂直设置;刺针板的上方设有定位销,刺针板与定位销为一体式结构;刺针板沿轴线方向的两端设有感应器;控制装置包括设于刺针板上方的升降驱动器、以及设于刺针板下方的传动轴。本发明针对脆性纤维柔性差、抱合力弱的缺陷,通过对刺针的优化设计,刺针板与传动轴的配合,在针刺过程中尽量减小脆性纤维损伤,并且利用脆性纤维的特点实现脆性纤维的成毡性。

    一种针刺/化学粘合同步成型复合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00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45052.9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织造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刺/化学粘合同步成型复合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将一种或多种纤维经开松、梳理、成网常规非织造工艺制得单层或多层叠合纤网基体;S20、将S10中制得的单层或多层叠合纤网基体送至针刺/化学粘合一体式刺针工艺处进行针刺和化学粘合成型加固;S30、将S20中加固成型的非织造材料卷绕、后加工成型制得针刺/化学粘合复合非织造材料。本发明由一体式刺针采用常规非织造工艺对单层或多层叠合纤网基体进行加工制得针刺/化学粘合复合非织造材料;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建筑保温毡、土工织物、耐高温滤料、工业用高强毡垫、隔音隔热材料等领域。

    一种可弯曲的聚乳酸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3422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36768.9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弯曲的聚乳酸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一定量的聚乳酸加入到氯仿溶剂中,使高分子材料完全溶解,同时将一定量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分散到四氢呋喃或氯仿溶剂中,使其均匀分散后,加入聚乳酸溶液中,并调控搅拌温度使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再利用旋涂法制备不同厚度的聚乳酸/石墨烯薄膜。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透明聚乳酸/石墨烯薄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可弯曲性。另外,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简单、灵活,可有效控制薄膜的厚度,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生产。

    一种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防紫外超疏水纤维素织物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1881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145959.X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防紫外超疏水纤维素织物制备方法,纤维素织物表面覆盖功能性纳米二氧化硅。其制备方法包括:以硅醇盐为前驱体,无水乙醇为溶剂,加入多氨基化合物和双键酯基或酸酐,制备二氧化硅溶胶,二氧化硅溶胶放入到旋转蒸发仪中聚合,得到了氨基包覆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氨基纳米二氧化硅在甲醇溶液中与长链脂肪酸反应接枝,得到双亲型纳米二氧化硅粉体;采用浸渍法把纤维素织物浸渍在双亲型二氧化硅溶液中,烘干后得到二氧化硅负载抗紫外超疏水纤维素织物。

    一种纳米蛛网抗菌复合空气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1465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69177.4

    申请日:2020-05-04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气过滤材料及其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蛛网抗菌复合空气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将聚氨酯颗粒加入溶剂中,得聚氨酯溶液,再加入表面活性剂、硝酸银颗粒,制备得静电纺丝液;然后利用静电喷丝装置将静电纺丝液喷射覆盖到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表面得到一面为纳米蛛网纤维膜的复合空气过滤材料;最后经过紫外光辐照,在纳米蛛网纤维膜中原位产生纳米银。本发明空气过滤材料为纤维间无粘连且蓬松的三维网状互通结构,包括基材层与含纳米银的纳米蛛网纤维膜层,基材层为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纳米蛛网纤维膜层为二维超细蛛网纤维和一维纳米纤维相互复合形成;具有过滤效率高、阻力压降低的优良过滤性能,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一种负载纳米氧化锌海藻酸盐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纤维

    公开(公告)号:CN110205800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90819.3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负载纳米氧化锌海藻酸盐纤维的制备方法,涉及纤维后整理技术领域,基于纳米氧化锌表面没有活性基团,不易与纤维结合,分散性差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海藻酸盐纤维预处理;(2)负载锌离子海藻酸盐纤维的制备;(3)配制阳离子型氨基化合物,加入水溶性蛋白,调节溶液pH值为碱性;(4)将步骤(2)中制备的含锌海藻酸盐纤维浸渍到步骤(3)中制备的溶液中,制得负载纳米氧化锌的海藻酸盐纤维。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纤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纳米氧化锌易与海藻酸盐纤维结合,可均匀分散在海藻酸盐纤维上;制得的负载纳米氧化锌海藻酸盐纤维不易板结。

    针刺密度作用对防辐射非织造材料影响的量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2131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448366.3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针刺密度作用对防辐射非织造材料影响的量化方法,随着针刺密度的提高,针刺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力无论横纵向,都是升高的。同样针刺深度和铝箔含量的条件下,针刺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随着针刺密度的提高而降低。针刺密度提高会破坏纤网中的铝箔,铝箔破碎,电磁屏蔽效果也随之降低。针刺密度提高,针刺材料的强力损失率基本是上升的。针刺密度提高,透气率先降低再转而升高。随着针刺密度提高,针刺材料会变得缠绕结合更紧密,这时透气率相应也会降低。但针刺密度超过一定限度后,纤维网反而遭到破坏,增加了很多孔隙,透气率也就随之升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电磁屏蔽研究及实际的工艺生产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种完全可降解、主体可冲散卫生护垫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988657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510334749.4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完全可降解、主体可冲散卫生护垫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采用湿法成网、水刺或热粘合加固技术制备表面层和吸收层,采用纺粘热轧技术制备底层;采用超声波技术将上述制备好的三层材料复合。本发明以环保为原则,以完全可降解纤维为原料,采用湿法成网、纺粘热轧等非织造工艺,分别制备卫生护垫材料的表面层、吸收层、底层结构,并使用超声波等技术将三层可降解材料复合在一起。本发明在传统卫生材料结构基础上,通过使用完全可降解的纤维原料和可冲散的湿法成网技术,解决传统卫生材料在使用中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

    一种改性纳米纤维素纤维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88839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610231884.0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性纳米纤维素纤维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纳米纤维素纤维在电压220V~380V下,经氩等离子体处理10s~180s后,立即放入一定浓度的戊二醛水溶液中,取一定量质量比浓度为10%的多氨基化合物水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体系中,60℃~100℃继续搅拌反应30min~240min,过滤、洗涤,60℃~90℃下烘干至恒重,得到多氨基化合物改性纳米纤维素纤维。本发明以纳米纤维素纤维为主要原料,制备改性纳米纤维素纤维重金属吸附材料,原料易于制备,具备可再生性、可降解性、高效吸附性,安全环保,无二次污染,并使未被充分利用或废弃的资源得以有效利用。

    一种复合过滤毡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984593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334298.4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过滤毡的生产工艺,该过滤毡包含气流成网或机械成网制成的主体纤维层及湿法非织造材料层和纺粘非织造材料层,湿法非织造材料层和纺粘非织造材料层位于上、下两层主体纤维层之间,湿法非织造材料层和纺粘非织造材料层采用任意复合的方式形成至少两层夹层结构,复合过滤毡克重为300~1000g/m2。本发明在克服原有过滤毡对PM2.5捕集效率不高的缺点上,提供提高滤料过滤效率并有效控制PM2.5的一种新型复合过滤毡。用纺粘非织造材料和湿法非织造材料复合层代替传统的长丝基布材料,在达到原有强力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过滤毡对细颗粒物PM2.5的捕集效率,达到真正控制污染,净化空气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