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891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26725.1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惠州至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浮模内注射成型工艺,其属于模内注射成型工艺的技术领域,其先利用第一成型模具将记忆钢丝与电源线在第一成型模具的产品型腔中用硅胶进行连接,再在第二成型模具的产品型腔的周边利用耐高温磁铁与电源装置设置成电磁浮的结构形式,利用该电源装置所输入电源线与记忆钢丝中的电流所形成的磁场配合耐高温磁铁本身的磁场,以使电源线及记忆钢丝依托通电后的所产生磁场作用力悬浮于第二成型模具的产品型腔之中。最后,利用硅胶注塑机在合模后的第二成型模具的产品型腔中注入硅胶原料,以避免产品在模内注射成型后,因无法控制电源线或记忆钢丝的位置而出现两者外露于硅胶壳体之外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50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73444.5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惠州至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线材热轧成型生产线及工艺,其属于有色金属材料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座体、台架、前夹送装置、进线校直装置、感应加热线圈结构、感应加热控制装置、四辊双驱主动轧机、冷却装置以及双向激光监测装置;座体之上设置台架,前夹送装置、进线校直装置以及感应加热线圈结构依次排列设置于台架之上,感应加热控制装置设置于感应加热线圈结构的邻侧,感应加热控制装置与感应加热线圈结构控制连接;感应加热线圈结构与四辊双驱主动轧机相邻设置,冷却装置相对感应加热线圈结构设置于四辊双驱主动轧机的另一侧面,双向激光监测装置与冷却装置相邻设置。本发明解决了如何优化钛合金线材的热轧成型工艺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406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03890.5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惠州至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便携式终端设备用框架结构物的制造方法,其属于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先对金属素材进行机械加工的处理以形成所述的金属框架;然后,再利用所述金属框架于金属成型模具中形成所述金属支架;最后,分别将连接为一体的所述金属框架与所述金属支架放置于塑料成型模具中形成所述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支架以及所述塑料支架一体成型结构物,最后,将所述金属支架的多余部分去除后即可制备一种便携式终端设备用的框架结构物。本发明便携式终端设备用框架结构物的制造方法解决了如何节省加工材料、降低制造成本以及提高加工效率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48481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736074.7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惠州至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密矩形线材轧机,其属于冷轧工艺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线体机座、钣金壳体、若干排气扇、万能型四辊轧机以及张力装置;所述线体机座之上设置所述钣金壳体,所述钣金壳体的顶部均匀排布设置若干所述排气扇,所述排气扇连通所述钣金壳体的内腔。所述线体机座与所述钣金壳体之间均匀排布设置三所述万能型四辊轧机,三所述万能型四辊轧机之间分布设置两所述张力装置,每两所述万能型四辊轧机之间设置一所述张力装置。由此,本发明精密矩形线材轧机解决了传统的冷轧工艺所存在的加工成本高、生产浪费率高的技术问题,从而使得钛合金原料的加工效率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40111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949374.2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惠州至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拉伸模具,其属于电子烟铝管拉伸工艺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上模座、下模座、若干导柱结构、复合剪拉结构、空步结构、连续拉伸结构、底部整形结构、口部旋切结构以及出料结构。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相对开合设置;若干所述导柱结构分别连接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且,所述导柱结构导引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的相对开合动作;所述复合剪拉结构、所述空步结构、所述连续拉伸结构、所述底部整形结构、所述口部旋切结构以及所述出料结构均设置于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之间。本发明一种连续拉伸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拉伸模具所存在的适用范围小以及加工精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7373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32428.8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惠州至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硅胶雾化芯生产工艺,所述多孔硅胶雾化芯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造孔剂与导电液体硅胶进行混合搅拌处理得到原料混合液;将发热丝植入雾化芯模具的模腔中;将所述原料混合液注入已经植入发热丝的雾化芯模具中;对雾化芯模具中的原料混合液进行加热处理得到固体的产品;将固态的产品进行水洗处理,去除掉固态产品中的造孔剂,得到具有微孔的硅胶雾化芯。上述多孔硅胶雾化芯生产工艺精妙简练、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制作得到的微孔硅胶雾化芯的成本低,容易根据不同的烟管来制造不同形状的微孔硅胶雾化芯,适配范围广泛。微孔硅胶雾化芯在工作时,先前植入的发热丝可以进行导电对液体进行雾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6589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56595.0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惠州至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射成型模具内构件的悬浮成型方法及结构,其属于模内注射成型工艺的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在注射成型模具中设置外接电源结构、磁铁组件以及型腔结构;并使可导电的内构件放置于型腔结构之中,同时,令外接电源结构的正、负极与可导电的内构件的两端相连;再将磁铁组件设置于型腔结构的邻侧,而当电流导入可导电的内构件之中后,其电流方向与磁铁组件的磁场方向相交,此时,可导电的内构件悬浮于型腔结构之中;应用前述方法的结构包括外接电源结构、磁铁组件、型腔结构以及可导电的内构件;从而,杜绝了模内注塑成型产品在模内注射成型后,因无法控制其内部的骨架材料的位置而使其出现外露于硅胶壳体之外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758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14720.4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惠州至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5B19/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XCEL表格VBA宏命令处理CNC加工程式变量的方法,其属于数控加工的技术领域,其先使用CNC加工软件对待进行CNC加工的工件的3D模型进行分析设计并输出常规的CNC加工程式;再将常规的CNC加工程式进行格式整理;然后,打开预设的EXCEL表格,并将整理好格式的常规的CNC加工程式导入该EXCEL表格中;启动EXCEL表格中预设的VBA宏命令计算处理所导入的常规的CNC加工程式,以使该CNC加工程式被增加变量;最后,将经过计算处理后的CNC加工程式从EXCEL表格中导出,并将导出后的CNC加工程式再次调整格式即可。本发明解决了数控加工的CNC加工程式设计中因人工进行变量添加、逻辑计算而导致的工程量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4239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33360.2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惠州至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R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项圈线材疲劳测试设备,其属于项戴耳机测试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结构、容置结构、限位模块、夹持模块、往复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以及控制反馈模块;所述底座结构的上方设置所述容置结构,所述容置结构之中设置所述限位模块,所述夹持模块与所述限位模块相连。所述往复驱动模块相邻所述限位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置结构之中,所述往复驱动模块与所述夹持模块驱动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相邻所述往复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置结构之中,所述传感器模块与所述控制反馈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反馈模块相邻所述容置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结构之上。本发明解决了如何令设备自动完成项圈线材产品的疲劳测试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8342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81884.7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惠州至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校正设备,其属于成型工艺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工作台、控制部、定位部、接近开关、主检测机构、辅助检测机构、主校正动作机构以及辅助校正动作机构;机架之上设置工作台;定位部设置于工作台之上,接近开关设置于定位部的邻侧,接近开关与控制部通信连接。主检测机构相邻定位部设置于工作台的中部,辅助检测机构设置于定位部的侧面;主检测机构与辅助检测机构分别与控制部通信连接。主校正动作机构相邻定位部与工作台相连,辅助校正动作机构设置于定位部的侧面,控制部分别与主校正动作机构及辅助校正动作机构控制连接。本发明解决了折弯成型工艺中的品质良率低、生产效率低以及制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