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传递铰链装置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34332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0910129009.1

    申请日:2009-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604 G02B6/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传递铰链装置,其具备将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绕第一轴心(81)可转动地连结的第一铰链部(8)、装备在第一壳体(2)上的第一光元件(6)、装备在第二壳体(3)上的第二光元件(7)、和将第一光元件(6)与第二光元件(7)可光传递地连接的导光路体(10),导光路体(10)具有弯曲部(13)、相对于弯曲部(13)形成在一侧的第一部位(11)、和形成在另一侧的第二部位(12),第一部位(11)在使其前端部(15)对置于第一光元件(6)的状态下配置在第一壳体(2)一侧,以使其与第一铰链部(8)同轴心,第二部位(12)在使其前端部(16)对置于第二光元件(7)的状态下配置在第二壳体(3)一侧。

    触摸面板输入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62418A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710180950.7

    申请日:2007-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的触摸面板输入装置,其即使在电极面积等变小时,检测精度也不会极端降低。在面板(10)的表面侧设置X列电极(20),在背面侧设置Y列电极(30)(第2电极),并使它们平面地错位,检测手指是否触摸了面板(10)表面上的X列电极(20)和Y列电极(30)之间的附近位置,利用使Y列电极(30)的面积大于X列电极(20)的方法、选择面板(10)和涂层(40)的材质和厚度的方法,使静电电容Cf1和静电电容Cf2相同。

    双向光通信用连接器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87541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610171230.X

    申请日:2006-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1 G02B6/4246 G02B6/42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光通信用连接器,其中,在通过连结部(23)形成一体的一对光导(21)、(22)的从插座体(10)的背面(13a)突出并分别与发光元件(30)和受光元件(40)相对的一端侧上,分别安装有将它们周围包围的附件(81)。这些附件(81)被插入定位在分别形成于发光元件(30)和受光元件(40)上的引导孔(31)、(41)内,这样来进行一对光导(21)、(22)与发光元件(30)和受光元件(40)的光轴对准。

    光纤连接零件和使用它的光纤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818732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610006761.3

    申请日:2006-0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12 G02B6/3801 G02B6/382 G02B6/3825

    Abstract: 一种光纤连接零件,其包括由透明弹性材料构成的圆柱状导光部件(32)和把该导光部件收容在内部的管(31),导光部件与光纤的连接端面(301)、(302)是凸面或是凹面,管的前端从连接面向管的轴向突出。由于导光部件连接端面的曲率半径与光纤前端面的曲率半径不同,所以当把光纤的前端插入到管中并向导光部件的连接端面按压时,连接端面变形,在接触区域从中心向外侧扩大的同时接触面间的空气被排出。

    带有闸门的光连接器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69937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117100.3

    申请日:2005-1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49 G02B2006/4297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带有内开式闸门的光连接器,该内开式闸门用于打开和关闭连接器的插头插入开口,以避免在闸门向内打开时其与设置在插头插入孔中的插头保持件之间的干涉,从而通过将闸门的容纳空间限制得尽可能小而避免连接器的外部尺寸增加。内开式闸门(20)具有两件式铰链结构,其结合有在基侧的主闸门(20A)和在远侧的副闸门(20B)。副闸门(20B)铰接到主闸门(20A)的开口侧端上。主闸门(20A)通过偏压弹簧(30)弹性地保持在关闭位置。副闸门(20B)通过另一偏压弹簧(60)弹性地保持在弯曲状态,在该状态下,它朝着插入开口侧弯曲,或者保持为沿着基侧闸门的延长线延伸的伸直状态。

    光连接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46711A

    公开(公告)日:2006-03-15

    申请号:CN200510099045.X

    申请日:2005-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92 G02B6/4246

    Abstract: 一种光连接器,其与保持光纤的光插头连接。其包括:发光元件;接收光元件;以及将这些发光元件和接收光元件与所述光插头的光纤光学连接的套管,其中传送用套管(30)和接收用套管(40)通过连结部(50)一体化构成套管组件(61)。通过把连结部(50)压入连接器体(80)内固定所述套管组件(61)。由压入产生的应力不作用于传送用套管(30)和接收用套管(40),因此可以防止应力危及套管的光学功能(光学特性)。

    光连接器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03345C

    公开(公告)日:2005-05-25

    申请号:CN03103791.7

    申请日:2003-0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01 G02B6/4274 G02B6/4286

    Abstract: 在搭载在光发送端机器上的将输入信号变换成光信号并发送的光连接器中,设置:检测电路(15),检测输入信号的状态;以及控制电路(16),按照该检测电路(15)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对发光元件(11)的驱动电路(13)的电源供给,在检测电路(15)中检测出没有输入信号时,控制电路(16)形成断开或抑制对驱动电路(13)的电源供给的结构。由此,可以削减不进行光发送时(不使用时)的消耗电力。

    光连接器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39904A

    公开(公告)日:2003-09-03

    申请号:CN03103791.7

    申请日:2003-0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01 G02B6/4274 G02B6/4286

    Abstract: 在搭载在光发送端机器上的将输入信号变换成光信号并发送的光连接器中,设置:检测电路(15),检测输入信号的状态;以及控制电路(16),按照该检测电路(15)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对发光元件(11)的驱动电路(13)的电源供给,在检测电路(15)中检测出没有输入信号时,控制电路(16)形成断开或抑制对驱动电路(13)的电源供给的结构。由此,可以削减不进行光发送时(不使用时)的消耗电力。

    用于光信号的变换插头及该变换插头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88393A

    公开(公告)日:2003-01-01

    申请号:CN02140124.1

    申请日:2002-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损失少,装配容易并且廉价的用于光信号的变换插头。该变换插头能够通过金属管的芯部及套管部来构成能够直接插入特定尺寸的光信号端子的插入部,在被压入该金属管内的中空的光插头支撑部件上形成不能直接插入上述特定尺寸的光信号端子的光插头的插入部能够插入的嵌合孔。光纤在其一端部的外周上预先接合光纤固定用的环,并且,对从该光纤固定用的环突出的光纤的端面进行镜面加工。把上述光纤固定用的环与上述光纤一起压入金属管的内部,在把上述光纤插入上述金属管的套管部及芯部内的同时,把上述光纤的镜面加工后的端面位置定位在最佳位置上。

    多方向输入装置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02312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265666.6

    申请日:2011-0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3548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睡眠模式期间的电力低消耗化。多方向输入装置(PD)具备输入部(100)及静电电容检测IC(200)。输入部(100)具有可向多方向移动的操作体(120)及金属体(130)、配设于绝缘基板(110)的面上的各种电极(141a~144a、140b、150)。静电电容检测IC(200)通过测定金属体(130)和检测电极(140b)之间的静电电容而检测操作体(120)是否移动,另一方面,通过测定金属体(130)与各检测电极(141a~144a)之间的静电电容而检测操作体(120)的移动方向。在初始位置处金属体(130)的外缘部(132)的外周端和检测电极(141a~144a)的内周端之间的平面距离(R1)、与外缘部(132)的内周端和GND电极(150)的外周端之间的平面距离(R2)大致相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