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34105A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110117651.5
申请日:2011-05-0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室温下利用氨基酸辅助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钴颗粒的方法。将钴盐及氨基酸均匀分散于醇溶液中,碱分散于水中,在室温将二者混合,通过液相沉淀反应法并利用氨基酸的矿化作用,制备出分散良好,直径分布在20-40nm且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新型四氧化三钴纳米颗粒。本发明具有简单易行、耗能小、环境友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891193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31181.0
申请日:2010-07-2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碳化钒粉体的方法,以蔗糖为碳源,偏钒酸铵为钒源,工艺步骤依次为备料、先驱体制备、先驱体干燥、装料、高温热处理、取样。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制备出高纯纳米碳化钒粉体。用此法制备的碳化钒粉体,平均晶粒度为14~20nm,平均颗粒度为20~40nm。该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容易实现规模化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0584747C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810045566.0
申请日:2008-07-1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1B21/076
Abstract: 一种以介孔有机无机复合物为前驱体,经氨气气氛热处理制备纳米TiN粉体的新方法。以廉价的水合二氧化钛粉体为钛源和液态的烷烃混合物(C11-C16)为碳源,经阶梯式逐步升温回流实现包碳,利用回流过程中局部的二氧化钛结晶引起的体积收缩制备具有介孔结构前驱体。该前驱体在较低温度下(700-900℃)氨气气氛热处理制备高纯纳米氮化钛粉体。用此法制备的碳化钛粉体为球形,平均粒度20~40nm,平均晶粒度10~20nm。此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较一般制备方法节约能源,容易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628126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10060369.0
申请日:2009-08-1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矿化用天然多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矿化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晶体结构的天然多肽材料,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含有天然丝蛋白的多肽材料是来自昆虫丝的脱胶丝蛋白和蜘蛛丝蛋白,这种多肽材料能够用于室温矿化的晶体包括氧化锌,氧化铁、氧化镓、氧化钴、氧化钛、羟基磷灰石、磷酸钙、碳酸钙。脱胶后的丝素蛋白溶液在水洗以及加酸水解后;再经过透析、离心浓缩后获得矿化用天然多肽材料。它能够用于矿化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358973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710049658.1
申请日:2007-08-0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1N33/574 , G01N33/543 , G01N21/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肝癌早期诊断的ZnO纳米棒阵列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使用了抗甲胎蛋白、抗癌胚蛋白、抗糖类蛋白19-9和抗糖类蛋白125,本发明试剂盒由包被有上述四种抗体蛋白改性ZnO纳米棒阵列薄膜和底板、微电场装置(附电泳槽、对电极)和缓冲液组成,本发明还涉及试剂盒的使用检测方法。本发明试剂盒可用于原发性肝癌肿瘤的良性、恶性的诊断和普查,特别是早期临床原发性肝癌的检测,也可用于肝癌术后化疗的监测及预后评估。本发明具有快速、灵敏、准确、可靠、易操作,适宜基层医疗单位及各级医院使用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52128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757553.1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光热、光动力和放射增敏三种治疗肿瘤方式协同作用的液体金属微球及制备方法。先用酯化反应连接甲硝唑MN到聚乙二醇‑聚丙烯酸PEG‑PAA共聚链上,制得放射增敏共聚物PEG‑PAA‑MN;再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制备靶向肿瘤的共聚物RGD‑PEG‑PAA‑MN;用超声方法使镓基液体金属破碎为纳米微球(LM),再经靶向共聚物RGD‑PEG‑PAA‑MN在LM表面上静电包覆,制备液体金属纳米复合微球。本发明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所制备产品具有光热、复合光动力、乏氧下低强度放射增敏三种协同治疗肿瘤的功能,还有多肿瘤靶向性、良好生物相容性、体内可降解性、肿瘤乏氧响应和酸性响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5029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14868.3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多种基因载体微球的神经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首先,用碳二亚胺法制备聚乙烯亚胺(PEI)接枝的壳聚糖(CS)分子链,并连接上RGD短肽;通过静电吸附神经因子的基因质粒、并静电压缩而形成带正电荷的基因载体微球;用带负电荷的大分子链处理可降解的电纺平行丝膜;最后,通过层层包覆法使2~6种基因载体微球静电吸附到带有负电荷的电纺平行丝膜表面,再卷曲后即制得可用于神经基因治疗损伤修复的神经再生支架。本发明所得基因治疗神经修复支架制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体内降解性和基因转染性能,可用于脊髓神经、周围神经的损伤再生的基因治疗,具有良好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52128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57553.1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光热、光动力和放射增敏三种治疗肿瘤方式协同作用的液体金属微球及制备方法。先用酰胺化反应连接甲硝唑MN到聚乙二醇‑聚丙烯酸PEG‑PAA共聚链上,制得放射增敏共聚物PEG‑PAA‑MN;再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制备靶向肿瘤的共聚物RGD‑PEG‑PAA‑MN;用超声方法使镓基液体金属破碎为纳米微球(LM),再经靶向共聚物RGD‑PEG‑PAA‑MN在LM表面上静电包覆,制备液体金属纳米复合微球。本发明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所制备产品具有光热、复合光动力、乏氧下低强度放射增敏三种协同治疗肿瘤的功能,还有多肿瘤靶向性、良好生物相容性、体内可降解性、肿瘤乏氧响应和酸性响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63715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610476470.4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体内靶向增强磁共振‑荧光双模式成像和抑制早期脑胶质瘤生长的双多肽修饰铕掺杂氧化钆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将硝酸钆和硝酸铕溶解并与强碱反应并经加热生长得到铕掺杂氢氧化钆纳米棒;再高温烧结得到铕掺杂氧化钆纳米棒;然后经过表面羟基化、氨基化、聚乙二醇化后,再经过巯基化技术连接上RGD多肽和蝎氯毒素(CTX)多肽。本发明工艺简单、条件可控、易于操作,其纳米棒产物不仅尺寸小(棒长约80纳米,直径约25纳米),长径比低,经RGD和CTX两种多肽修饰后的纳米棒不仅能穿越脑瘤的血脑及血瘤双重屏障,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核磁T1模式弛豫效率、荧光特性、早期胶质瘤靶向及抑制特性,可用于早期脑胶质瘤的临床诊疗。
-
公开(公告)号:CN102727448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50575.X
申请日:2012-07-1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A61K9/16 , A61K31/485 , A61K47/34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制备吗啡缓释微球的方法,属于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领域。在本发明中,将含不同PEG质量比的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PLLA-PEG-PLLA)三嵌段共聚物溶液与药物溶液混合后,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分别经过双通道同轴喷嘴的内、外通道同时喷入高压釜,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有机溶剂而使药物和聚合物同时析出,形成具有良好包封作用的载药微球。本方法条件温和,有机溶剂残留量低,操作简单。所制备的吗啡微球呈球形或类球型形貌,粒径1~3μm,粒度分布窄,微球的载药量为8.92%~17.92%,包封率为43.89%~88.93%,释药80%的时间最短为12小时,最长约50天。本发明有望为临床上吗啡的镇痛治疗提供一种更有效、快速的吗啡缓释新剂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