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7050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226975.1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FlAlyA‑S174L及其表达载体、重组表达菌株,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耐热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FlAlyA‑S174L的酶活可达到1.24×105U/mg,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最适pH为7.5,在pH 7.0~9.0条件下具有90%以上的酶活力;最适温度42℃,且在30~60℃时酶活力仍保留80%以上,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50℃孵育30min后剩余酶活为90%。本发明的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FlAlyA‑S174L为褐藻酸裂解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0609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58778.2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丙酮酸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株,菌株分类命名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XY-156A,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129。本发明所述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株XY-156A,能够利用大量葡萄糖发酵生产丙酮酸,在分批补料发酵76h之后,发酵液中的丙酮酸浓度可达105g/L,丙酮酸得率为0.5g/g葡萄糖,在丙酮酸发酵生产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57047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412247.2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性脂肪酶基因LipC及其编码的酸性脂肪酶的制备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酸性脂肪酶基因LipC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利用包括酸性脂肪酶基因LipC的重组表达菌株制备酸性脂肪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活化培养重组菌株C-OB5获得种子液;2)将所述种子液接种于自动诱导发酵培养基中依次进行高溶氧发酵和低溶氧发酵后,收集菌体细胞,破胞后获得酸性脂肪酶。本发明提供的酸性脂肪酶基因LipC编码的酸性脂肪酶的最适反应pH范围为2.5~4,最适反应温度范围为45~60℃,耐热性和耐酸性好,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3512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826502.X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芽孢杆菌BAF143及其发酵液粗提物和在玉米储存和抑制植物病原菌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芽孢杆菌(Bacillus sp.)BAF143,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4年09月23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32046。本发明发现,BAF143能够显著抑制黄曲霉的生长,由其制备的发酵液粗提物能够显著抑制黄曲霉孢子的萌发,可有效防止玉米中黄曲霉的生长和萌发,在玉米储存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BAF143还对不同植物病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可作为一种广谱性的生防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9608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984196.7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所述的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由野生型褐藻酸裂解酶通过点突变获得,所述的野生型褐藻酸裂解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述的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3。本发明提供的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的蛋白表达量高于野生型褐藻酸裂解酶,1L发酵液分离纯化后可获得700±50mg纯酶,远高现有水平,为褐藻酸裂解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87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20454.0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IPC: C12N9/42 , C12N15/70 , C12N15/56 , C12N1/21 , C12P19/02 , A01N63/20 , A01N63/60 , A01N63/50 , A01P3/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几丁质酶、重组质粒、表达菌株及在降解几丁质和防治植物病原菌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包括几丁质酶CaChi19A、CaChi19A_ΔI、CaChi19A_ΔIΔII或CaChi19A_CatD;几丁质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几丁质酶CaChi19A和CaChi19A_ΔIΔII同时具有几丁质外切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几丁质内切酶活性,并可抑制植物病原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公开(公告)号:CN11010609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1910358778.2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丙酮酸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株,菌株分类命名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XY‑156A,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129。本发明所述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株XY‑156A,能够利用大量葡萄糖发酵生产丙酮酸,在分批补料发酵76h之后,发酵液中的丙酮酸浓度可达105g/L,丙酮酸得率为0.5g/g葡萄糖,在丙酮酸发酵生产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817648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10212493.X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聚糖/5‑羟甲基糠醛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用酸性水溶液溶解壳聚糖类物质得到溶液A,再将溶液A和含5‑羟甲基糠醛溶液混合得到预反应液,在预反应液中加入碱液调节其pH,预反应液在温度为4℃~85℃、搅拌速度为100~500r/min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呈凝胶状或是絮状的壳聚糖/5‑羟甲基糠醛组合物,用去离子水对反应后的壳聚糖/5‑羟甲基糠醛组合物进行透析处理后冷冻干燥,得到干燥的壳聚糖/5‑羟甲基糠醛组合物。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壳聚糖/5‑羟甲基糠醛组合物将可保留更多的‑NH2基团,从而保留更优异的独特的抗菌性、生物附着性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720705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382569.X
申请日:2012-10-11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IPC: A61K31/718 , A61K9/16 , A61K47/34 , A6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薯淀粉微球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木薯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是:在30℃下将木薯淀粉溶液和聚乙二醇溶液搅拌10分钟形成水包水(W/W)乳液,控制搅拌速度为200-600转/分。将W/W乳液在15-25℃静置温育3-7小时后离心,下层凝胶状固体经洗涤、脱水、干燥后得到白色或淡黄色的木薯淀粉微球。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为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非粮”生物质资源——木薯淀粉,所提供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所制得的木薯淀粉微球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