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69000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710181892.3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锰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组成成分包括纳米硅、硅锰合金和有机物裂解的无定型碳,硅锰合金生长在硅表面或硅颗粒之间,无定型碳包裹在硅和硅锰合金外面。将酚醛树脂加入乙醇中,溶解后,加入醋酸锰,得溶液A;将纳米硅放入溶液A中,超声处理后,得溶液B;将溶液B在水浴锅中搅拌蒸干得到前驱物,干燥后煅烧,即得。制备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同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所制备的材料中Si0.7Mn0.1C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初始容量达到869.5mAh g‑1,循环50圈后较第二圈容量保持率在95.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344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94073.4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J133/20 , C09J133/16 , C08F220/44 , C08F220/24 , H01M10/0525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氟丙烯类单体改性聚丙烯腈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粘结剂的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该制备方法得到的胶粘剂,本方法通过调节丙烯腈和不同含氟单体的投料量,制备出一系列含氟丙烯腈单体,其中P(ANx‑HFBMy)系列和P(ANx‑HFBMy‑Sz)系列在高电压4.6V‑2.7V、循环100/200周性能测试、首圈库伦容量测试达到了适用性效果,P(ANx‑HFBMy)系列和P(ANx‑HFBMy‑S1)对LCO高电压性能优化明显,P(ANx‑HFBAy)系列通过调整2,2,3,4,4,4‑六氟丁酯和丙烯腈投料量、添加碳酸氢钠、控制温度,对聚合过程进行控制,使该胶粘剂的聚合度和分子量分布达到理想效果,并在拉伸应变、SEM和TEM和剥离力,4.45V‑2.7V电压下循环200周之后测试下性能良好,本发明中通过增加不同单体的配合,配合制备方法的调整,做出了一系列功能性符合胶粘剂。
-
公开(公告)号:CN10706900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81892.3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B82Y30/00 , H01M4/386 , H01M4/625 , H01M4/626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锰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组成成分包括纳米硅、硅锰合金和有机物裂解的无定型碳,硅锰合金生长在硅表面或硅颗粒之间,无定型碳包裹在硅和硅锰合金外面。将酚醛树脂加入乙醇中,溶解后,加入醋酸锰,得溶液A;将纳米硅放入溶液A中,超声处理后,得溶液B;将溶液B在水浴锅中搅拌蒸干得到前驱物,干燥后煅烧,即得。制备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同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所制备的材料中Si0.7Mn0.1C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初始容量达到869.5mAh g‑1,循环50圈后较第二圈容量保持率在95.9%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