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对称马赫反射的两级压缩进气道强制起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035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25093.7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非对称马赫反射的两级压缩进气道强制起爆方法,涉及高超声速两级压缩弯曲爆震发动机进气道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设计要求给定设计参数确定进气道肩部的位置。2)在肩部位置安装能够进行偏转的挡板,使得挡板偏转后流场波系结构能够发生变化。在挡板偏转后,基本流场可能出现两种激波反射形式:规则反射和马赫反射。3)当发动机不起爆时,根据传感器捕获的流场参数结合激波理论通过控制挡板的偏转角度保证两级压缩进气道反射激波与挡板产生的激波干扰后的反射形式为马赫反射。4)马赫杆下游的气流的压力和温度将会升高,当达到起爆要求的温度和压力时,将实现强制起爆的效果。5)在起爆完成后,挡板将收回到初始位置。

    基于局部偏转吻切理论的变马赫数乘波体反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4810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0497873.8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局部偏转吻切理论的变马赫数乘波体反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设计要求指定全三维基本流场外流激波面,所述外流激波面采用非轴对称形状设计;利用局部偏转吻切理论将外流激波面离散为一系列微吻切平面,并将从同一离散前缘点出发的微吻切平面旋转至一虚构流面;2)在不同前缘点出发的流面中施加不同的来流马赫数,利用斜激波关系式和特征线法求解对应的基本流场;3)设计变马赫数乘波体入口捕获曲线,曲线采用非轴对称形状,并在步骤2)所述基本流场中进行流线追踪,得到压缩型面;4)以压缩型面为基础构造变马赫数乘波体几何形状。具有更加均衡的外形参数和空气动力学性能,提高乘波体的工作性能,进而增加飞行器的

    基于弯曲激波理论的V形唇口钝化降热反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9564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09194.4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弯曲激波理论的V形唇口钝化降热反设计方法,涉及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给定来流马赫数和V形唇口的扩张角,根据二维激波距离理论预测方法得到前缘脱体激波的位置;给定弯曲激波以及二次透射激波的几何形状,再通过弯曲流线/特征线法(MOCC)方法逆向求解该段超声速段的壁面形状的型线;以五次方程拟合出该两点之间的曲线反设计出超声速‑亚声速混合段型线;根据已知的超声速段所得型线以及超声速‑亚声速混合段型线,给定直前缘段的型线、前缘倒圆半径与扩张角扫掠生成三维内转式进气道的唇口。实现三维进气道唇口钝化型面的反演设计,使得三维内转式进气道的安全性,稳定性得到提高。

    考虑钝化唇口激波的三维内转进气道融合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9095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07975.4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考虑钝化唇口激波的三维内转进气道融合设计方法,涉及高超声速三维内转进气道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设计要求给定设计参数确定考虑唇口钝化的轴对称基本流场的波系结构。2)给定唇口钝化半径,基本流场可能出现两种激波反射形式:常规反射和马赫反射,保证入射激波与脱体激波干扰后的反射形式为常规反射,确定进气道肩部位置。3)对基本流场进行流线追踪得到进气道型面。4)根据基本流场的钝化尺寸对所得进气道唇口进行钝化处理得到最终结构。

    一种能够抑制桨尖涡的直升机旋翼桨叶

    公开(公告)号:CN112896503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291176.7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能够抑制桨尖涡的直升机旋翼桨叶,其包括桨叶本体和至少一个等离子体射流发生器;桨叶本体设有前缘、后缘及位于前缘与后缘间的桨尖端面,等离子体射流发生器埋设于桨叶本体内,其通过与其对应的开口于桨尖端面的射流孔喷射等离子体射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抑制桨尖涡,降低桨‑涡噪声。进一步,还利用仿生学,将桨尖端面构造为波浪形,将射流孔的位置开设于波峰顶端,从而通过主‑被动两种途径更有效地抑制桨尖涡,更显著地降低桨‑涡干扰噪声。

    一种能够抑制桨尖涡的直升机旋翼桨叶

    公开(公告)号:CN11289650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91176.7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能够抑制桨尖涡的直升机旋翼桨叶,其包括桨叶本体和至少一个等离子体射流发生器;桨叶本体设有前缘、后缘及位于前缘与后缘间的桨尖端面,等离子体射流发生器埋设于桨叶本体内,其通过与其对应的开口于桨尖端面的射流孔喷射等离子体射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抑制桨尖涡,降低桨‑涡噪声。进一步,还利用仿生学,将桨尖端面构造为波浪形,将射流孔的位置开设于波峰顶端,从而通过主‑被动两种途径更有效地抑制桨尖涡,更显著地降低桨‑涡干扰噪声。

    一种能够抑制桨尖涡的直升机桨叶

    公开(公告)号:CN214084760U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20027338.1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能够抑制桨尖涡的直升机桨叶,其利用仿生学原理,将直升机桨叶的桨尖的外缘沿前缘至后缘的方向设计为波浪形、起伏形、锯齿形或羽尖形,其无需添加机械结构,也无需注入额外能量即能有效地抑制桨尖涡干扰。

    基于局部偏转吻切理论的变马赫数乘波体

    公开(公告)号:CN214729600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964747.4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局部偏转吻切理论的变马赫数乘波体,包括变马赫数乘波体下表面、变马赫数乘波体上表面和变马赫数乘波体前缘捕获型线,所述变马赫数乘波体下表面于变马赫数乘波体前缘捕获型线处进入变马赫数乘波体上表面;所述变马赫数乘波体下表面为对称曲面,变马赫数乘波体下表面的曲率随展向位置单调减小或增大。所述变马赫数乘波体上表面构造为平面或凸面。具有更加均衡的外形参数和空气动力学性能,提高乘波体的工作性能,进而增加飞行器的总体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