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71472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10391.2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混凝土高温火灾后遇水作用试验的装置及其测试方法,为相关消防模拟试验提供技术支持,属于混凝土材料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设有工作台、冷却装置等。该装置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测试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性能稳定、适用性强。测试方法中的装置能精确地调节受火试件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可研究自然冷却和遇水冷却、不同冷却时间、不同冷却面积对高温火灾后混凝土损伤影响。根据检测各个冷却制度下高温后混凝土试件,研究该条件下混凝土内外部的损伤情况、混凝土强度变化规律、混凝土变形规律、以及耐久性变化规律等等。
-
公开(公告)号:CN105004613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510473541.0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水泥与混凝土用纤维单丝拉伸强度测试的方法,属于纤维强度测试方法技术领域。在一平面纸张上设置一根对折直线记号,对称地将纸张裁制成具有等距的多个锯齿长条,将纤维单丝粘合在位于对折直线同一侧的各个锯齿长条中;将平面纸张对折并使纤维单丝包裹在纸张中;对各个相邻的锯齿长条中部进行剪切,取得纤维单丝拉伸试样;将两只试验夹具分别夹持在分别具有纸张包裹的纤维单丝的两端,两层闭合纸,对纤维单丝拉伸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本发明解决了夹具在夹持过程中损伤纤维的问题,还可有效防止夹具夹持不牢而造成纤维单丝滑脱的现象,使检测出的数据客观、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6930456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91181.4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E04B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5/00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木竹轻骨料钢筋混凝土组合楼板,包括倒T形圈梁、木竹轻骨料钢筋混凝土组合楼板,该组合楼板的端部搭在倒T形圈梁的翼缘上部并连接在一起,连接缝隙通过水泥砂浆灌浆料填充;所述组合楼板包括铺设于顶部和底部的木竹板、中间层的轻骨料钢筋混凝土格栅,在木竹板与轻骨料钢筋混凝土格栅之间各贴一层防潮薄膜,所述轻骨料钢筋混凝土格栅内填充保温隔热材料。本发明生态环保、保温隔热、自重小、生产及吊装方便、结构整体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006995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231600.9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纳米力学及纤维混凝土的微观试验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用于扫描显微环境的纤维净浆试件成型方法,主要特点是用激光雕刻机雕刻具有三个试件形状的上模和底板;用水泥净浆先后填满底板上的凹槽,再将纤维顺着凹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放在被填充的凹槽表面,将上模对应放置在底板上,用水泥净浆填满通槽,养护数天后即可,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安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试件的形状、尺寸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具有多样化的特点;(2)试件的成型不需要浇筑标准试件,节省了人力物力,减少了能源消耗;(3)试件模具可多次重复利用,且成本低廉;(4)人为控制纤维的深度,更有利于扫描电镜的观察。
-
公开(公告)号:CN104030640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88567.3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粗骨料用量占71.77%~73.16%,水泥用量占18.88%~19.04%,水用量占6.58%~8.14%,硅灰用量占1.21%~1.22%。其中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均须符合Ⅱ类用石标准,再生骨料掺量可根据实际性能指标自定。水泥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硅灰的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6%。制备方法:搅拌、振捣成型、抹平。采用体积法设计配合比,按照预定的制备流程制备混凝土。这种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一方面可以解决废弃混凝土的循环再生利用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补给地下水,收集、净化以及重复利用水资源,缓解“热岛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4677802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98903.2
申请日:2015-03-0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污水分时取样与透水系数测试为一体的多功能联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装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装置A,它主要由供水通道、圆筒溢流口、水圆筒、溢流水槽、水槽溢流口、试样支架、试样、刻度表、污水取样管、高精度流量计、电子温度计和工作台等组成。第二部分为装置B,它主要由工作水桶、排水桶、螺旋桨、水泵、电源开关、水泵电控、螺旋桨电控、导杆旋转驱动器和工作台等组成。装置A和装置B之间用一根给水导管和两根排水导管连接,形成一个多功能联动装置。本发明可模拟真实环境中透水路面遭遇污水渗透的情况,在不同时刻取得经过试样过滤后污水的样品,同时测出试样的透水系数,水源循环利用,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4674765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103033.3
申请日:2015-03-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E02B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5/02
Abstract: 一种内嵌陶粒的自锁生态混凝土沟渠护坡,涉及农田周边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技术和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延着沟渠长度方向,于沟渠基体表面铺设至少一组混凝土材料,每组混凝土材料由若干混凝土砌块相互拼装组成,每一混凝土砌块上设置贯通混凝土砌块厚度方向的孔洞,孔洞朝向河水的截面积小于朝向沟渠基体的截面积,在孔洞内设置硬质网眼篮,在网眼篮内填充陶粒。本发明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便于沟渠基体内的土壤和沟渠中生物交换,为植物、微生物等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小环境,加快生态修复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668183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95125.1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7B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7B1/28
Abstract: 用一种实验室用砂石清洗装置,属于建筑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由底座和箱体组成,底座是由中轴通过轴承与支座连接安装构成;箱体由底部框架、侧板、挡板和底板筛网组合安装构成。该装置在设计上采用跷跷板的工作原理,箱体底部框架的中部与中轴固定连接后,箱体能够相对于底座作往复摆动,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装置占地体积小,操作简便,易于维护,该装置不但不需要其他机械设备配合使用,而且在节约大量用水的同时还提高了砂石的清洗效率,关键还在于操作过程中能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实现了节能环保的功能,满足了建筑材料实验室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55692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34263.2
申请日:2014-12-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镍渣粉和粉煤灰复掺制备混凝土的方法,该方法将镍渣粉和粉煤灰复掺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使用,发挥其各自的优势,起到超叠加效应,与单掺镍渣粉混凝土相比,复掺中镍渣粉和粉煤灰取代水泥总质量最大可达25%,其掺合料成本较水泥低,但却能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高效减水剂的掺入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同时,能进一步节约水的用量;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447836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812031.7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入工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再生骨料透水陶粒混凝土及制备,其特征是以再生粗骨料和陶粒为混凝土的粗骨料,掺入适量经过预处理的工业废料、农业剩余物、以及生活垃圾等工农业固体废弃物作为掺合料,利用水泥、水、高效减水剂和增强料配制胶结料,通过预设的搅拌工艺和制备方法进行拌合,生产出一种力学性能、透水性能和耐久性能俱佳的生态混凝土,该混凝土废弃物利用率高达80%左右,绿色环保,可以就地取材,经济效益显著,陶粒孔隙较小,能够持续稳定处理污水,因此该混凝土一般用于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除此之外,由于其轻质高强,透水性好,也可用于人行道和停车场等透水路面工程,以及生态河道护坡和屋顶景观种植等绿化工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