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复电阻率信号的非连续渗透反应墙运维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984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84822.X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电阻率信号的非连续渗透反应墙运维检测方法,通过获取材料样品,在实验室进行材料样品的标定;根据反应墙上下游的监测井,判断污染现状;当监测井出现异常时,布设物探钻孔对非连续渗透反应墙进行物探探测;根据复电阻率信号确定吸附材料是否需要更换,保证非连续渗透反应墙的长期服役时间。本发明对材料样品进行了标定,实现了由复电阻率信号判断材料利用率;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非连续渗透反应墙进行扫描,实现了无损、快速探测,可精准识别需更换材料的修复钻孔;提出了一种基于物探方法的非连续渗透反应墙修复钻孔材料更换原则,可及时对失效的非连续渗透反应墙进行识别和材料的更换,提高了修复效率。

    一种石质文物本体高密度电法监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537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31438.6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质文物本体高密度电法监测装置、系统及方法,涉及石质文物检测领域,包括按照文物岩体不规则区呈多排多列布置的非侵入电极,电极通过黏连剂和耦合剂与文物本体固定和耦合接触,每排、每列电极分别通过测线相连,各排测线、各列测线分别对应汇集至同一主电缆并连接至电阻率仪;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线缆连接电阻率仪;电阻率仪设于防护箱内。在进行高密度电法监测时,通过更新四极测量的优化函数获取优化的测量阵列集,最大化探测结果的分辨率,从而获取高效的测量数据信息。本发明能够保证电极与文物岩体表面的长期、有效耦合,在不损坏文物岩体的同时,保证信号的长期有效传输,并获取高质量的监测数据。

    井间激发极化供测双线探测装置、系统及阵列采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477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941000.6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井间激发极化供测双线探测装置、系统及阵列采集方法,包括并列布置在双线卡排中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上下两端与双线卡排的绝缘卡柱对应连接,绝缘卡柱穿过双线卡排的固线口,第一电极对应的绝缘卡柱末端用于连接测量电缆,第二电极对应的绝缘卡柱末端用于连接供电电缆。在一组卡排内平列布置两组电极,形成供测分离的双线探测方式,多个双线探测装置在井内形成阵列,能够有效降低探测过程中电极极化和电磁耦合效应,提高激发极化数据信噪比,为不同探测领域提供了更加可靠且灵活的技术支撑。

    一种多孔介质的时间域激发极化谱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1373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339342.1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孔介质的时间域激发极化谱分析方法及系统,以恒定的电流通过不同供电电极对多孔介质充电,充电持续时间为第一时间长度;断电后用测量电极测量在断电持续时间Toff时段内二次电场的衰减曲线,并根据衰减曲线计算其视极化率;将充电持续时间分别改为其他时间长度,重复上述步骤的过程,但衰减时间范围不同;利用多次不同的充电时间计算得到的视极化率数据来联合反演估计多孔介质的弛豫时间分布。本公开能够反映出孔径的分布情况,提高了准确性。

    一种水库渗漏检测实验用模拟平台、实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6303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42448.X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水库渗漏检测实验用模拟平台、实验系统及方法,包括包括砂箱,所述砂箱的上部具有开口,以暴露砂箱内腔;砂箱底壁的上表面铺设有覆土层;所述砂箱的一端设置有模拟坝体,模拟坝体通过覆土层支撑,模拟坝体靠近砂箱内腔的侧面与砂箱内壁围合形成储水槽,所述模拟坝体与砂箱的相对位置能够调节,以改变储水槽的大小;所述储水槽中能够填充实验用水,以模拟水库中储存的水资源;所述砂箱的底壁处设置有排水装置,以将覆土层中渗漏出的积水排出。

    基于时间域激发极化的污染场地分区解译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917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71361.8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基于时间域激发极化的污染场地分区解译方法及系统,涉及污染类型监测分类技术领域,包括将全波形数据中的所有衰减曲线进行转换,得到实部视电导率频谱曲线和虚部视电导率频谱曲线;计算实部视电导率频谱曲线低频频电导率代表值以及虚部视电导率频谱曲线三个频段下的电导率代表值;对得到的电导率代表值进行反演,得到低频下的实部电导率代表值剖面以及每个频段下的虚部电导率代表值剖面;根据场地污染类型、浓度及与实部、虚部电导率之间的物性关系,计算虚部电导率代表值每个频段之间的判定值,根据判定标准将污染区域划分不同的特征类型;确定划分的不同特征类型所分别对应的污染物种类,实现污染区场地的分区。

    一种基于交叉梯度结构约束的水文地球物理数据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1964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87010.9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叉梯度结构约束的水文地球物理数据融合方法,包括:在研究区域实施抽水试验;在研究区域实施电阻率法地球物理勘探;建立研究区域的数值模型并生成矩形离散网格;设定数值模型中渗透系数、贮水率和电阻率等未知参数的初始分布;构建各未知参数的交叉梯度函数组;执行交叉梯度结构约束下的水力层析和电阻率层析反演过程,由多次迭代求得最优解。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更为精确可靠的刻画地下含水层的非均质性,在现实大型地质构造中,水文地质参数和电性参数具备结构相似性,不同类别的特性参数相互约束可以最大程度挖掘和融合水文地球物理数据所包含的含水层结构信息,解决反演的多解性问题,改善反演的分辨率与精度。

    一种地表激发极化探测集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970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52704.8

    申请日:2023-08-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污染调查技术领域,具体为地表激发极化探测集成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装置包括电法仪、供电电源、供电‑测量集成电缆、不锈钢供电电极、不极化测量电极、电缆‑电极插拔转换头、转接线;本发明采用不锈钢供电电极和不极化测量电极完全分离,供电电缆和测量电缆完全分离的方式,电缆外包一层导电胶带,绝缘外皮集成供电电缆和测量电缆于一体;本发明所述地表激发极化探测集成装置能够有效降低探测过程中的电极极化和电磁耦合效应,提高激发极化数据信噪比,布线方便快捷,在现有探测集成装置的基础上,优化电缆内部的接线方式,明显提高测量效率,为地下水污染探测提供了可靠灵活的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井间激发极化供测双线探测装置、系统及阵列采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477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41000.6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井间激发极化供测双线探测装置、系统及阵列采集方法,包括并列布置在双线卡排中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上下两端与双线卡排的绝缘卡柱对应连接,绝缘卡柱穿过双线卡排的固线口,第一电极对应的绝缘卡柱末端用于连接测量电缆,第二电极对应的绝缘卡柱末端用于连接供电电缆。在一组卡排内平列布置两组电极,形成供测分离的双线探测方式,多个双线探测装置在井内形成阵列,能够有效降低探测过程中电极极化和电磁耦合效应,提高激发极化数据信噪比,为不同探测领域提供了更加可靠且灵活的技术支撑。

    一种基于三维时间域激发极化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1495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12816.7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采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时间域激发极化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对二维时间域激发极化数据采集方法进行修改使之用于三维激发极化测量,简化了激发极化信号的三维数据采集;将三维时间域激发极化测线中的电极均分为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供电电极只作供电使用,测量电极只作测量使用,将不同电缆功能化,编号为奇数的电缆使用不锈钢电极作为供电电缆,编号为偶数的电缆使用不极化电极作为测量电缆完成测量,而后互换供测电极和电缆进行镜像测量;对测量协议中的电极地址文件和坐标文件进行重新编码,使数据格式可以自动化导出处理。提高了三维激发极化测量的数据质量及数据采集与处理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