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98132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261522.9
申请日:2010-08-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50 , B01J32/00 , B01J35/02 , C07D301/10
Abstract: 负载型银催化剂的植物还原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银催化剂。提供一种负载型银催化剂的植物还原制备方法。将植物叶片进行干燥、粉碎成粉状,与水混合浸取之后,去除残渣,得植物提取液,将银盐溶于植物提取液中,配制成浸渍液,再用浸渍液浸泡载体,反应后得催化剂;将催化剂进行干燥,活化,制得负载型银催化剂,可用于乙烯环氧化。采用天然的植物叶片提取液作为还原剂,没有添加其它的溶剂和还原剂,没有负载助催化剂,反应原料气中没有添加抑制剂,并且在模拟工业反应条件下,在225℃的较低温度下,催化剂对环氧乙烷的选择性达到81.96%,接近工业催化剂的指标。催化剂制备过程具有绿色的特点,并且催化剂载体上银颗粒分布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1934238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79604.6
申请日:2010-09-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31/26 , B01J37/16 , C07D303/04 , C07D301/10
Abstract: 一种乙烯环氧化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银催化剂。将植物叶干燥,粉碎得植物叶干粉,再与去离子水混合,将混合物振荡,抽滤,得植物叶浸出液;将银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离子液体和载体,干燥得催化剂前驱体A,取植物叶浸出液加入催化剂前驱体A中,干燥,得催化剂前驱体B,再活化处理,即得产物。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过程绿色环保,制得的催化剂银颗粒大小和分散度适宜,催化活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905331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61451.2
申请日:2010-08-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22F9/24
Abstract: 一种利用离子液体萃取水相中纳米银的方法,涉及一种纳米银。提供一种利用离子液体萃取水相中纳米银的方法。将植物叶干粉加入水中,在摇床中震荡,冷却至室温后真空抽滤,得植物叶浸出液;将植物叶浸出液与碱性溶液和银盐前驱体溶液混合,反应后得纳米银溶胶;在纳米银溶胶中加入相转移试剂,再加入非水溶性离子液体,震荡后,可将纳米银颗粒萃取到离子液体相中。快捷简便,条件温和,能得到在离子液体中的纳米银颗粒,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584554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200410045500.3
申请日:2004-05-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光纤光化学生化需氧量微生物膜动力学响应传感器,涉及一种微生物传感器。传感器敏感膜设由透明片、氧传感膜和菌膜,氧传感膜设于透明片上,菌膜固定在氧传感膜上。制备时在透明片上制备氧传感膜;氧传感膜表面固定混合菌。传感器设样品池、敏感膜、发光二极管和光纤,二极管照在菌膜上,样品池设光窗,光纤一端接光窗。测海水BOD值时,加GGA标准溶液;二极管照在菌膜上,响应后信号由光纤进入光电倍增管,再经微光测量仪转为电压信号。比微生物膜电极法更适合于实时、快速、在线监测;无需搅拌,更适应在线监测;重现性好,稳定性佳,周期短,从一次进样到下次进样的时间小于30min;可根据水质的不同选择单一菌种或混菌,可对海水进行快速BOD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