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赤泥/黄河泥沙人工鱼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7614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82345.3

    申请日:2021-02-08

    Abstract: 一种赤泥/黄河泥沙人工鱼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其原材料:赤泥100‑400份,黄河泥沙100‑400份,矿粉30‑100份,贝壳50‑200,激发剂15‑25份,拌合水25‑80份。首先,将水玻璃作为激发剂加入拌合水中,制得分散均匀的水玻璃水溶液;其次,将水溶液加入赤泥、黄河泥沙、矿粉及贝壳混合物中进行搅拌,并将搅拌好的黄河泥沙浆体浇注模具压制成型;最后,将试样在空气环境中养护后拆模。本发明与普通水泥混凝土人工鱼礁相比,有效降低人工鱼礁的制备和生产成本,同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并且体系的碱度较低。本发明既推动了固废资源的综合利用,又降低了人工鱼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人工鱼礁耐久性等方面的其他性能,具有显著的环保、经济和工程利用价值。

    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固化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883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36729.6

    申请日:2022-02-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处理与生态环境材料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固化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原材料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100~400份,氢氧化钠10~50份,水玻璃50~300份,纳米氧化铝5~15份,拌合水250~400份,其中纳米氧化铝为γ相,亲水型,颗粒粒径10nm。本发明采用固体废弃物为原材料,绿色环保,操作工艺简单,同时充分利用纳米氧化铝的纳米级尺寸、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和易溶于碱液中的高活性的特征,可有效固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离子,显著降低有害重金属离子的浸出率,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有利于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利用。

    一种海水拌合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2380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181907.2

    申请日:2021-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水拌合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和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包括335~900份粉煤灰,125~300份矿渣,30‑50份水玻璃,3‑5份氢氧化钠,1.5~2.0份聚丙烯酰胺,40~60份膨润土,40~100份硅灰,8~10份减水剂,200~500份拌合海水,600~800份砂和900~1100份粗骨料。本发明制备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将海水作为拌合用水,粉煤灰‑矿渣地质聚合物代替水泥,并用膨润土代替部分聚丙烯酰胺,在具有良好的抗分散性能、较高的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和耐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同时,充分利用海岛优势,节约淡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工程建设以及推动固废资源利用,具有显著的环保、经济及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石墨炔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固化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3679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848699.7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处理与生态环境材料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炔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固化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原材料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200~400份,偏铝酸钠20~40份,水玻璃70~250份,石墨炔2~6份,二甲基甲酰胺10~30份,拌合水270~380份。本发明采用固体废弃物为原材料,绿色环保,操作工艺简单,同时充分利用石墨炔的纳米尺寸、大比表面积、三维多孔通道和极高活性的叁键特征,可有效固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离子,显著降低有害重金属离子的浸出率,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有利于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利用。

    一种赤泥/钢渣基吸波胶凝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761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71560.3

    申请日:2021-02-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提供一种赤泥/钢渣基吸波胶凝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原材料为:钢渣300‑400份;赤泥100‑140份;石墨烯3‑5份;废弃泡沫颗粒40‑60份;增强剂30‑50份;减水剂15‑20份;拌合水120‑160份。制备方法为:首先,将石墨烯、减水剂加入拌合水中,置于340W超声波环境中处理4min,形成均匀的石墨烯水溶液;其次,将钢渣、赤泥、废弃泡沫颗粒、增强剂加入至搅拌锅中搅拌均匀,再加入石墨烯水溶液搅拌均匀,将制备的浆体浇注于模具中;最后,将试样在空气环境中养护后拆模。本发明制备的赤泥/钢渣基吸波胶凝材料不仅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还有较好的电磁波吸波性能,有利于推动工业源固废资源钢渣、赤泥的综合利用,具有显著的环保、经济及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水泥胶凝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4593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82282.4

    申请日:2024-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水泥胶凝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基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水泥胶凝材料包括以下组分:水50‑60份、碱激发剂1‑3份、循环流化床粉煤灰70‑90份以及水泥10‑30份、纤维素1‑3份、硅酸盐微珠1‑5份、纳米碳酸钙0.5‑2份和天然胶黏剂0.5‑2份。本发明基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水泥胶凝材料,通过优化组分配比和制备工艺,实现了高性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本发明的植物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来源广泛,为基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水泥胶凝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水泥胶凝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45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82282.4

    申请日:2024-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水泥胶凝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基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水泥胶凝材料包括以下组分:水50‑60份、碱激发剂1‑3份、循环流化床粉煤灰70‑90份以及水泥10‑30份、纤维素1‑3份、硅酸盐微珠1‑5份、纳米碳酸钙0.5‑2份和天然胶黏剂0.5‑2份。本发明基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水泥胶凝材料,通过优化组分配比和制备工艺,实现了高性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本发明的植物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来源广泛,为基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水泥胶凝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种赤泥/黄河泥沙人工鱼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7614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182345.3

    申请日:2021-02-08

    Abstract: 一种赤泥/黄河泥沙人工鱼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其原材料:赤泥100‑400份,黄河泥沙100‑400份,矿粉30‑100份,贝壳50‑200,激发剂15‑25份,拌合水25‑80份。首先,将水玻璃作为激发剂加入拌合水中,制得分散均匀的水玻璃水溶液;其次,将水溶液加入赤泥、黄河泥沙、矿粉及贝壳混合物中进行搅拌,并将搅拌好的黄河泥沙浆体浇注模具压制成型;最后,将试样在空气环境中养护后拆模。本发明与普通水泥混凝土人工鱼礁相比,有效降低人工鱼礁的制备和生产成本,同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并且体系的碱度较低。本发明既推动了固废资源的综合利用,又降低了人工鱼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人工鱼礁耐久性等方面的其他性能,具有显著的环保、经济和工程利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