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79313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880102488.1
申请日:2008-08-08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系二次电池用负极和其用途,所述锂系二次电池用负极含有可吸藏和释放锂离子的活性物质(A)和粘合剂(B),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A)是以选自石油焦和煤焦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原料而得到的、平均粒径为1~30μm且真密度为1.90~2.00g/cm3的碳系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碳系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工序制成平均粒径为1~30μm且真密度为1.90~2.00g/cm3的碳系负极活性物质,所述工序包括:(a)将选自石油焦和煤焦中的至少一种进行粉碎的工序,(b)调整粒度的工序,以及(c)在惰性气体氛围中900~1900℃下进行热处理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2077398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80124844.4
申请日:2009-04-28
IPC: H01M4/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362 , H01M4/36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阴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该阴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提供的锂二次电池用阴极活性物质是,由被覆有碳纤维(Vapor Growth Carbon Fiber,VGCF)及非晶质石墨的碳材料,和选自天然石墨、人造石墨、非晶质被覆石墨、树脂被覆石墨以及非晶质碳之中的一种以上的其他碳材料混合而成的。根据本发明,在制备阴极活性物质时,在碳材料上均匀分散碳纤维,并与非晶质石墨一同被覆之后,再与其他碳材料相混合,由此实现进一步提高的高电极密度。从而,能够提供以高电极密度使用时也能实现锂二次电池的优异的充放电效率或循环特性等电化学特性的锂二次电池用阴极活性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847720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04584.9
申请日:2006-07-03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阳极,其中包含本身为采用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的石墨材料和具有良好导电性且均匀分布无10μm或更大聚集体形成的碳纤维;所述阳极的长期循环寿命和大电流特性优异。用于生产所述阳极的组合物可通过,例如混合包含阳极活性材料的增稠剂溶液、增稠剂水溶液、作为粘合剂的丁苯橡胶和具有预定粘度的包含分散于增稠剂的碳纤维的组合物生产,或通过阳极活性材料与蒸气生长纤维以干燥状态混合然后加入聚偏二氟乙烯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0540765C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480026743.0
申请日:2004-09-15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D01F9/127 , D01F11/12 , D06M11/32 , D06M11/44 , D06M11/45 , D06M11/46 , D06M11/47 , D06M11/48 , D06M11/4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M11/36 , B82Y30/00 , C01B32/16 , C08J5/042 , C08J5/06 , C08J2377/00 , D01F9/127 , D01F11/12 , D06M11/00 , D06M11/42 , D06M11/44 , D06M11/45 , D06M11/46 , D06M11/47 , D06M11/48 , D06M11/49 , D06M11/76 , D06M11/79 , D06M23/08 , D06M2101/40 , Y10T428/2913 , Y10T428/2918 , Y10T428/2927 , Y10T428/2973 , Y10T428/2989 , Y10T428/29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相生长碳纤维和无机细粒的复合材料,其含有:气相生长碳纤维,碳纤维的各纤维丝在结构中带有沿其轴延伸的空腔,并具有0.001至1微米的直径和5至15,000的纵横比;和无机细粒,其粒度为0.0001至5微米,这些粒子沉积在碳纤维表面上,其中气相生长碳纤维的平均直径与无机细粒的平均粒度的比率为1∶0.01至1∶5,气相生长碳纤维与无机细粒的质量比为1∶0.005至1∶50;且保持了碳纤维的碳晶体结构并改变了表面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41091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680048044.5
申请日:2006-12-20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10/0569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428/29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示高的电池容量、充放电循环特性良好、并且充电特性优异的适合作为二次电池负极用途的复合石墨粒子、使用该复合石墨粒子的负极用膏、负极以及锂二次电池。本发明的复合石墨粒子,是包括芯材和表层的复合石墨粒子,所述芯材由d(002)面的层间距即d值为0.337nm以下的石墨制成,所述表层由通过拉曼分光光谱测定的在1300~1400cm-1的范围的峰强度ID与在1580~1620cm-1的范围的峰强度IG的强度比ID/IG即R值为0.3以上的石墨制成,在对将其与粘合剂混合、加压成型为1.55~1.65g/cm3的密度而形成的物品进行XRD测定时,石墨晶体的(110)面的峰强度I110与(004)面的峰强度I004之比I110/I004为0.1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07532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3258.5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具有集电体以及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及粘合剂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特征为: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含有: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中的50%粒径D50为1~9μm的人造石墨与D50为1~9μm的钛酸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人造石墨与钛酸锂的合计质量中的钛酸锂的比率为10.0~20.0质量%。此负极及使用此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低温环境下也可发挥优异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50220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280033284.3
申请日:2012-10-19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1/04 , C01B32/20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通过对压缩到1.4g/cm3密度时的压实粉体电阻值为0.4Ωcm以下、休止角为20°以上且50°以下、通过激光衍射法测定得到的体积基准的粒径分布中的D90为120μm以下的碳材料直接流通电流,使该碳材料发热而石墨化的工序,石墨化后的碳材料的通过X射线衍射法得到的(002)面的平均晶面间距d002为0.3354nm以上且0.3450nm以下。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用电极材料,杂质的混入少,作为稳定性优异的高品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是有用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081191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180038625.1
申请日:2011-08-05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C01B32/20 , C01P2002/72 , C01P2004/51 , C01P2006/12 , H01B1/04 , H01G11/24 , H01G11/36 , H01G11/38 , H01G11/42 , H01G11/44 , H01G11/50 , H01M4/364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200/20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是将例如在粉末X射线衍射中d002为0.3354nm以上且0.337nm以下、Lc(004)小于100nm、La(110)为100nm以上、且在衍射角(2θ):44°~45°出现的、源自(101)面的峰的半值宽度为0.65°以上的石墨I与除石墨I以外的石墨混合而形成的,使得该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在粉末X射线衍射中,d002为0.3354nm以上且0.337nm以下、Lc(004)为80nm以上、La(110)为100nm以上、且在衍射角(2θ):44°~45°出现的、源自(101)面的峰的半值宽度为0.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039697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380004467.7
申请日:2013-06-2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C01B32/05 , C01B32/20 , H01M4/1393 , H01M4/364 , H01M4/587 , H01M10/0525 , Y10T428/29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显微拉曼光谱测定器测定碳材料的颗粒端面时在拉曼光谱谱图中所测定的处于1300~1400cm-1的范围的峰的峰面积(ID)与处于1580~1620cm-1的范围的峰的峰面积(IG)的强度比IG/ID(G值)为5.2以上且100以下,基于X射线衍射法的(002)面的平均晶面间距(d002)为0.337nm以下,光学组织结构具有特定的形状形成的、作为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优选的鳞片状碳材料以及电池电极用碳材料、其制造方法包含该材料的电池电极用碳材料、电极用糊剂以及充放电循环特性、大电流负载特性优异的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3492316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80018914.X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C01B32/05 , C01B32/20 , C01P2004/61 , C04B35/62839 , C04B2235/3225 , C04B2235/5409 , C04B2235/5436 , H01M4/133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587 , H01M4/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石墨颗粒,其为具备芯材和存在于其表面的碳质层的复合石墨颗粒,所述芯材由将粉碎性指数为35~60的石油系焦炭在2500℃以上且3500℃以下进行热处理所得到的石墨形成,所述复合石墨颗粒的通过拉曼光谱测定的位于1300~1400cm-1的范围的峰强度(ID)与位于1500~1620cm-1的范围的峰强度(IG)的强度比ID/IG为0.1以上,通过激光衍射法测定的体积基准累积粒度分布中的50%粒径(D50)为3μm以上且30μm以下,并且在使用粘结剂加压成型为密度1.35~1.45g/cm3时通过X射线广角衍射法测定的110衍射峰的强度(I110)与004衍射峰的强度(I004)之比I110/I004为0.2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