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轴承与电磁轴承混合支承的圆柱转子飞轮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5015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87119.0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永磁轴承与电磁轴承混合支承的圆柱转子飞轮储能系统,属于飞轮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飞轮储能系统存在的飞轮转子的轴向长度,影响转子动力力学特性并将导致飞轮储能系统结构紧凑性欠佳的问题,本发明的永磁推力轴承、上辅助轴承、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和下辅助轴承由上至下安装在芯轴上,飞轮旋转体的上端和下端与上辅助轴承和下辅助轴承呈间隙配合状态;永磁推力轴承与飞轮旋转体的上端面间留有间隙;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置于飞轮旋转体内,带动飞轮旋转体旋转;上径向电磁轴承、下径向电磁轴承固定安装在壳体上,径向电磁轴承与飞轮旋转体外壁呈无接触状态。本发明转子系统结构紧凑,提升转子动力学特性。

    阶梯变截面转子混合支承的飞轮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971318U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22048330.4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阶梯变截面转子混合支承的飞轮储能系统,属于飞轮储能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飞轮储能系统存在的飞轮转子的轴向长度,影响转子动力力学特性并将导致飞轮储能系统结构紧凑性欠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永磁推力轴承、上辅助轴承、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和下辅助轴承安装在芯轴上,飞轮旋转体的上端和下端与上辅助轴承和下辅助轴承呈间隙配合状态;永磁推力轴承与飞轮旋转体的上端面间留有间隙;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置于飞轮旋转体内,带动飞轮旋转体旋转;上径向电磁轴承、下径向电磁轴承固定安装在壳体上,径向电磁轴承与飞轮旋转体外壁呈无接触状态,飞轮主体为阶梯变截面结构。本实用新型转子系统结构紧凑,提升转子动力学特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大储能量变截面转子混合支承的飞轮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971317U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22041576.9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大储能量变截面转子混合支承的飞轮储能系统,属于飞轮储能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飞轮储能系统存在的飞轮转子的轴向长度,影响转子动力力学特性并将导致飞轮储能系统结构紧凑性欠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永磁推力轴承、上辅助轴承、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和下辅助轴承安装在芯轴上,飞轮旋转体的上端和下端与上辅助轴承和下辅助轴承呈间隙配合状态;永磁推力轴承与飞轮旋转体的上端面间留有间隙;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置于飞轮旋转体内,带动飞轮旋转体旋转;径向电磁轴承固定安装在壳体上,电磁轴承与飞轮旋转体外壁呈无接触状态,飞轮主体为具有斜面的阶梯变截面结构。本实用新型转子系统结构紧凑,提升转子动力学特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立式外转子电磁轴承飞轮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924013U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822048337.6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一种立式外转子电磁轴承飞轮储能系统,属于飞轮储能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飞轮储能系统存在的飞轮转子的轴向长度,影响转子动力力学特性并将导致飞轮储能系统结构紧凑性欠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永磁推力轴承、上辅助轴承、上径向电磁轴承、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下径向电磁轴承和下辅助轴承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芯轴上,上径向电磁轴承、下径向电磁轴承与飞轮旋转体内壁呈无接触状态;飞轮旋转体的上端和下端与上辅助轴承和下辅助轴承呈间隙配合状态;永磁推力轴承置于飞轮旋转体上方,且与飞轮旋转体的上端面间留有间隙;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置于飞轮旋转体内,且带动飞轮旋转体旋转。本实用新型转子系统结构紧凑,提升转子动力学特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永磁轴承与电磁轴承混合支承的圆柱转子飞轮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924014U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822060460.X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永磁轴承与电磁轴承混合支承的圆柱转子飞轮储能系统,属于飞轮储能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飞轮储能系统存在的飞轮转子的轴向长度,影响转子动力力学特性并将导致飞轮储能系统结构紧凑性欠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永磁推力轴承、上辅助轴承、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和下辅助轴承由上至下安装在芯轴上,飞轮旋转体的上端和下端与上辅助轴承和下辅助轴承呈间隙配合状态;永磁推力轴承与飞轮旋转体的上端面间留有间隙;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置于飞轮旋转体内,带动飞轮旋转体旋转;上径向电磁轴承、下径向电磁轴承固定安装在壳体上,径向电磁轴承与飞轮旋转体外壁呈无接触状态。本实用新型转子系统结构紧凑,提升转子动力学特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曲面变截面转子混合支承的飞轮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904827U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22042335.6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曲面变截面转子混合支承的飞轮储能系统,属于飞轮储能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飞轮储能系统存在的飞轮转子的轴向长度,影响转子动力力学特性并将导致飞轮储能系统结构紧凑性欠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永磁推力轴承、上辅助轴承、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和下辅助轴承安装在芯轴上,飞轮旋转体的上端和下端与上辅助轴承和下辅助轴承呈间隙配合状态;永磁推力轴承与飞轮旋转体的上端面间留有间隙;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置于飞轮旋转体内,带动飞轮旋转体旋转;径向电磁轴承固定安装在壳体上,电磁轴承与飞轮旋转体外壁呈无接触状态,飞轮主体为曲面变截面结构。本实用新型转子系统结构紧凑,提升转子动力学特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