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透水挡墙和触探式植筋带加固坡积土的生态护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73006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009307.3

    申请日:2020-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透水挡墙和触探式植筋带加固坡积土的生态护坡方法,主要是利用触探式勘探和施工二合一的方法,把抗滑短桩设置到设计深度来加固潜在的深层滑动面,并将植筋带(亲水加筋带)与抗滑短桩拉结,亲水加筋带相当于增加了坡面植物的根系长度(仿生根),弥补了一般植物根系较短不能有效加固坡土的不足,结合植筋带周围密实的回填土或自淤土,可以有效实现深层和浅层坡土的加固和生态防护。同时,坡面蓄排水沟联合采用沟侧面和沟底铺设防水膜或混凝土板、沟内填充透水的碎石、沟顶面铺设透水混凝土制作,使得降雨进入蓄排水沟后能够顺利排入顺坡向的导排水沟,进一步排向坡脚的排水沟。利用坡脚的透水挡墙代替目前常用的易被堵孔的砌石挡墙,增加坡土的抗滑力和排水性能,避免降雨后坡土强度降低造成土拱效应失效以及现有砌石挡墙的排水孔被堵后排水不畅导致坡脚积水失稳的问题。

    一体化托架容器苗根灌植物墙

    公开(公告)号:CN106550794B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610979949.X

    申请日:2016-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体化托架容器苗根灌植物墙,由至少一个单元植物墙构成,所述单元植物墙包括托架、容器苗和负压根灌系统,所述托架由立架和位于其内的若干层托兜构成,所述立架由两副结构相同的板架通过联接固定杆构成,所述板架由若干根平行设置的横杆和立杆交叉固定构成,所述托兜由宽度与相邻两根立杆之间间距相等的整幅柔性兜布或兜网迂回绕过两根相邻立杆之间的横杆,且上下端边缘分别固定在立架顶部和底部横杆上构成,在两板架之间的空间内形成多层兜体;所述容器苗成排放置在每一层托兜中并朝向立架的同一面形成植物墙;每一层兜体配备一套负压根灌系统。该植物墙特别适用于较陡岩质边坡或直立挡墙的生态防护和垂直绿化。

    一体化托兜覆土及根灌生态护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5021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610979948.5

    申请日:2016-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体化托兜覆土及根灌生态护坡方法:在岩质边坡上沿坡向成列、沿横向成排地埋设若干列锚杆,每根锚杆露出坡面的上部和靠近坡面处各设置一个向上的与锚杆呈小于90°夹角枝杈,枝杈与锚杆构成支撑结构,在同一排锚杆同一位置的支撑结构处放置横梁,将与锚杆列间距等宽的整幅柔性兜布或兜网沿坡向迂回式地绕过相邻两列锚杆之间的每根横梁,且将其上下端边缘分别固定在坡顶和坡脚处的横梁上,形成多排托兜,在每排托兜中横向通长放置一根蓄水管,在托兜中填充种植植物的土体,在土体中种植灌木和/或草本植物或进行容器苗移植。该方法同时实现生态护坡立地建立容易、根灌养护系统持久简单、适用坡度广、生态效应耐持久性好。

    根锚体系加固填方边坡生态护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36724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0993784.1

    申请日:2016-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根锚体系加固填方边坡的生态护坡方法:先在原有硬质边坡坡面上沿坡向埋设若干列钢筋锚杆,在锚杆露出硬质边坡坡面的顶部处浇筑混凝土板锚头,在每个混凝土板锚头上安装一个转动方向沿顺坡向的定滑轮,同时在硬质边坡坡脚处修筑护脚挡墙,拉索绕过该定滑轮,一端垂直拉伸到填方设计的坡面高度,另一端再绕过与该定滑轮同列且位于该定滑轮下方坡向的定滑轮埋设固定在挡墙背面,每列锚杆沿坡向的最后一根锚杆对应的定滑轮的拉索的这一端直接埋设固定在挡墙背面,填方至设计坡面高度,修筑混凝土格构梁,并将每根拉索垂直拉伸至填方坡面高度的端头穿过混凝土格构梁牵拉张紧后锚固。所述方法能实现填方边坡的深层加固和生态防护。

    适用于中小型沟谷河道的拱式生态柔性护岸的建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7539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194296.X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小型沟谷河道的拱式生态柔性护岸结构及建造方法,其构成为,在沟谷河道岸坡脚沿纵向修筑石笼挡墙,其底部由在沟谷河道内修筑的倒石拱抵撑住,其上端通过耐腐蚀的金属绳索拉紧系结在上方岸坡的锚固点。其建造方法是,在沟谷河道岸坡的基底铺设金属网片并填置石料经振捣压密后封装形成石笼单元,相邻的石笼用耐腐蚀金属绳索缝合扎结,依此修筑到设计高程,通过耐腐蚀的金属绳索拉紧系结在上方岸坡的锚固点,同时在沟谷河道内修筑抵撑住石笼挡墙底部的倒石拱。本发明具有力学设计合理、建造工艺简单、易于施工、建造成本低,防止沟谷河道频发滑坡,降低滑坡频发带来的灾害,实现生态护岸。

    联合透水挡墙和触探式植筋带加固坡积土的生态护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7300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09307.3

    申请日:2020-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透水挡墙和触探式植筋带加固坡积土的生态护坡方法,主要是利用触探式勘探和施工二合一的方法,把抗滑短桩设置到设计深度来加固潜在的深层滑动面,并将植筋带(亲水加筋带)与抗滑短桩拉结,亲水加筋带相当于增加了坡面植物的根系长度(仿生根),弥补了一般植物根系较短不能有效加固坡土的不足,结合植筋带周围密实的回填土或自淤土,可以有效实现深层和浅层坡土的加固和生态防护。同时,坡面蓄排水沟联合采用沟侧面和沟底铺设防水膜或混凝土板、沟内填充透水的碎石、沟顶面铺设透水混凝土制作,使得降雨进入蓄排水沟后能够顺利排入顺坡向的导排水沟,进一步排向坡脚的排水沟。利用坡脚的透水挡墙代替目前常用的易被堵孔的砌石挡墙,增加坡土的抗滑力和排水性能,避免降雨后坡土强度降低造成土拱效应失效以及现有砌石挡墙的排水孔被堵后排水不畅导致坡脚积水失稳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