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ZnO/CuO异质结结构纳米材料的H<base:Sub>2</base:Sub>S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14113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118795.X

    申请日:2017-03-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127

    Abstract: 一种基于ZnO/CuO异质结结构纳米材料的H2S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传感器由外表面带有两条平行、环状且彼此分立的金电极的Al2O3陶瓷管衬底、涂覆在Al2O3陶瓷管外表面和金电极上的敏感材料、置于Al2O3陶瓷管内的镍镉加热线圈组成。敏感材料为ZnO/CuO异质结结构纳米材料,CuO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管状结构的ZnO纳米棒上,CuO纳米颗粒的直径为20~50nm;ZnO纳米棒的长度为3~5μm、外径为300~500nm。本发明利用管状结构增加比表面积,以及两者之间的异质结构进而有效地提高了传感器对于H2S的敏感特性。此外,本发明器件工艺简单,体积小,适于大批量生产,因而在检测微环境中H2S含量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叠层阴极缓冲层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433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28941.X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徐旭 申思 康博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H01L51/441 H01L51/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层阴极缓冲层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该电池采用正型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透明衬底、透明导电阳极、阳极缓冲层、光活性层、阴极缓冲层、金属阴极;所述光活性层为电子给体材料PCDTBT和电子受体材料PC71BM按照1:4的质量比混合的组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阴极缓冲层制备于光活性层上;Alq3阴极缓冲层制备于聚乙烯吡咯烷酮阴极缓冲层上,其厚度为0.5~1.5nm;CaF2阴极缓冲层制备于Alq3阴极缓冲层与金属阴极之间,其厚度为0.6~1.2nm。本发明降低了器件的串联电阻,减少了载流子复合几率,电池更具有稳定性,有效的提高了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

    室温NH3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3057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0722780.9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DPA‑Ph‑DBPzDCN和金叉指电极的室温氨气(NH3)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由下至上依次由Al2O3陶瓷板、金叉指电极基底、DPA‑Ph‑DBPzDCN敏感材料薄膜组成,首先是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制备DPA‑Ph‑DBPzDCN敏感材料,然后通过溅射的方法分别将镍和金制备到Al2O3陶瓷基底上制成叉指电极,再利用旋涂法将DPA‑Ph‑DBPzDCN敏感材料制备在叉指电极上。本发明利用新型有机材料DPA‑Ph‑DBPzDCN为敏感材料,有效的降低了传感器的工作温度,可在室温条件下检测氨气;除了在室温下对氨气具有快速响应速度外,还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基于表面修饰阴极缓冲层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99380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43100.3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表面修饰阴极缓冲层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该电池采用反型结构,由下而上依次为:透明衬底、透明导电阴极、阴极缓冲层、光活性层、阳极缓冲层、金属阳极;所述阴极缓冲层为SnO2薄膜和Alq3薄膜构成的表面修饰阴极缓冲层;SnO2薄膜通过旋涂方法制备,制备SnO2薄膜匀胶机转速为3000~6000rpm,旋涂时间为30~60s,旋涂时使用的溶胶体积为20~60uL;Alq3薄膜通过真空蒸镀方法制备于SnO2薄膜和光活性层之间,其厚度为2.0~3.5nm。本发明有效提高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一种双发光层红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437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686884.3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发光层红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发光器件的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透明衬底、透明导电阳极、阳极修饰层、空穴传输层、激子阻挡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阴极修饰层、阴极;红光发光层由发光层I和发光层II构成,发光层I和发光层II的主体材料分别是双极型和电子型,将红色磷光客体材料掺杂到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主体材料中,构成双层发光层。本发明以双极型材料为主体的发光层I作为激子辐射复合的主要发光区,以电子型材料为主体的发光层II可以减少由于空穴迁移率较高而在不同导电类型材料间界面的积累,拓宽发光区间,减少激子淬灭和非辐射复合,具有发光强度高、发光效率高、色纯度好等优点。

    基于TPA-DCPP有机敏感薄膜的平面式室温氨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4973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68007.1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TPA-DCPP有机敏感薄膜的平面式室温氨气(NH3)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由下至上依次由Al2O3陶瓷板、金叉指电极、TPA-DCPP有机敏感材料薄膜组成。首先是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制备TPA-DCPP有机敏感材料,然后通过溅射的方法分别将镍和金制备到Al2O3陶瓷基底上制成叉指电极,再利用旋涂法将TPA-DCPP有机敏感材料制备在叉指电极上。本发明有效的降低了传感器的工作温度,可在室温条件下检测氨气,并在高湿度(98%RH)下可实现氨气ppb量级的检测;除了在室温下对氨气具有快速响应速度外,本发明传感器还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一种双阳极缓冲层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52233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124321.1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阳极缓冲层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该电池采用正型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透明衬底、透明导电阳极、阳极缓冲层、有机活性层、阴极缓冲层、金属阴极;其中阳极缓冲层为PTFE阳极缓冲层和MoO3阳极缓冲层构成的双阳极缓冲层;PTFE阳极缓冲层制备于透明导电阳极上,其厚度为0.3~2nm;MoO3阳极缓冲层制备于PTFE阳极缓冲层与有机活性层之间,其厚度为4~10nm。本发明通过在阳极与活性层之间引入双阳极缓冲层,提高了阳极表面功函数,极好的修饰了界面能级差;在保证对空穴的传输的同时提高了对电子的阻挡能力,极大的减少了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