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ZIF-8基复合纳米递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52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59493.2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IF‑8基复合纳米递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采用沸石咪唑骨架8(ZIF‑8)作为二氢卟吩e6(Ce6)的载体,一是ZIF‑8具有在生理环境中的稳定特性,有效避免Ce6在生理条件下发生团聚,提高了其光反应活性氧产生率;二是表面涂覆葡聚糖可提高ZIF‑8复合材料在生物膜中的渗透作用,有利于ZIF‑8框架进入生物膜并酸响应性解体,提高了Ce6在细菌生物膜中的有效浓度,对材料的抗菌和生物膜消散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基础;葡聚糖包覆的ZIF‑8基复合纳米递药系统可以有效杀灭大鼠牙周炎致病菌,并有效改善牙周炎症环境,在制备生物医药工程材料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光触发红细胞膜包裹NO纳米仿生供体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55613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16558.8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张武 李国巍 马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触发红细胞膜包裹NO纳米仿生供体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合成巯基化的介孔二氧化硅包裹的聚多巴胺纳米粒子;(2)双负载聚多巴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制备;(3)靶向标记红细胞膜制备;(4)靶向分子标记的红细胞膜包裹双负载聚多巴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本发明将光热转换性能良好的PDA@mSiO2纳米粒子的成功到该NO仿生纳米粒子结构中,在近红外光刺激下不仅能够消融细胞膜对负载药物有效释放,同时能够对肿瘤细胞造成更加明显杀伤效果,从而实现多种治疗手段联合应用。

    同时负载青霉素和一氧化氮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6976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756778.3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同时负载青霉素和一氧化氮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聚合物的结构式如下所述。本发明选用树枝状阳离子含炔基的聚酰胺-胺树枝状分子PAMAM作为NO供体,其独枝状结构以及结构中大量地仲胺,有利于NO的高效负载。另外,PAMAM同时含有大量伯胺基团,有利于高效负载青霉素,实现NO和PCN的高效负载。将壳聚糖接枝聚酰胺-胺,可大大改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壳聚糖长链对聚酰胺-胺的高接枝率也极大地提高了NO和PCN的负载量;且同时负载青霉素和NO的聚合物的抗菌效果比单独的负载青霉素或NO的效果均要好,产生了协同作用。

    一种载一氧化氮的羧化壳聚糖-聚乙烯亚胺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832656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355430.4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载一氧化氮的羧化壳聚糖‑聚乙烯亚胺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往羧化壳聚糖的水溶液中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搅拌溶解,再加入聚乙烯亚胺,搅拌反应,得到羧化壳聚糖‑聚乙烯亚胺水凝胶;将其悬浮于甲醇钠/甲醇溶液中,通入一氧化氮加压反应,得到载一氧化氮的羧化壳聚糖‑聚乙烯亚胺水凝胶。本发明利用水溶性羧化壳聚糖与聚乙烯亚胺发生酰胺反应,引入仲胺基团形成水凝胶再装置NO,实现NO的高装载量,并可自动缓慢释放NO,解决了现有载体材料细胞毒性大、生物相容性差、NO负载量低、突释现象严重等问题。

    一种装载一氧化氮的阳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04638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56643.9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81/00 A61K33/00 A61K47/34 C08G69/48 C08G73/02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装载一氧化氮的阳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装载一氧化氮的含树枝状聚酰胺基元的阳离子聚合物,具体为聚乙烯亚胺接树枝状聚酰胺聚合物,其分子式如下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聚合物的装载一氧化氮的阳离子聚合物。本发明的装载一氧化氮的阳离子聚合物可通过装载NO作为一氧化氮供体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如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特别是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其具备有效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对常见的口腔致病菌、皮肤癣菌、伤口感染菌等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并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消炎等功能,为其在制备生物医药工程材料的应用提供支持。

    光控释放一氧化氮的复合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739506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711011405.5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控释放一氧化氮的复合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合成出球形树枝状聚酰胺‑胺(N‑N‑PAMAM‑D3),然后在粒径均一的金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N‑N‑PAMAM‑D3,制备出N‑N‑PAMAM修饰的纳米金,再负载一氧化氮,得到光控释放一氧化氮的复合膜材料。将光控释放一氧化氮的复合膜材料与聚己内酯(PCL)共混冻干压制成膜,能得到可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控制释放的一氧化氮的复合膜材料。该材料粒径均一,响应敏感,NO负载及储存量大,释放时间长,生物相容性良好,可应用于生物医药工程材料领域,且该材料能有效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可用于制备抗菌药物。

    一种多数据集中重复记录动态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9491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10073460.3

    申请日:2011-03-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刘波 潘久辉 张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地、并发地从多个信息源的数据集中检测数据内容完全相同的记录组的方法,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从多个信息源的数据集中读取每条初始记录或变更记录,依据记录的固有字段由本发明构造的Hash函数和验证码函数计算各记录Hash码和检验码,并动态地创建、修改一组由所有信息源的数据集所共享的桶及其相关信息,快速检测出分布在各个信息源中的重复记录组。本发明具有效率高、正确率高、内存资源利用率高、能够动态进行增量检测的优点。

    一种释放一氧化氮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33134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910793850.4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马栋 李国巍 张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释放一氧化氮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烯亚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甲醇钠,混合均匀,进行负载NO反应,得到聚乙烯亚胺NO供体材料;(2)将聚乙烯亚胺NO供体材料溶于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得到聚乙烯亚胺NO供体材料溶液;(3)将液体石蜡、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和羊毛脂混合均匀,得到油相;将甘油、司盘80和吐温80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水相;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得到混合溶液;(4)将聚乙烯亚胺NO供体材料溶液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得到释放一氧化氮软膏。制得的软膏对多种菌体具有好的抗菌性和缓慢释放效果,对于各种微生物疾病的治疗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β-半乳糖改性一氧化氮缓释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27101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793756.9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半乳糖改性一氧化氮缓释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将树枝状分子PAMAM溶解于CH3ONa/CH3OH溶液后置于一氧化氮高压反应釜中负载一氧化氮,加入卤代β‑D‑半乳糖五乙酸酯保护一氧化氮活性基团,然后通过点击反应偶联mPEG得到mPEG‑PAMAM‑NO‑Gal;将mPEG‑PAMAM‑NO‑Gal溶解于去离子水中,与β‑CD水溶液混合,静置,逐渐形成凝胶。该制备方法温和、操作方便,副产物少且产物易于分离纯化,得到的水凝胶生物相容性好,其一氧化氮缓释性能在生物医学工程特别是抗菌领域应用广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