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5405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44277.0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72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络合强化四环素污染物的降解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畜禽或水产养殖废水中同时含有四环素和铜离子污染物,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四环素铜络合物,或往含有四环素污染物的待处理水样中加入铜离子试剂,形成四环素铜络合物,再加入亚硫酸盐,并调节pH至3~9;(2)继续投入硫化亚铁,混合反应,即完成对四环素‑铜络合污染物的降解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天然矿物硫化亚铁活化脱硫工艺副产物亚硫酸盐产生活性物种,充分发挥以废治废的绿色环保理念,同时还能利用污染物自身四环素络合的铜离子强化硫化亚铁/亚硫酸盐体系中四环素的降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380235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340477.2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37/08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4 , B01J37/084 , C02F1/725 , C02F2101/30 , C02F2101/345 , C02F2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相氮化碳基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催化剂为金属掺杂g-C3N4复合材料,将金属盐和尿素以按比例混合,金属盐和尿素无需做任何前处理,将所得混合体加入到陶瓷坩埚中,并用铝箔纸包裹锅口,盖上锅盖放入马弗炉,采用程序升温,进行煅烧,煅烧过程不需要任何惰性保护气;煅烧后产物自然降温,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研磨,即得所需材料。所述一种石墨相氮化碳基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金属掺杂g-C3N4类芬顿催化剂的一步合成法,无需将各种前驱物提前溶解,再冷干或者蒸干使之均匀混合,仅需控制升温程序,就能使金属元素均匀掺杂,所得材料具有较好的催化PMS降解水体中PPCPs类污染物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846271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510201870.X
申请日:2015-04-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22C38/00 , C22C33/02 , C02F1/70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球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铁基复合材料以单金属铁为母体基质,利用球磨过程在铁基质中均匀穿插硬度较大的微粒增强体。微粒增强体可在球磨过程中作为磨料而加速球磨过程的进行,并且由于微粒增强体在铁体相中的均匀分散,使得微粒增强体和铁界面之间形成许多高反应活性区域,有利于吸附在该区域的有机物得到还原降解。微粒增强体包括石英砂、氧化铝、碳化硼和碳化硅至少一种。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所用材料廉价易得。本发明所提供的微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还可高效还原降解废水中卤代和硝基有机污染物,处理效果高效稳定,pH适应范围广,材料重复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671067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10035287.0
申请日:2009-09-25
IPC: C02F1/4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维护方法,具体是一种气、水反冲洗催化铁内电解填料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催化铁反应器的催化铁内电解填料中插入与压缩空气管路连接的反冲气管和与高压供水管路连接的反冲水管;将反冲水管的分布平面设置为与填料底平面平行并且与填料底平面相距30~50mm,反冲水管上的反冲出水孔的喷射方向向下;将反冲气管的分布平面设置为与迎着水流方向的填料外平面相平行,并且与该外平面相距30~50mm,反冲气管上的反冲出气孔的喷射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当催化铁反应器运行一段时间后,通过反冲气管和反冲水管对填料进行反冲清洗。本发明能够方便、高效地对催化铁内电解填料进行清理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693581A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10197532.8
申请日:2009-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解-催化铁-好氧耦合处理有毒有害难降解废水方法。步骤为:经初步处理的废水直接进入上流式水解系统1,停留时间为4.0小时-10.0小时,出水进入催化铁内电解池,催化铁内电解池内的铁刨花和铜刨花的质量比为1:1-20:1,堆积比重为0.1-0.3,填料区接触时间为0.5-2.0h,出水回流至上流式水解系统的回流比为20%-100%;出水进入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为6.0-12.0h,出水进入固液分离系统,污泥的回流比为10%-50%,固液分离系统出水回流至催化铁内电解池的回流比为20%-200%。本发明在充分发挥不同处理单元的能力,保持其处理效果和各自的优点的前提下,实现了三者不同的耦合协同作用。提高了系统对水质和水量负荷的冲击,减少了废水的一些预处理,有效提高氨氮的去除率,调节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01314461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039595.6
申请日:2008-06-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二氧化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二氧化氯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由无隔膜平板电极反应器、原料液槽、计量泵、电源、吸收液槽和产品液槽组成;阴极组与阳极组位于无隔膜平板电极反应器内,原料液槽由计量泵连接无隔膜平板电极反应器;第三计量泵连接内循环进口和内循环出口,吸收液槽连接无隔膜平板电极反应器;产品液槽连接无隔膜平板电极反应器。具体步骤为:分别配制NaCl与NaClO2质量比为1.5~3.0的原料液和HCl原料液,将两种原料液分别置于原料液槽,调节计量泵等流速,控制反应时间为5~10min;当无隔膜平板电极反应器内充满反应液,启动电源开关,调节阳极组的电流密度为208.3~625A.m-2;同时启动第三计量泵,调节其流速为混合液流速的1~5倍;出液口即可得所需产品。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便、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便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704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84540.X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25B11/04 , C25B11/089 , C25B11/065 , C25B1/01 , C01B25/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氧化有机膦耦合诱导结晶同步回收磷的方法,包括碳毡的前处理、制备反应溶液和反应装置搭建的步骤,本发明电化学氧化有机膦耦合诱导结晶同步回收磷的方法,简单低耗。在较短的电解时间后就能实现很高的草甘膦降解率、草甘膦到正磷酸根的转化率,以及正磷酸根到钙磷石产品的高效资源回收。本发明Ti板/CF复合阴极,为钙磷石的高效沉淀回收构造了局域高pH环境以及提供了丰富的成核位点。相较于没有碳毡的纯Ti板阴极体系,实现了沉淀的富集区域由液相向固相的转移,将钙沉淀率提高约3.8倍,磷回收率提高5倍,同时使98%的沉淀富集在碳毡表面,减少了阴极板的结垢。且碳毡兜对磷回收的效果随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02826646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10164977.3
申请日:2011-06-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催化铁内电解生物流化填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催化铁内电解生物流化填料,包括以下组分和重量百分含量:10-15%的外壳、80-90%的催化铁和0-5%比重调节材料。本发明公开的催化铁内电解生物流化填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催化铁压制成一定形状的催化铁内电解材料,将催化铁内电解材料和比重调节材料填充到外壳中,或者将催化铁内电解材料直接填充到具有调节功能的外壳中,从而制成可流化的生物填料。本发明解决了催化铁内电解容易堵塞的缺点,又充分保留了催化铁内电解填料的技术优点,如价廉易得、对环境无害、还原能力强、效果好、适用pH范围广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691269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10197531.3
申请日:2009-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化铁内电解流化床预处理难降解废水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选择悬浮催化铁内电解球形载体,投入流化床主体内,其投加量为流化床主体有效体积的10%-60%;通过进水口通入待处理废水,开启并调节回流管或者进口管上的阀门;水力流化床作为缺氧或水解装置,回流量需要根据处理水量、床体横截面积和催化铁填料堆积比重确定,气动流化床作为好氧处理装置,其压缩空气量在满足装置内废水溶解氧为0.5-2.5mg/L前提下,同时要满足填料流化的需要;供气量为处理水量的6∶1-20∶1;当气动流化床作为水解系统使用时,溶解氧浓度小于0.5mg/L;流化床体内填料在内部导流筒作用下形成循环,经沉淀区的固液分离通过出水管排出。排泥管用于剩余污泥的排放。本方法简单,装置结构简单,可以适用于不同水量的处理规模,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1691269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197531.3
申请日:2009-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化铁内电解流化床预处理难降解废水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选择悬浮催化铁内电解球形载体,投入流化床主体内,其投加量为流化床主体有效体积的10%-60%;通过进水口通入待处理废水,开启并调节回流管或者进口管上的阀门;水力流化床作为缺氧或水解装置,回流量需要根据处理水量、床体横截面积和催化铁填料堆积比重确定,气动流化床作为好氧处理装置,其压缩空气量在满足装置内废水溶解氧为0.5-2.5mg/L前提下,同时要满足填料流化的需要;供气量为处理水量的6∶1-20∶1;当气动流化床作为水解系统使用时,溶解氧浓度小于0.5mg/L;流化床体内填料在内部导流筒作用下形成循环,经沉淀区的固液分离通过出水管排出。排泥管用于剩余污泥的排放。本方法简单,装置结构简单,可以适用于不同水量的处理规模,可操作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