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91193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231181.0
申请日:2010-07-2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碳化钒粉体的方法,以蔗糖为碳源,偏钒酸铵为钒源,工艺步骤依次为备料、先驱体制备、先驱体干燥、装料、高温热处理、取样。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制备出高纯纳米碳化钒粉体。用此法制备的碳化钒粉体,平均晶粒度为14~20nm,平均颗粒度为20~40nm。该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容易实现规模化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1871118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010213927.5
申请日:2010-06-3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医用钛表面制备具有多级孔结构二氧化钛层的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是首先将医用钛在醋酸电解液中采用直流缓慢均速升流模式阳极氧化,然后在硫酸或醋酸钠电解液中采用直流恒压模式二次阳极氧化,得到具有多级孔结构的二氧化钛层,大孔结构由交错分布的沟槽结构组成,沟槽宽20~30微米,小孔结构为致密分布于整个膜上亚微米级微孔结构,孔径在几十到几百纳米之间。本工艺简单、快捷,操作简便,有望作为骨科、牙科或整形外科领域医用钛金属的表面改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168371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54236.X
申请日:2011-03-0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D06M15/37 , D06M13/256 , A61L27/34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位聚合制备聚吡咯包覆聚乳酸电纺丝复合膜的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吡咯溶液,(2)制备苯磺酸钠溶液,(3)制备氯化铁溶液,(4)制备吡咯和苯磺酸钠混合溶液,(5)在位聚合吡咯包覆聚乳酸电纺丝膜,得到聚吡咯包覆聚乳酸电纺丝复合膜,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新型生物材料,特别是可应用于仿生神经组织工程材料和神经修复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767786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1010028015.0
申请日:2010-01-0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一种液态烷烃回流包碳制备纳米碳化钒粉体的方法,以水合五氧化二钒为钒源和液态的烷烃混合物(C11-C16)为碳源,工艺步骤依次为备料、回流、干燥、装料、高温热处理、取样。控制回流时间与回流温度,可以制备得到不同碳含量的先驱体粉体,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调控有机碳转变为无机碳的碳量,从而制备出高纯纳米碳化钒粉体。用此法制备的碳化钒粉体,平均粒度为20~40nm,平均晶粒度为10~20nm。此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较一般碳热还原法节约能源,容易实现规模化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1229100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44838.5
申请日:2008-02-2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A61K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牙用氧化锆/白榴石复合烤瓷粉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的各组分包括:SiO2为50~60%,Al2O3为10~20%,K2O为16~30%,Na2O为2~5%,ZrO2为2~15%。该材料的制备方法为:选用一级矿物钾长石粉,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钾和纳米四方氧化锆粉体与乙醇在球磨机中混合均匀,经干燥得到原料粉;把原料粉放在刚玉坩埚中于1000~1300℃煅烧,保温时间为30~90min,自然冷却,球磨粉碎后即得到粒径为10~30μm的氧化锆/白榴石复合烤瓷粉。这种烤瓷粉中氧化锆和白榴石晶相分布均匀,其热膨胀系数为(12~16)×10-6/K,抗弯强度为90~130MPa,且具有遮色性能好,断裂韧性高等特点,为口腔烤瓷修复的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1036870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48408.6
申请日:2007-02-0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以聚乳酸为载体材料,超临界CO2为抗溶剂,采用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法制备聚乳酸微球。考察了压力、温度、溶液浓度、溶液流速、混合溶剂、聚合物分子量等参数对制备微球的形态、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工艺参数,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控微球粒径,所制微球平均粒径0.67-6.64μm,溶液浓度及其流速是主要影响因素;实验条件一定时,采用混合溶剂及强制分散溶液法可制备较小粒径微球。
-
公开(公告)号:CN113041396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250755.7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隙梯度结构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主体原料溶于有机溶剂中,将其分成若干份;分别加入不同粒径的致孔剂,进行造粒;将造粒后所得沉淀物加入含若干层结构的模具中,经压膜、沥滤,即得。本发明方法基于溶剂浇铸‑颗粒沥滤方法,根据用途不同,通过调控模具内径,材料质量比和压模压力灵活调整支架材料的空隙梯度结构,可制备出多种空隙梯度结构支架材料,具有高灵活性;本发明方法制备条件简易,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236208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710048374.0
申请日:2007-02-0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化学改性ZnO纳米棒阵列薄膜识别血清蛋白的方法。本发明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阵列薄膜,根据生物连接ZnO纳米棒阵列的发光强度判定血清蛋白,其依次步骤如下:先将多肽缩合剂连接在化学改性的ZnO纳米棒阵列薄膜表面;然后将血清蛋白与这种ZnO纳米棒阵列薄膜进行连接;最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这种生物阵列薄膜,通过检测到的发光强度来识别血清蛋白。本发明在采用化学改性方法在ZnO纳米棒阵列表面接枝上血清蛋白而形成生物阵列薄膜,并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生物信号检测而识别血清蛋白,使ZnO纳米棒具有生物检测的实用意义。本发明在生物信息检测及疾病诊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302799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69516.2
申请日:2011-09-1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A61L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基人工关节柄用钙镁硅多相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更确切地说涉及的是钛合金(Ti-6Al-4V)基人工关节柄上沉积钙镁硅系生物活性陶瓷涂层构成的陶瓷涂层/钛合金基人工关节柄承载骨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医用生物材料领域。其特征在于钙镁硅多相陶瓷涂层的主晶相是镁黄长石、硅酸二钙和硅酸钙,同时有少量玻璃相存在。制备过程中初选颗粒形状为块状或粒状(长径比小)的多相陶瓷粉体原料,再通过采用喷雾干燥法粉体造粒球化、筛分等手段制备出适合喷涂用的球形目的粉料,球化后极大地改善了粉体的流动性。而后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将球化后的钙镁硅多相陶瓷粉体喷涂于已清洗和喷砂的钛基人工关节柄上,并对所得涂层进行后热处理以提高其结晶度和稳定性。钛基钙镁硅多相陶瓷涂层的结合强度约为35MPa,远远高于临床使用的钛基HA涂层的结合强度(约18MPa)。生物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承载钛基人工关节柄/陶瓷涂层复合骨修复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和细胞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68372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54237.4
申请日:2011-03-0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D06M15/37 , D06M15/59 , A61L27/34 , D06M101/14 , D06M1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吡咯包覆胶原-丝素蛋白平行丝导电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配制吡咯溶液,(2)配制聚谷氨酸溶液,(3)配制氯化铁溶液,(4)配制吡咯和聚谷氨酸混合溶液,(5)在位聚合吡咯包覆胶原-丝素平行电纺丝膜,得到聚谷氨酸掺杂聚吡咯包覆胶原-丝素蛋白平行丝导电复合膜,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新型生物材料,特别是可应用于仿生神经组织工程材料和神经修复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