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9326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80018368.X
申请日:2012-03-2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可一并达成锂二次电池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实用上充分的耐久性(循环性能)。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内部有气孔。即,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或膜的内部,形成有许多气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气孔的内壁被导电性膜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0257469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28800.4
申请日:2010-06-21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2004/021
Abstract: 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含有多元晶体粒子,该多元晶体粒子包含70%以上的初始粒子,该初始粒子由含有锂和锰作为构成元素的尖晶石构造的锰酸锂构成、且具有粒子径为5~20μm的非八面体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2459087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80028807.6
申请日:2010-06-21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2004/021
Abstract: 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其含有由尖晶石构造的锰酸锂构成的多元晶体粒子,多元晶体粒子中,相对于全部晶体粒子含有面积百分比在70%以上的粒径为3~20μm的初始粒子,初始粒子含具有矩形面的成分,全部矩形面的合计面积在初始粒子的合计表面积中所占比例为0.5~5%。
-
公开(公告)号:CN102171865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80139598.X
申请日:2009-12-22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1/04 , C01G45/1228 , C01G51/50 , C01G53/50 , C01P2002/72 , C01P2002/74 , C01P2004/03 , C01P2004/20 , C01P2006/10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4/02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Abstract: 通过令锂离子出入良好的结晶面((003)晶面之外的晶面:例如(101)晶面或(104)晶面)更多地露出于电解质而提高电池容量等特性。本发明是具有层状岩盐结构的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用板状粒子,(003)晶面取向为与粒子板面方向交叉的方向,气孔率在10%以下。此外,从BET比表面积测定值求得的该粒子的实测表面积(β)与假设粒子板面为平滑时从其平面形状以及厚度所规定的该粒子的假想表面积(α)之比β/α在3以上、1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31308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880005559.X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其是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的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具备:具有层状岩盐结构的多个一次粒子结合得到的结构,并且,气孔率为3~30%,平均气孔径为15μm以下,开口气孔比率为70%以上,厚度为40~200μm,多个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即一次粒径为20μm以下,气孔径分布的峰数为1个,体积基准D10、D50以及D90气孔径满足D50/D10≥2.5、D90/D50≥2.5以及D90/D10≥8.0的关系。根据本发明,提供较厚的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其具有高能量密度,并且,在作为正极组装于锂二次电池的情况下,能够呈现出耐弯曲性、快速充电性能等优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9166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880005475.6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其是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的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具备:具有层状岩盐结构的多个一次粒子结合得到的结构,并且,气孔率为3~30%,平均气孔径为15μm以下,开口气孔比率为70%以上,厚度为40~200μm,多个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即一次粒径为20μm以下,气孔径分布包括:第一峰,其与超过0μm且为1.2μm以下的气孔径相对应;以及第二峰,其与大于与第一峰相对应的气孔径且为20μm以下的气孔径相对应。根据本发明,提供较厚的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其具有高能量密度,并且,在作为正极组装于锂二次电池的情况下,能够呈现出耐弯曲性、快速充电性能等优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482117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28799.5
申请日:2010-06-21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2004/021
Abstract: 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含有多元晶体粒子,该多元晶体粒子包含:由含有锂和锰作为构成元素的尖晶石构造的锰酸锂构成且粒子径为5~20μm的初始粒子、和含铋的铋化合物,所述多元晶体粒子中含有的所述初始粒子的面积百分比在70%以上,所述铋化合物中含有的铋的比例,相对于所述锰酸锂中含有的锰占0.005~0.5摩尔%,其比表面积为0.1~0.5m2/g。
-
公开(公告)号:CN102239588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980149111.6
申请日:2009-12-22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3/42 , C01G45/1228 , C01G51/42 , C01G51/50 , C01G53/50 , C01P2002/72 , C01P2002/74 , C01P2004/03 , C01P2004/20 , C01P2006/40 , H01M4/0471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容量、耐久性及速率特性较传统得以提升的锂二次电池。含有钴及锂、具有层状岩盐结构的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用的板状粒子或膜,(003)晶面取向为与板面交叉。
-
公开(公告)号:CN102239587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980149005.8
申请日:2009-12-22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5/1228 , C01G51/42 , C01G51/50 , C01G53/50 , C01P2002/74 , C01P2004/03 , C01P2004/20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4/0471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容量、耐久性以及速率特性都高于现有的电池。其中,具有层状岩盐结构的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用的板状粒子或者膜中,(003)晶面取向为与板面方向交叉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2171866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80139610.7
申请日:2009-12-22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10T428/25 , Y10T428/2982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使得锂离子出入良好的结晶面((003)面以外的面,例如(101)晶面或(104)晶面)更多地露出于电解质,以提高电池容量等特性。在具有层状岩盐结构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用板状粒子和正极活性物质膜中,取向为与板面(与厚度方向正交的表面)平行的晶面为(003)晶面之外的晶面,并沿着该板面二维形成台阶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