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20601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54068.5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片状结构Cu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纳米材料合成方法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过程包括:配置体积为前驱物硫酸铜溶液提供Cu源,加入碳酸钠粉末提高溶液PH值,加入络合剂柠檬酸钠,加入添加剂溴化钾定向吸附控制纳米晶的生长,加入抗坏血酸室温搅拌。本发明操作简单,实现了室温条件下片状Cu纳米晶的制备,有益于低成本制备;所使用的添加剂具有水溶性可通过简单的方法清除,有益于保持Cu纳米晶的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3315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47610.7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7/042 , C08J5/18 , C08J2379/08 , C08J2479/08 , C08K3/24 , C08K2201/011 , C08L2203/20 , C08L79/08
Abstract: 一种三层结构的聚合物基介电储能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电子复合材料及储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层结构的聚合物基介电储能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聚合物基体介电常数的同时保持高的击穿场强和低的介电损耗。三层结构的聚合物基介电储能纳米复合材料由两层KTN/聚合物复合薄膜和一层高分子聚合物薄膜组成;方法:一、制备KTN/聚合物混合溶液;二、制备聚合物溶液;三、涂膜;四、成膜。本发明用于制备三层结构的聚合物基介电储能纳米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262655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91049.1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偶联方式制备尺寸统一且分散均匀的PI/SiO2纳米复合薄膜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PI/SiO2纳米复合薄膜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PI/SiO2纳米复合薄膜制备过程中存在纳米颗粒在聚酰亚胺基体中分布不均和团聚的问题。方法:在传统溶胶-凝胶聚合法的基础上,利用向体系中加入偶联剂,采用一种新型的偶联方式将SiO2与PI基体连接在一起制备分散均匀,尺寸统一的PI/SiO2纳米复合薄膜,作为一种新的工业材料。本发明用于制备PI/SiO2纳米复合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3213977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46246.5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C01B31/04
Abstract: 无硫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石墨加工方法氧化剂中含有重铬酸盐、硫酸,导致所制备的膨胀石墨中含有硫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如下:将高锰酸钾、高锰酸、硝酸和双氧水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天然鳞片石墨放入混合溶液中抽真空后,经超声振荡并浸泡,然后利用离心机将天然鳞片石墨分离,并用水洗涤天然鳞片石墨至洗液为中性,将天然鳞片石墨在烘干、保温,然后在氩气或氮气保护的条件下保温,即得无硫膨胀石墨。本发明制备的无硫膨胀石墨中不含重铬酸盐、硫酸,本发明在负压条件下采用辅助超声振荡,缩短了浸泡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制备的膨胀石墨纯度高、膨胀比大、高的比表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473640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298742.1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介电的聚酰亚胺/聚偏二氟乙烯(PI/PVDF)复合薄膜制备方法。首先通过4,4’‑二氨基二苯醚和均苯四甲酸二酐制备出PI的前驱体,然后将PVDF分批添加到PI前驱体中,并在80‑20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低温热亚胺化。该方法可以避免高温处理使PI与PVDF相分离而引入孔洞,是制备出兼顾高介电常数和高介电强度的PI/PVDF复合薄膜有效方法。与传统高温(200摄氏度以上)热亚胺化制备的纯PI薄膜相比,在测试频率为1000赫兹时,质量分数为百分之15的PI/PVDF复合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可达4.68,是纯PI的1.51倍;储能密度为2.68焦耳/立方厘米,是纯PI的1.49倍。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22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320049.4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频率优化漫射方程的皮肤组织光学特性参数反演方法属于生物组织空间频域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光学特性参数反演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皮肤组织仿真样品参数;设定光学特性参数的取值与组合;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得到漫反射率;构建皮肤组织漫射方程组并通过最小二乘算法进行反演;通过计算分析得到反演误差的变化规律;设定初值,测量得到皮肤漫反射率并反演出光学特性参数;通过迭代优化全衰减系数得到最优空间频率采样区间与采样间隔和最优光学特性参数;相比于基于漫射方程的皮肤组织光学特性参数反演方法,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得到最优空间频率采样区间与采样间隔,有效地减小光学特性参数反演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466930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39536.0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01J27/06 , B01J37/34 , C25B1/26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借助电化学法原位反应制备BiOCl/Bi24O31Cl10复合粉体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电化学辅助的方法对BiOCl催化剂进行处理制备BiOCl/Bi24O31Cl10复合粉体,从而大幅度提高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性。本方法如下:一、将BiOCl放入含有水的电解池中,电解池以隔膜分开;二、在搅拌的状态下,通过酸(或碱)调节电解液的pH值;三、将电极插入电解池中,在恒压(或恒流)模式下维持一定时间,通电过程中控制电解池中液体的温度;四、将步骤三得到的粉体过滤后清洗至中性,烘干既得具有高催化活性的BiOCl/Bi24O31Cl10复合粉体。本发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价格低廉且样品中两相的含量可调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3957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88659.6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原位‑溶胶掺杂制备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复合薄膜的方法。利用正硅酸乙酯在PI前驱体中易于均匀分散的特点,提高了SiO2在PI中分散性。首先,将纳米SiO2与4,4’‑二氨基二苯醚分散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和正硅酸乙酯后得到成膜液。然后,成膜液通过流延工艺加工成膜并加热处理,得到PI/SiO2复合薄膜。与未添加正硅酸乙酯所得PI/SiO2复合薄膜相比,本方法获得PI/SiO2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为114兆帕,提高了21%,击穿场强可达208千伏/毫米,提高了6%。通过本方法制备的PI/SiO2复合薄膜的耐电晕寿命可达101分钟,是纯PI的20倍。
-
公开(公告)号:CN114433868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25431.5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支状CuAu合金纳米晶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将氯化铜溶液与氯金酸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置于80‑95摄氏度搅拌,得到混合液1;加入盐酸溶液,得到混合液2;按比例向混合液2中注入抗坏血酸溶液,90‑100摄氏度反应5‑6小时。本发明的制备技术的关键在于通过降低反应液的pH值,控制液相还原的反应速率,使得前驱物充分被还原为合金而非两种金属单质组成的复合物材料。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分支状CuAu合金纳米晶,由上述公开的制备方法所得。分支状形貌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所得产物有望应用于高效率的电催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514009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904262.0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1B11/25
Abstract: 一种移位阶梯相位码与相移条纹非对称组合三维测量方法属于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据相移法生成余弦相移图案;设计生成移位阶梯相位码字;将码字嵌入相移条纹中生成移位阶梯相位码图案;投射余弦相移条纹和移位阶梯相位码条纹图案并同步采集它们的图像;利用相移法获取包裹相位和包裹移位阶梯相位;将包裹移位阶梯相位转换为其十进制包裹数字码;对包裹数字码进行解包裹得到连续数字码;对包裹相位进行解包裹得到绝对相位;根据三角法使用绝对相位计算被测表面三维坐标。相比于阶梯相位码与相移条纹组合方法,本发明方法的测量结果不会产生由跳变误差导致的粗大误差,能更可靠地得到绝对相位,可提供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