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90981A
公开(公告)日:2003-01-15
申请号:CN02122325.4
申请日:2002-06-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23C22/53
Abstract: 涉及一种金属的钝化液,尤其是一种金属三价铬彩虹色钝化液。其组份及含量为三价铬Cr3+为0.2~20,硝酸根NO3-为8~300,氯离子Cl-为0.6~60,锌离子Zn2+为0.05~15,其pH为1~3.5;其重量比:NO3-/Cr3+为8~45,Cl-/Cr3+为2~15。其组份简单,成本低;完全消除了有毒六价铬的严重污染;在钝化过程中产生的含三价铬的污水处理工艺简单,钝化液可长期使用;所得的彩虹色钝化层耐腐蚀性能好,经盐水浸渍试验(国标GB9794)和电化学线性极化的耐腐蚀测试结果均表明,其耐腐蚀性接近Cr6+彩虹色钝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53671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156293.1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黄令
IPC: C25D3/42 , C25D5/00 ,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金属用电镀溶液组合物及其应用,由锂盐、溶剂和整平剂组成,锂盐的浓度为1‑10M,整平剂的加入量为1‑10wt%。本发明通过改变组分和电镀条件,可制备0.0‑20.0um以内任意厚度的锂金属电极,在电镀的过程中,会自发形成SEI层,有效减少电池活化过程中活性锂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78601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0795450.X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聚合物电解质、高压聚合物锂金属电池及此电池的制备方法。高压聚合物电解质包括聚合物基质、无纺布、锂盐和离子液体。其中,聚合物基质由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聚合得到。一种高压聚合物锂金属电池,包括正极材料、锂片以及高压聚合物电解质。此外本发明还涉及此电池的制备方法。这种新型的高压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优异的热稳定性以及较高的锂离子导电率和锂离子迁移数,且其电化学窗口较PEO基聚合物电解质有明显的提高,同时该电解质还能使高压LiCoO2等正极材料及锂金属负极界面保持稳定,展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的高压聚合物锂金属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74053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774648.7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04 , H01M4/134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锂金属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该方法包括:S1,制备高分子聚合物;其中,高分子聚合物由单体A与单体B经自由基聚合而成,其中,单体A选自丙烯腈或其衍生物;单体B选自聚乙二醇丙烯酸酯。S2,将高分子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得到浆料;S3,将浆料涂覆于集流体上,在30‑60℃下真空干燥5‑12h,得到修饰集流体;S4,在修饰集流体上沉积金属锂,得到锂金属负极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锂金属负极材料以及作为锂金属电池负极在锂金属二次电池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在集流体表面涂覆高分子聚合物,可以有效阻止电解液和锂金属的反应,诱导锂离子均匀沉积,提升锂金属电池的库伦效率以及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85434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92468.4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2/14 , H01M2/16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C08F283/06 , C08F220/44 , C08F220/24
Abstract: 一种高分子聚合物修饰隔膜、制备方法及应用,高分子聚合物修饰隔膜包括:隔膜基体和粘附于隔膜基体表面的高分子聚合物层,高分子聚合物层由单体A、单体B和单体C经自由基共聚而成,单体A为丙烯腈或其衍生物,单体B为含氟(甲基)丙烯酸酯或其衍生物,单体C为烷基醇二丙烯酸酯或其衍生物,单体A、单体B和单体C的摩尔比为1:1:0.01-2。该方法包括:将反应单体在50-80℃下聚合反应5-24h,得到聚合液;冷冻干燥聚合液得到固体粉末;将固体粉末配置成质量分数为5%-30wt%的浆料;将浆料均匀地涂覆于隔膜基体表面,得到高分子聚合物修饰隔膜。本发明还涉及高分子聚合物修饰隔膜在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抑制了隔膜局部电流密度过高带来的枝晶生长,提高了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99518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14055.7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钴酸锂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离子二次电池,高压钴酸锂正极材料为多级核壳结构,由内而外包括:α-NaFeO2结构钴酸锂核层、复合掺杂层以及功能性壳层,构成所述高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通式为:LiCoO2·D-LiCo1-xMxO2·S-Li-La-X-O,其中,0.01≤x≤0.06,M选自Mg、Al、Ti、Zr、La,Nb或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X选自Zr、Nb、Sc、Ga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通过对功能性壳层包覆后的钴酸锂核层进行高温烧结,使功能性壳层的物质掺杂进钴酸锂表层,从而稳定钴酸锂的结构,抑制钴酸锂在高电压放电过程中的相变,改善其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063257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343875.1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壳层包覆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金属壳层包覆硫复合正极材料的金属壳层中的金属为银、金、钴和铂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可以使金属离子物种高效地被吸附到硫颗粒表面并原位还原,形成具有高导电性的金属壳层包覆在硫表面。本发明制备的金属壳层包覆硫复合正极材料具有高载硫量、高容量,循环稳定性好的优势,在储能,电动工具,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06900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81892.3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B82Y30/00 , H01M4/386 , H01M4/625 , H01M4/626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锰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组成成分包括纳米硅、硅锰合金和有机物裂解的无定型碳,硅锰合金生长在硅表面或硅颗粒之间,无定型碳包裹在硅和硅锰合金外面。将酚醛树脂加入乙醇中,溶解后,加入醋酸锰,得溶液A;将纳米硅放入溶液A中,超声处理后,得溶液B;将溶液B在水浴锅中搅拌蒸干得到前驱物,干燥后煅烧,即得。制备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同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所制备的材料中Si0.7Mn0.1C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初始容量达到869.5mAh g‑1,循环50圈后较第二圈容量保持率在95.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11898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09454.6
申请日:2015-08-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10/054 , H01M4/1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139 , H01M4/362 , H01M4/366 , H01M10/054
Abstract: 钠离子电池层状-隧道复合结构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提供一种制备具有高容量、优异的循环和倍率性能、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的钠离子电池层状-隧道复合结构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1)将钠盐及锰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得溶液A;2)将沉淀剂溶于去离子水得溶液B;3)将溶液B加入溶液A中,搅拌后将剩余溶剂蒸干,将所得前驱物干燥,煅烧,淬火,即得钠离子电池层状-隧道复合结构锰基正极材料。通过结构复合来集成P2型层状结构和隧道结构的优势,从而得到具有高比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236527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134954.7
申请日:2013-04-18
Abstract: 水相体系常温制备锡-钴无定形复合材料的方法,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酸调节去离子水的pH=0.5~2,再加入锡源、钴源、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得溶液A;用碱调节去离子水的pH=12~14,再加入还原剂,得溶液B;将溶液A、溶液B和分散剂混合反应后,再加入酸调节溶液的pH=0.5~2,搅拌后,抽滤,洗涤,直到滤液呈中性,然后将抽滤所得的滤饼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再将有机溶剂转移至水热釜中进行溶剂热,控制温度在130~180℃保温4~8h,保温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再将有机溶剂抽滤,将滤饼干燥,将干燥后的滤饼研磨得锡-钴无定形复合材料。对环境友好、成本低、初始容量大、循环性能好且易规模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