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4710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393421.0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4B1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胶凝材料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含40~55份电石渣、70~80份海底淤泥、10~20份γ型氧化铝及15~20份激发剂。本发明同时利用了电石渣及海底淤泥,实现多种固废的协同处置。在制备过程中,通过热‑机械‑化学的联合激发,使胶凝材料达到高水化活性,通过对水化产物的定向设计,促使体系生产更多具备高Cl‑吸附性的产物,实现了对Cl‑的原位固溶。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胶凝材料适用于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生产,适应性优异,电通量低,表现出良好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08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110171561.8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提供一种NiFe‑LDH水泥基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材料为:水泥300‑400份;NiFe‑LDH 3‑4份;减水剂3‑4份;拌合水100‑140份。制备方法为:首先,将减水剂加入拌合水中,搅拌3min,形成均匀的拌合溶液;其次,将镍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Fe‑LDH)加入至拌合溶液中,置于超声环境中超声处理,获得NiFe‑LDH均匀分散的拌合水溶液。然后,将精确称量的水泥至搅拌锅中,再加入拌合溶液搅拌均匀,将制备的浆体浇注于模具中;最后,将试样在空气环境中养护后拆模。本发明制备的NiFe‑LDH水泥基复合吸波材料电磁波反射率较低,反射率低于‑10dB的频率宽度较宽,适用于多个频段的电磁波污染吸收,具有显著的环保及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129099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1453963.7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环保生态材料领域,提供一种固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为一种基于石墨炔的水泥基材料,其原材料为:硅酸盐水泥200~800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200~800份,分散剂10~25份,石墨炔2~5份,拌合水250~350份。本发明不仅能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还能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有害重金属进行有效固化,明显降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离子的渗出率,稳定高效,有利于实现焚烧飞灰的资源化再利用;此外,本发明不掺加任何化学稳定剂,采用的原材料均无毒无害,绿色环保,操作工艺简单方便,可节省大量的固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117351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1454448.0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4B28/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环保和新型建筑材料领域,提供一种基于MgO‑SiO2‑H2O胶凝体系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固化材料及制备方法。按照原材料重量份计算,各组分及比例为:轻烧氧化镁200~400份,硅灰300~600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200~600份,分散剂5~20份,拌合水500~700份。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低碳环保,经济高效,不仅能有效固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显著降低飞灰中重金属物质和有机污染物的溶出率,同时含有飞灰毒害污染物质的固化体还具备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致密的微观结构,有利于实现飞灰的资源化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1556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979999.3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属于固废环保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丝瓜络纳米纤维微晶、稻壳灰、氢氧化钠和水为原料制备固化剂,可有效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的安全处置与固化,对重金属Pb2+、Zn2+、Cd2+、Cr3+和Cu2+的最高固化率分别可达到99.7%、99.4%、99.5%、98.7%和99.5%。本发明的固化剂,充分利用丝瓜络纳米纤维微晶特殊的三维交联网状结构、稻壳灰优良的物理化学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能力等特性,显著降低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生态环境的迁移渗滤,有效提高固废的资源化再利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44710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93421.0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4B1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胶凝材料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含40~55份电石渣、70~80份海底淤泥、10~20份γ型氧化铝及15~20份激发剂。本发明同时利用了电石渣及海底淤泥,实现多种固废的协同处置。在制备过程中,通过热‑机械‑化学的联合激发,使胶凝材料达到高水化活性,通过对水化产物的定向设计,促使体系生产更多具备高Cl‑吸附性的产物,实现了对Cl‑的原位固溶。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胶凝材料适用于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生产,适应性优异,电通量低,表现出良好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1556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79999.3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属于固废环保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丝瓜络纳米纤维微晶、稻壳灰、氢氧化钠和水为原料制备固化剂,可有效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的安全处置与固化,对重金属Pb2+、Zn2+、Cd2+、Cr3+和Cu2+的最高固化率分别可达到99.7%、99.4%、99.5%、98.7%和99.5%。本发明的固化剂,充分利用丝瓜络纳米纤维微晶特殊的三维交联网状结构、稻壳灰优良的物理化学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能力等特性,显著降低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生态环境的迁移渗滤,有效提高固废的资源化再利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18084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56968.1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理与生态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素晶体复合粉煤灰地聚物材料,用于固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离子。其原材料为:纳米纤维素1‑5份、粉煤灰80‑180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20‑120份、水玻璃40‑80份、氢氧化钠:10‑14份、拌合水:40‑120份。本发明采用纳米纤维素晶体与固废材料为原材料,经济适用,操作工艺简单,有效利用纳米纤维素晶体的短路扩散、空间位阻效应促进地聚物反应的进行,在优化固化体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纳米纤维素晶体所具有的静电吸附、络合反应和离子交换作用,并与地聚物水化产物特有的类沸石结构协同固化飞灰中的重金属,显著提升固化体对飞灰中重金属离子的固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3883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36729.6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4B28/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处理与生态环境材料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固化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原材料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100~400份,氢氧化钠10~50份,水玻璃50~300份,纳米氧化铝5~15份,拌合水250~400份,其中纳米氧化铝为γ相,亲水型,颗粒粒径10nm。本发明采用固体废弃物为原材料,绿色环保,操作工艺简单,同时充分利用纳米氧化铝的纳米级尺寸、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和易溶于碱液中的高活性的特征,可有效固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离子,显著降低有害重金属离子的浸出率,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有利于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63679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848699.7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4B28/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处理与生态环境材料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炔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固化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原材料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200~400份,偏铝酸钠20~40份,水玻璃70~250份,石墨炔2~6份,二甲基甲酰胺10~30份,拌合水270~380份。本发明采用固体废弃物为原材料,绿色环保,操作工艺简单,同时充分利用石墨炔的纳米尺寸、大比表面积、三维多孔通道和极高活性的叁键特征,可有效固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离子,显著降低有害重金属离子的浸出率,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有利于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