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64700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460726.6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旭化成株式会社
IPC: H01G11/06 , H01G11/50 , H01G11/34 ,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系锂型蓄电元件。本发明的非水系锂型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提供非水系锂型蓄电元件的工序,所述非水系锂型蓄电元件具有正极、负极、隔板和包含锂离子的非水系电解液;和老化工序,将所述非水系锂型蓄电元件保持在40℃以上,使所述非水系电解液分解。
-
公开(公告)号:CN108475825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80007150.7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旭化成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G11/06 , H01G11/46 , H01G11/86 , H01M4/131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输出特性和耐久性优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隔板、以及包含锂离子的非水系电解液,其中,上述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和设置于上述负极集电体的单面或双面上的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上述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和设置于上述正极集电体的单面或双面上的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能够吸收和释放锂离子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相对于每单位质量的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为3.8×10‑9mol/g~3.0×10‑2mol/g的特定的锂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475584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80007111.7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旭化成株式会社
IPC: H01G11/06 , H01G11/24 , H01G11/26 , H01G11/30 , H01G11/50 , H01G11/70 , H01M4/1393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0585
Abstract: 一种非水系锂型蓄电元件,其包括正极、负极、隔板、包含锂离子的非水系电解液,上述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和设置于上述负极集电体的单面上或双面上的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并且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能够吸收和释放锂离子的碳材料,进而,上述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和设置于上述正极集电体的单面上或双面上的包含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并且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活性炭,另外,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相对于上述正极物质层的每单位质量为1.60×10-4mol/g~300×10-4mol/g的选自下述式(1)~(3)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式中,R1R2、R3X1、X2表示本申请说明书中所定义的基团。}LiX1-OR1O-X2Li(1);LiX1-OR1O-X2R2(2);R2X1-OR1O-X2R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