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8852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147710.3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配电网规划的评估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得规划区域内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的规划容量信息、规划区域配电网的运行信息和全寿命周期投资效益的计算参数;根据规划容量信息、运行信息和计算参数分别构建分布式光伏的全寿命周期规划投资模型、储能的全寿命周期规划投资模型和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的全寿命周期运行的收益模型;根据分布式光伏的全寿命周期规划投资模型、储能的全寿命周期规划投资模型和收益模型计算配电网规划的投资效益,其中,投资效益用于判断配电网的规划是否合理。本申请考虑配电网规划运行全寿命周期和特殊场景规划投资成本,实现配电网规划投资效益有效计算,提高配电网规划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88779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48765.6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风灾害下停电网格分布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基于机器学习中的Stacking集成思想,构建一个包括基学习器层和元学习器层的两层Stacking集成模型。通过将待研究区域进行1km×1km的网格划分,以网格为单位选取影响停电的电网数据、气象数据、地理数据中的重要特征作为所构建模型的样本数据,最后利用ArcGIS对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本发明表明,利用Stacking将多个算法进行集成的模型能够实现台风灾害下的停电网格分布预测,对于提高电网公司在台风灾害下的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56972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51731.7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遥感影像中施工场地的识别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获取的遥感影像进行数据预处理;将处理结果输入至CenterNet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对提取的特征图进行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解码,生成识别结果。本申请基于CenterNet框架,提高了识别速度、精度,以及对复杂物体形状检测的灵活性;通过深度可分离卷积改进Hourglass‑104网络,能够在保持与正常卷积操作精度基本相同的前提下,极大减少参数计算量从而提高网络检测效率;通过ECA模块替换原Hourglass‑104网络的跨层连接,能够抑制图像中的背景信息,提取更多目标特征信息,最终大大提升了模型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32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73316.3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多模通信链路的RTK高精度定位终端、方法及装置,所述定位终端包括GNSS接收模块、无线公网通信模块、卫星通信模块、光纤通信模块、路由选择模块、主控模块、RTK计算模块、无人机交互模块;所述定位方法,包括对多模RTK通信定位终端上电并完成初始化启动;建立与地基增强系统的通信链路,并将自身相关信息上传到地基增强系统;完成GNSS信号接收,获得自身初步位置信息,通过自适应选择通信链路将位置信息上传至地基增强系统;自适应接收地基增强系统下发的RTK误差信息,并计算出精准定位信息。本申请可为RTK定位终端提供稳定可靠的多模通信链路,有效保障了高精度定位终端的快速定位,解决电力复杂电磁兼容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97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18493.7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F17/1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过载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基于配电变压器的历史负荷数据,预测在未来目标时间段内的目标负荷数据;根据目标负荷数据和目标油顶温度数据,计算配电变压器的过载倍率和绕组热点温度,以及统计配电变压器的过载时长;利用预设三维曲面函数,根据过载倍率、过载时长和绕组热点温度,确定在预设三维坐标空间的目标运行点区间,预设三维坐标空间包括多个运行点区间,运行点区间通过多个预警面划分得到,并基于运行点区间与过载状态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运行点区间对应的过载状态,最后根据过载状态,对配电变压器进行预警,实现提前预警和分级预警,使得配变预警更为精确、安全和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57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111642836.8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匝间短路严重程度的计算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压比值和畸变率平均值;其中,电压比值为不同的匝间短路下配电变压器高压侧电压与低压侧电压之间的比值,畸变率平均值为不同的匝间短路下电流谐波总畸变率的平均值;根据电压比值和畸变率平均值,结合线性回归方法计算得到第一函数;获取实时电力数据,并结合第一函数,计算得到匝间短路的实时严重程度。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提高计算匝间短路严重程度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35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61569.X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浸油式变压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位计,包括:壳体、指示组件、PCB模块和温度感应组件,指示组件包括依次相接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指示部,第二连接杆和指示部均位于容纳腔内,第一连接杆活动穿设于容纳腔并经第二开口伸出,第一连接杆远离容纳腔的一端设有浮球,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形成小于180°的夹角,指示部与观察窗口对应设置;PCB模块具有测距传感器,测距传感器沿第一连接杆的轴向与指示部具有间隔。其有益效果在于:浮球可以与油液接触,通过油液对浮球的浮力带动第二连接杆与指示部移动,使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窗口了解油位信息;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使PCB模块可以避开油箱注油时带来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53606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88678.X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配电变压器健康度的保护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采集配电变压器的各个节点的节点指标数据,根据所述节点指标数据对配电变压器进行健康度评分;所述节点指标数据包括电气量健康指标数据、状态量健康指标数据和环境量健康指标数据;当所述健康度评分低于预设阈值时,根据对所述配电变压器的节点指标数据的判断结果,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所述保护措施包括高压开关进行脱扣处理、低压开关进行脱扣处理和出线开关分等级脱扣处理。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了及时发现配电变压器的故障和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54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647618.3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设备局部放电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所构建的电气设备三维等效模型进行空间网格划分;对各空间网格设置模拟局部放电源,获取其产生的信号到达若干传感器的模拟时间差;将各模拟时间差与空间网格坐标对应进行组合,得到模拟时空向量集;对模拟时空向量集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类簇;接收目标局部放电源所产生的信号到达若干传感器的实际时间差;将实际时间差与各空间网格坐标进行组合,得到N个实际时空向量;根据各实际时空向量与各类簇类簇中心间的距离信息,确定目标类簇;根据各实际时空向量与目标类簇中各模拟时空向量间的距离信息,确定目标局部放电源的空间位置坐标,实现对局放源精准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355677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53083.9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校验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判断多路采集的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无需校验直接采信;若否,判断数据包格式是否错误;若是,将错误数据剔除后进行采信;若否,判断采集值相同最大路数是否大于采集路数的一半;若是,则对采集值相同最大路数所对应的数据进行采信;若否,对各路采集数据中与改进BP插值人工神经网络输出值最接近的值进行采信。本发明通过在监测站点上采用多路信道复用的通信机制,部署多种无线信道,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有效的多信道间数据校验机制,强化了偏远地区监测站点数据回传的可靠性、稳定性,确保监测的连续不间断,减少了人工维护监测站点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