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5015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1811487119.0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永磁轴承与电磁轴承混合支承的圆柱转子飞轮储能系统,属于飞轮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飞轮储能系统存在的飞轮转子的轴向长度,影响转子动力力学特性并将导致飞轮储能系统结构紧凑性欠佳的问题,本发明的永磁推力轴承、上辅助轴承、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和下辅助轴承由上至下安装在芯轴上,飞轮旋转体的上端和下端与上辅助轴承和下辅助轴承呈间隙配合状态;永磁推力轴承与飞轮旋转体的上端面间留有间隙;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置于飞轮旋转体内,带动飞轮旋转体旋转;上径向电磁轴承、下径向电磁轴承固定安装在壳体上,径向电磁轴承与飞轮旋转体外壁呈无接触状态。本发明转子系统结构紧凑,提升转子动力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4724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87176.9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立式外转子电磁轴承飞轮储能系统,属于飞轮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飞轮储能系统存在的飞轮转子的轴向长度,影响转子动力力学特性并将导致飞轮储能系统结构紧凑性欠佳的问题,本发明的永磁推力轴承、上辅助轴承、上径向电磁轴承、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下径向电磁轴承和下辅助轴承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芯轴上,上径向电磁轴承、下径向电磁轴承与飞轮旋转体内壁呈无接触状态;飞轮旋转体的上端和下端与上辅助轴承和下辅助轴承呈间隙配合状态;永磁推力轴承置于飞轮旋转体上方,且与飞轮旋转体的上端面间留有间隙;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置于飞轮旋转体内,且带动飞轮旋转体旋转。本发明转子系统结构紧凑,提升转子动力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3969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67431.4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C32/04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立式电磁轴承转子跌落恢复的控制方法,属于电磁轴承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大型立式电磁轴承转子跌落恢复的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能够保证立式电磁轴承系统安全、转子不易跌落、抗干扰能力强的转子跌落恢复控制方法。本发明中,传感器实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信号进行处理,并与上位机实时进行数据信息交流传输;控制器通过控制算法生成不同的控制信号并输出;不同的控制信号分别经过功率放大器生成电磁轴承中线圈所需的控制电流传输至电磁轴承,进而控制转子五个方向的自由度,电磁轴承根据不同的控制电流输出相对应的电磁力,进而控制转子位置。本发明主要用于立式电磁轴承转子跌落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945015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87064.3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K7/02
Abstract: 永磁轴承与电磁轴承混合支承的大储能量变截面转子飞轮储能系统,属于飞轮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飞轮储能系统存在的飞轮转子的轴向长度,影响转子动力力学特性并将导致飞轮储能系统结构紧凑性欠佳的问题,本发明永磁推力轴承、上辅助轴承、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和下辅助轴承安装在芯轴上,飞轮旋转体的上端和下端与上辅助轴承和下辅助轴承呈间隙配合状态;永磁推力轴承与飞轮旋转体的上端面间留有间隙;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置于飞轮旋转体内,带动飞轮旋转体旋转;径向电磁轴承固定安装在壳体上,电磁轴承与飞轮旋转体外壁呈无接触状态,飞轮主体为具有斜面的阶梯变截面结构。本发明转子系统结构紧凑,提升转子动力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7420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488018.5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永磁轴承与电磁轴承混合支承的曲面变截面转子飞轮储能系统,属于飞轮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飞轮储能系统存在的飞轮转子的轴向长度,影响转子动力力学特性并将导致飞轮储能系统结构紧凑性欠佳的问题,本发明永磁推力轴承、上辅助轴承、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和下辅助轴承安装在芯轴上,飞轮旋转体的上端和下端与上辅助轴承和下辅助轴承呈间隙配合状态;永磁推力轴承与飞轮旋转体的上端面间留有间隙;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置于飞轮旋转体内,带动飞轮旋转体旋转;径向电磁轴承固定安装在壳体上,电磁轴承与飞轮旋转体外壁呈无接触状态,飞轮主体为曲面变截面结构。本发明转子系统结构紧凑,提升转子动力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9988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068050.8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C32/04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卧式电磁轴承转子跌落恢复的控制方法,属于电磁轴承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大型卧式电磁轴承转子跌落恢复的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能够保证卧式电磁轴承系统安全、转子不易跌落、抗干扰能力强的转子跌落恢复控制方法。本发明中,传感器实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信号进行处理,并与上位机实时进行数据信息交流传输;控制器通过控制算法生成不同的控制信号并输出;不同的控制信号分别经过功率放大器生成电磁轴承中线圈所需的控制电流传输至电磁轴承,用于控制转子四个方向的自由度,电磁轴承根据不同的控制电流输出相对应的电磁力,进而控制转子位置。本发明主要用于卧式电磁轴承转子跌落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934724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1811487176.9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立式外转子电磁轴承飞轮储能系统,属于飞轮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飞轮储能系统存在的飞轮转子的轴向长度,影响转子动力力学特性并将导致飞轮储能系统结构紧凑性欠佳的问题,本发明的永磁推力轴承、上辅助轴承、上径向电磁轴承、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下径向电磁轴承和下辅助轴承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芯轴上,上径向电磁轴承、下径向电磁轴承与飞轮旋转体内壁呈无接触状态;飞轮旋转体的上端和下端与上辅助轴承和下辅助轴承呈间隙配合状态;永磁推力轴承置于飞轮旋转体上方,且与飞轮旋转体的上端面间留有间隙;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置于飞轮旋转体内,且带动飞轮旋转体旋转。本发明转子系统结构紧凑,提升转子动力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1038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87090.6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永磁轴承与电磁轴承混合支承的阶梯变截面转子飞轮储能系统,属于飞轮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飞轮储能系统存在的飞轮转子的轴向长度,影响转子动力力学特性并将导致飞轮储能系统结构紧凑性欠佳的问题,本发明永磁推力轴承、上辅助轴承、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和下辅助轴承安装在芯轴上,飞轮旋转体的上端和下端与上辅助轴承和下辅助轴承呈间隙配合状态;永磁推力轴承与飞轮旋转体的上端面间留有间隙;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置于飞轮旋转体内,带动飞轮旋转体旋转;上径向电磁轴承、下径向电磁轴承固定安装在壳体上,径向电磁轴承与飞轮旋转体外壁呈无接触状态,飞轮主体为阶梯变截面结构。本发明转子系统结构紧凑,提升转子动力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99888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811068050.8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C32/04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卧式电磁轴承转子跌落恢复的控制方法,属于电磁轴承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大型卧式电磁轴承转子跌落恢复的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能够保证卧式电磁轴承系统安全、转子不易跌落、抗干扰能力强的转子跌落恢复控制方法。本发明中,传感器实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信号进行处理,并与上位机实时进行数据信息交流传输;控制器通过控制算法生成不同的控制信号并输出;不同的控制信号分别经过功率放大器生成电磁轴承中线圈所需的控制电流传输至电磁轴承,用于控制转子四个方向的自由度,电磁轴承根据不同的控制电流输出相对应的电磁力,进而控制转子位置。本发明主要用于卧式电磁轴承转子跌落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913969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1067431.4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C32/04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立式电磁轴承转子跌落恢复的控制方法,属于电磁轴承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大型立式电磁轴承转子跌落恢复的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能够保证立式电磁轴承系统安全、转子不易跌落、抗干扰能力强的转子跌落恢复控制方法。本发明中,传感器实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信号进行处理,并与上位机实时进行数据信息交流传输;控制器通过控制算法生成不同的控制信号并输出;不同的控制信号分别经过功率放大器生成电磁轴承中线圈所需的控制电流传输至电磁轴承,进而控制转子五个方向的自由度,电磁轴承根据不同的控制电流输出相对应的电磁力,进而控制转子位置。本发明主要用于立式电磁轴承转子跌落恢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