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242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63555.4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南通大学 , 海安南通大学高端纺织研究院
IPC: A61L27/18 , D01D5/00 , A61L27/20 , A61L27/40 , A61L27/50 , A61L27/54 , D01F8/14 , D01F8/16 , C08G18/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工血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修饰双层结构小口径人工血管,包括内层和外层,其中内层包括两性离子的聚氨酯与聚己内酯的共混物,外层包括聚己内酯,两性离子聚氨酯含有两性离子为磺酸负离子和铵正离子,人工血管内外层由肝素修饰;还提供了所述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得到以两性离子的聚氨酯与聚己内酯的共混物为内层,以聚己内酯为外层的双层人工血管并使用肝素对所属双层人工血管进行表面修饰,其制备方法简单,可有效控制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尺寸,制备得到的抗血栓小口径人工血管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拉伸性能、抗蛋白吸附性能、抗血栓性能,可用于血管组织修复或置换。
-
公开(公告)号:CN110725044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1084425.4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南通大学
IPC: D03D15/56 , D04H1/492 , D04H1/4382 , D04H1/4242 , B32B9/00 , B32B9/04 , B32B27/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结构弹性医用绷带及其制备方法,基于经向长浮长的织物组织结构,由预张力氨纶/低弹纱有织布为外层,赋予医用绷带一定的强力和弹性,并实现弹性变形量可控;以低克重水刺非织布(由改性竹炭纤维或天丝/壳聚糖纤维构成)为内层,赋予医用绷带良好的透气性、亲肤性,提高患者使用舒适度,且抗菌效果优良;采用热轧工艺,将内外两层复合,保证透气性。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形状伸缩性和变形可控性,并具有较好的抗菌性和透气性,降低细菌滋生和伤口感染,有利于患者康复,且原料来源丰富,在医用、户外防护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21881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45959.X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南通大学
IPC: D06M11/79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防紫外超疏水纤维素织物制备方法,纤维素织物表面覆盖功能性纳米二氧化硅。其制备方法包括:以硅醇盐为前驱体,无水乙醇为溶剂,加入多氨基化合物和双键酯基或酸酐,制备二氧化硅溶胶,二氧化硅溶胶放入到旋转蒸发仪中聚合,得到了氨基包覆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氨基纳米二氧化硅在甲醇溶液中与长链脂肪酸反应接枝,得到双亲型纳米二氧化硅粉体;采用浸渍法把纤维素织物浸渍在双亲型二氧化硅溶液中,烘干后得到二氧化硅负载抗紫外超疏水纤维素织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524984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714915.1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南通大学 , 南通威尔非织造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B32B27/02 , B32B27/12 , B32B5/06 , B32B33/00 , B32B37/02 , B32B37/24 , B32B38/00 , B32B38/18 , D21H11/00 , B08B1/00 , B32B3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吸水高吸油可降解的非织造工业擦布,包括纺粘吸油层、湿法成网吸水层以及熔喷吸油层,纺粘吸油层由PP材料制备而成;中间吸水层由木浆纤维经湿法成网制得;熔喷吸油层由PP材料制备而成。本发明以环保为原则,采用完全可降解的木浆纤维以及环保型可生物降解PP为原料,采用湿法成网、聚合物直接成网等非织造工艺,分别制备擦布的纺粘吸油层、湿法成网吸水层以及熔喷吸油层,并使用水刺加固技术将三层可降解材料复合在一起,在传统工业擦布材料结构基础上,通过使用可降解的纤维原料和可冲散的湿法成网技术,解决传统工业擦布在使用中无法同时擦除多种液体污渍、牢度差、不可降解、污染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369587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934760.4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表面改性处理之后的染色方法,属于纺织材料的改性染色技术领域。所述的表面处理包括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联合壳聚糖接枝整理。处理步骤包括:步骤一,洗净干燥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装置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步骤二,将经常压等离子改性处理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壳聚糖接枝整理;步骤三,将上述处理后所得纤维进行活性染料染色。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绿色无污染,成本低,上染率高,对纤维力学性能无影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难以染色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153126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429682.8
申请日:2014-08-28
Applicant: 南通大学
IPC: D04H1/4382 , D04H1/46 , D06M13/50 , D06M101/34 , D06M101/40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车用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内饰板由纤维开松、梳理、复合铺网及针刺,形成五层结构:第一层为尼龙纤维层,第二层为活性炭纤维层,第三层为木棉纤维层,第四层为活性炭纤维层,第五层为尼龙纤维层。然后通过烧毛、浸渍阻燃处理液、烘干、热轧制成可用于动车的内饰板产品。本发明制备的内饰板产品具有高强度、隔音、吸声、吸附甲醛和异味、保温及阻燃等特点,可以满足动车对内饰板的安全及功能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500577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10465571.8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IPC: G10K11/168 , B32B27/06 , B32B27/36 , D04H1/435 , D04H1/4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吸隔音材料包括至少一层的吸声结构层和隔声结构层,吸声结构层包括细度为2D~6D的普通涤纶、细度2D~3D的中空涤纶和细度2D~3D的低熔点涤纶,按重量百分比普通涤纶的含量为50~90%,中空涤纶的含量为5~50%,低熔点涤纶的含量为5~15%,隔声结构层包括细度2D~3D的中空涤纶和细度2D~3D的低熔点涤纶,按重量百分比中空涤纶的含量为50~95%,低熔点涤纶的含量为5~50%,制备时,分别制备加工吸声结构层和隔声结构层,最后进行层合得到复合结构的吸隔音材料。本发明充分利用涤纶纤维弹性、抗皱性、耐磨、耐日光、防霉防腐防蛀等优良性能,制备的产品吸、隔声效果好,施工方便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4984593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34298.4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过滤毡的生产工艺,该过滤毡包含气流成网或机械成网制成的主体纤维层及湿法非织造材料层和纺粘非织造材料层,湿法非织造材料层和纺粘非织造材料层位于上、下两层主体纤维层之间,湿法非织造材料层和纺粘非织造材料层采用任意复合的方式形成至少两层夹层结构,复合过滤毡克重为300~1000g/m2。本发明在克服原有过滤毡对PM2.5捕集效率不高的缺点上,提供提高滤料过滤效率并有效控制PM2.5的一种新型复合过滤毡。用纺粘非织造材料和湿法非织造材料复合层代替传统的长丝基布材料,在达到原有强力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过滤毡对细颗粒物PM2.5的捕集效率,达到真正控制污染,净化空气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0057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65571.8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IPC: G10K11/168 , B32B27/06 , B32B27/36 , D04H1/435 , D04H1/4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吸隔音材料包括至少一层的吸声结构层和隔声结构层,吸声结构层包括细度为2D~6D的普通涤纶、细度2D~3D的中空涤纶和细度2D~3D的低熔点涤纶,按重量百分比普通涤纶的含量为50~90%,中空涤纶的含量为5~50%,低熔点涤纶的含量为5~15%,隔声结构层包括细度2D~3D的中空涤纶和细度2D~3D的低熔点涤纶,按重量百分比中空涤纶的含量为50~95%,低熔点涤纶的含量为5~50%,制备时,分别制备加工吸声结构层和隔声结构层,最后进行层合得到复合结构的吸隔音材料。本发明充分利用涤纶纤维弹性、抗皱性、耐磨、耐日光、防霉防腐防蛀等优良性能,制备的产品吸、隔声效果好,施工方便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182016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110130508.X
申请日:2011-05-19
Applicant: 南通新绿叶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生态木棉缝编制品的生产方法,包括前处理、纤维梳理成网、针刺复合、缝编等步骤。本发明不需要牵伸、加捻、上浆等后道工序,工艺流程短,对纤维破坏小,木棉含量高,极大地保持了木棉纤维原生态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