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5244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20206.1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包油型碘化油纳米乳佐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将Tween‑80与超纯水混合均匀后加热;(2)将卵磷脂溶于无水乙醇中,逐滴加入其中,获得水相;(3)取碘油作为油相,逐滴加入水相中;(4)进行超声处理,获得乳剂;(5)将乳剂离心处理若干次;(6)使用过滤膜过滤步骤(5)所得的物料,即得。发明制得的水包油型碘化油纳米乳佐剂在作为佐剂的同时也可作为一种肿瘤特异性抗原负载平台,系统地将佐剂与肿瘤特异性抗原联合使用,克服了单纯肿瘤特异性抗原免疫原性低而造成对机体免疫反应激活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7824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34937.4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药纳米颗粒制备装置及方法,该装置能够进一步实现一种超稳定纯药纳米配方技术(Superstable Pure-nanomedicine Formulation Technology,SPFT)。该药物混匀装置包括高压溶解气体供应装置、高压泵、压强调节装置、反应釜和恒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在设计时,基于SPFT法中压强和温度的选择,以及每批次混合制剂量,采取了小型高压泵,和较低压强阈值的反应釜,大大降低了成本。利用该装置实现的SPFT法能够实现纯药纳米颗粒的高效制备,所制备的纳米药物的形貌,粒度及成分可控,并且通过临床用或者研究用药物的直接纳米化降低了载体引入的潜在毒性,能够为纳米药物的临床意义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349433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30947.7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9/0052 , A61B34/20 , A61B90/37 , A61B2090/373 , A61K49/0032 , A61K49/0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及全息分子影像导航系统。其中,近红外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得到近红外荧光染料的混合溶液;往混合溶液中加入碘化油注射液;将加入碘化油注射液的混合溶液中有机溶剂挥发,得到碘化油混合溶液;将纳米表面活化剂溶于无水乙醇中,得到纳米表面活化剂溶液;将纳米表面活化剂溶液和碘化油混合溶液加入聚乙二醇溶液中,形成纳米制剂;以及将纳米制剂过滤,得到近红外纳米探针。近红外纳米探针的理化性能更加稳定,并且具有了优异的荧光增强效果以及生物稳定性;同时结合配套的全息分子影像导航系统,可以清晰地分辨出癌症的区域,确定肝癌边界,从而实现精确的癌症病灶的切除。
-
公开(公告)号:CN106913884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281508.7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48/00 , A61K41/00 , A61K49/22 , A61K31/7088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1/0052 , A61K31/7088 , A61K49/221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聚核苷酸和金纳米棒的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中,金纳米棒表面利用一种可以和磷酸分子高度亲和的硫辛酸修饰的多聚核苷酸载体化合物进行修饰。该多聚核苷酸载体化合物与锌离子金属有机复合物修饰的金纳米棒能够作为治疗基因的有效载体。本发明中,由于表面修饰的金纳米棒和治疗基因的强配位络合作用使得纳米复合物具有高度稳定性,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皆可以高效的将治疗基因递送靶向肿瘤细胞。利用基因沉默和金纳米棒光热活性来达到对癌症的基因/光热协同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6146566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62692.4
申请日:2015-04-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有机化学和生物医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如下式I-III和I'-III'中的任意一个所示结构的锇杂稠环化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含有该化合物的组合物,以及该化合物和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和光声成像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67709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477161.5
申请日:2013-10-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适于聚芳醚酮离位增韧的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一种环氧树脂。所述适于聚芳醚酮离位增韧的环氧树脂按质量比的组成为:环氧树脂为四缩水甘油胺环氧树脂20~50;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50~80;4,4-二氨基二苯砜35~45。将四缩水甘油胺环氧树脂、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和4,4-二氨基二苯砜预聚;将纤维织物按预定形状进行裁剪、下料、铺贴,并将增韧剂聚芳醚酮薄膜铺放在纤维织物层间组合成预定型体,装模;按照RTM工艺用环氧树脂的固化工艺,进行注胶、固化,冷却后脱模,修整,即得到适于聚芳醚酮离位增韧的环氧树脂成型制品。所述适于聚芳醚酮离位增韧的环氧树脂可在制备航空复合材料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4302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68913.2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47/36 , A61K45/00 , A61K31/337 , A61K31/4745 , C08B37/0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透明质酸的双靶向纳米复合物药物及其制备方法。透明质酸纳米聚合物结构中包含疏水基团胆烷酸形成两亲性聚合物并在水溶液中自发形成胶束,胶束中可以进一步引入聚乙二醇提高复合物分散性及稳定性。抗肿瘤药物可通过静电吸附或物理包裹进入纳米载体形成纳米药物复合物。该纳米药物复合物利用透明质酸与肿瘤细胞表面CD44受体的主动靶向作用选择性地浓集于肿瘤细胞,同时利用被动的渗透于蓄积效应(EPR)促进肿瘤组织对纳米载药复合物的摄取。改性透明质酸聚合物包裹抗肿瘤药物后,具有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靶向性、降低毒副作用、延长药物半衰期,且可稳定储存等优点,从而在多方面提高肿瘤靶向治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911256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36246.4
申请日:2012-11-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K5/097 , C07K1/13 , C07K1/06 , A61K51/08 , A61K51/12 , A61K101/02 , A61K103/00 , A61K103/20 , A61K10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性核素标记的RGD多肽配合物,所述的配合物结构中,放射性核素选自64Cu、68Ga、111In、62Cu、67Cu、67Ga、86Y、89Zr或18F,配体为结构如式(1)所示的含有RGD结构单元的配体化合物。本发明的配合物具有更强的配体稳定性,其配体与整合素αvβ3受体的亲和力更强,具有高靶/非靶比值的优点。本发明还提供所述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制备肿瘤显像剂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460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88449.3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47/55 , A61K47/61 , A61K31/728 , A61K31/4418 , A61P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吡司胺复合药物及其在制备抑制瘢痕药物中的应用,一种环吡司胺复合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透明质酸溶液;S2,将环吡司胺加入透明质酸溶液中,进行超声溶解,得到所述环吡司胺复合药物。该环吡司胺复合药物在较低浓度下具有抑制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6752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88979.1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39/002 , C12N15/85 , C12N15/62 , C12N5/10 , C12N15/867 , C12N15/13 , A61K47/36 , A61K47/46 , A61K9/51 , A61P3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多房棘球蚴病的DNA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成核酸疫苗质粒(pVAX1T/B);(2)合成壳聚糖硒纳米颗粒(CS‑SeNPs);(3)通过细胞膜展示技术获得在细胞膜表面表达DEC 205抗体的稳定转染细胞株,通过超声破碎仪将细胞破碎,随后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细胞膜纳米囊泡;(4)将步骤(1)得到的pVAX1T/B与步骤(2)得到的CS‑SeNPs在室温条件下混合,得到壳聚糖硒纳米颗粒负载核酸疫苗复合物(pVAX1T/B@CS‑SeNPs);(5)将步骤(3)提取的细胞纳米囊泡与步骤(4)得到的pVAX1T/B@CS‑SeNPs超声混合,再通过膜挤压的方式使细胞纳米膜囊泡包载pVAX1T/B@CS‑SeNPs,得到细胞膜囊泡包载壳聚糖硒纳米颗粒(NVs pVAX1T/B@CS‑SeNPs)。该DNA疫苗可以预防和治疗泡型棘球蚴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