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7088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498864.0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直流群送端电网稳控策略的适应性评估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包括:采集用于评估直流群送端电网稳控策略的电气数据和实时环境数据;根据所述电气数据,计算出电压适应性参数A1、电流适应性参数A2、功率适应性参数A3;根据所述实时环境数据计算出环境参数A4;根据所述电压适应性参数A1、所述电流适应性参数A2、所述功率适应性参数A3和所述环境参数A4计算适应性评估值A,根据所述适应性评估值A,分析出所述直流群送端电网稳控策略的适应性评估结果。本发明还提供直流群送端电网稳控策略的适应性评估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82142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64146.X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电站功率波动平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当前时刻新能源电站的实发功率P(t);S2:根据P(t),计算当前时刻储能电站的短时间尺度储能补偿功率Pes(t);S3:计算当前时刻新能源电站预测功率低频分量的平均值Pfp(t);S4:获取当前时刻储能电站电池荷电状态SOC(t);S5:根据储能电站电池荷电状态SOC(t)、新能源电站的实发功率P(t)及新能源电站预测功率低频分量的平均值Pfp(t),计算当前时刻储能电站的长时间尺度储能补偿功率PE(t);S6:计算当前时刻储能电站的储能补偿功率PESS(t)=Pes(t)+PE(t);S7:储能电站功率控制系统根据当前时刻储能电站的储能补偿功率PESS(t)发出平抑指令;S8:储能电池接收平抑指令,并根据平抑指令对新能源电站功率波动进行平抑。
-
公开(公告)号:CN11276913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0340398.9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计及SNOP和B‑DSTATCOM的柔性配电网三相状态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了基于加权最小绝对值法的配电网状态估计模型;(2)提出了交流配电网状态估计模型的量测方程及约束条件;(3)提出了考虑传输损耗及多种控制方式的SNOP和B‑DSTATCOM状态估计模型,以及相应的量测方程、控制伪量测方程及约束条件;(4)调用IPOPT求解器中的原对偶内点法进行问题的求解解算;本发明考虑柔性配电设备及柔性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特性,进一步给出其稳态潮流量测方程、控制伪量测方程和等式约束,验证了状态估计模型对于SNOP及B‑DSTATCOM不同控制方式的适用性以及必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3206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74407.2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三峡大学
IPC: H02M3/3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双通道高增益串并联LLC谐振变流器,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包括:全控型开关器件Q1、全控型开关器件Q2、谐振电容Cr1、谐振电容Cr2、谐振电感Lr1、谐振电感Lr2、隔离变压器T1、隔离变压器T2、整流二极管D1、整流二极管D2、整流二极管D3、整流二极管D4、电容滤波器Co、输出滤波电感Lo和负载电阻R。本发明可提高变流器的电压增益的同时,降低开关频率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52626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46709.9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直流送端电网稳定性判断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根据稳定性影响特征参数,分别计算有功功率变化因子A1、无功功率变化因子A2、直流送端电网电压稳定系数Dm,n(t)及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系数B,然后计算直流送端电网稳定性判断系数Fn,根据直流送端电网稳定性判断系数Fn,判断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直流送端电网稳定性,提高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直流电网稳定性的判断精准度,使得计算后的数值更加达到真实值,为决策是否需调整电网规划方案提供依据,并为下一步对不具备适应能力的情况选取有效的建设改造方案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213233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356986.9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御电网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仿真平台及建立方法。该建立方法包括:采用RT-LAB仿真工具,建立电力网络模型;采用OPNET仿真工具,建立通信网络模型;建立主站控制系统;将网络接口和系统在环接口连接;将数据接口和系统在环接口连接;数据接口用于将数据包封装为如下的结构:依次设置的填充段和至少一个数据段,每一数据段包括:依次设置的启动字符68H、地址段、时间段和载荷段,地址段包括:依次设置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时间段包括:依次设置的量测数据的数据包生成时刻和网络传输延时,载荷段的载荷为量测数据或控制命令。本发明使主站控制系统实现电力网络模型和通信网络模型同步分析控制,达到联合仿真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210229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357592.5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脆弱性的评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电网信息物理系统遭受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过程进行仿真,得到所述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对通信数据的传输延时结果;获取所述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业务的相对重要度;根据所述传输延时结果,按照最短路径dijkstra寻优算法,建立所述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业务拓扑图;根据所述业务的相对重要度和所述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业务拓扑图,评估所述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脆弱性。本发明对电力通信网络在遭受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时的风险与脆弱性进行安全评估,为电网可靠运行与安全防范网络攻击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963788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251126.0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H33/66 , H01H33/664 , H01H33/6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3/66 , H01H33/664 , H01H33/6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断路器。其中,该真空断路器包括:真空灭弧室,其中,所述真空灭弧室内部设置有静触头和动触头;所述真空灭弧室外部设置有自力静触头和自力动触头;在真空断路器合闸时,电流分别从所述真空灭弧室中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动触头所在的第一通道,所述自力静触头和所述自力动触头所在的第二通道流过,并传输至所述真空断路器的下导电座。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真空断路器容易出现由于电流过高导致温度升高超出预设标准的情况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6286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1910499042.7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物理层优化仿真方法和系统,包括:采集电网的运行参数;基于运行参对预先建立的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物理层仿真模型进行初始化;基于初始化后的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物理层仿真模型,采用时变相量方法进行仿真;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物理层仿真模型包括采用均值模型技术建立的电力电子接口设备交直流变换器模型。该方法和系统针对模型复杂的电力电子接口设备交直流变换器,提出均值模型方法来简化模型,优化了物理层建模方法,还采用时变相量仿真方法进行大规模输配电混合网络时变相量仿真,大幅提升了物理侧仿真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3144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12026.2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H02J3/00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与电力信息系统的恢复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协调恢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电力系统与电力信息系统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耦合影响约束条件、故障恢复约束条件和电力系统潮流约束条件;根据所述耦合影响约束条件、故障恢复约束条件和电力系统潮流约束条件,构建双系统协调恢复模型;通过深度强化学习方法求解所述双系统协调恢复模型,得到线路恢复的先后次序;根据线路恢复的所述先后次序恢复电力系统与电力信息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