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39506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711011405.5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8L79/02 , C08K3/08 , C08K3/28 , C08G73/02 , C08J5/18 , A61K33/00 , A61K41/00 , A61K9/70 , A61K47/34 , A61K47/59 , A61P31/04 , A61P31/10 , A61P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控释放一氧化氮的复合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合成出球形树枝状聚酰胺‑胺(N‑N‑PAMAM‑D3),然后在粒径均一的金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N‑N‑PAMAM‑D3,制备出N‑N‑PAMAM修饰的纳米金,再负载一氧化氮,得到光控释放一氧化氮的复合膜材料。将光控释放一氧化氮的复合膜材料与聚己内酯(PCL)共混冻干压制成膜,能得到可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控制释放的一氧化氮的复合膜材料。该材料粒径均一,响应敏感,NO负载及储存量大,释放时间长,生物相容性良好,可应用于生物医药工程材料领域,且该材料能有效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可用于制备抗菌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97088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53730.8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NO存储载体,一种可控释NO纳米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材料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由BSA‑Au NSs@CS‑PLLD/NONOate@PCL/PLA材料作为支架;其中按质量计,PCL:PLA:CS‑PLLD/NONOate=1:0.5‑1.5:0.1‑1;所述BSA‑Au NSs中Au和CS‑PLLD/NONOate的质量比为2×10‑5‑6×10‑5。该材料孔洞之间高度相互连通,孔径规整均匀,有利于支架内部材料的均匀分布,材料性能明显,且能够快速吸收伤口渗出液,保持伤口干燥,极大地改善了感染伤口的愈合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8184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384565.4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9/1271 , C12N15/88 , A61K47/24 , A61K47/28 , A61K47/34 , A61K47/26 , A61K47/59 , A61K48/00 , A61K31/7088 , A61P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实现基因透皮转染的阳离子超变形脂质体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基因透皮递送领域。本发明采用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脂质体、吐温80等材料,成分安全简单;利用聚乙烯亚胺作为基因的缀合载体以提升其结合能力、以脂质体作为递送载体来提升其皮肤递送能力、利用吐温80再次提升载体的稳定性及透皮转染能力,实现基因的非侵入式靶向透皮递送;在体外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并可有效抑制基因降解,同时体外细胞实验中具备较高的转染效率及较低的毒性;该阳离子超变形脂质体在成功实现基因高效透皮的同时有效促进其在皮肤内转染表达,为基因的递送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充分发挥通过基因非侵入式递送治疗皮肤疾病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7011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14627.0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动态表面结构的高效抗生物粘附的硅橡胶涂层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将聚轮烷修饰于聚多巴胺涂层的硅橡胶表面,利用聚轮烷上两性离子甜菜碱修饰的环糊精的分子运动能力,提高了两性离子的空间利用率,可有效减少或防止细菌粘附、蛋白质结晶及生物膜的形成;避免了负载抗生素药物或其他金属离子而带来的潜在生物毒性和不良反应;用于解决临床上因滞留硅橡胶植入物而引发的生物感染和并发症。本发明的涂层材料具有较多改性位点,可在涂层表面结构上修饰或负载其他配体或药物,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需求,亦可扩展体外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其制备操作简易,不存在复杂的化学改性过程,相关组成结构明确,且在临床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94243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92955.0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9/1277 , A61K47/69 , A61K8/14 , A61K8/73 , A61K8/64 , A61Q19/00 , A61K31/722 , A61K31/718 , A61K38/39 , A61K31/736 , A61K8/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负载的、可促进多糖或蛋白的透皮递送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以胆固醇、大豆卵磷脂等为原料,依次通过高速均质、旋蒸过程中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旋转的蒸发方式及微射流高压的的方法制备得到双层负载多糖及蛋白脂质体,该脂质体且能够促进多糖或蛋白透皮递送,有望充分发挥具备治疗及修复等功能的多糖及蛋白在皮肤中的利用率,可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皮肤损伤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9868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21328.1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精准靶向和协同抗菌双重功能的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领域。本发明的纳米脂质体在其亲水性表面修饰对细菌有特异性靶向的麦芽三糖,可精准的定位细菌感染部位,在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在脂质体内部的亲水空腔中负载NO和抗生素,NO可有效的细菌由生物膜状态转变为浮游状态,逆转耐药细菌的耐药性,同时抗生素发挥其杀菌作用,实现NO和抗生素联用,可有效的治疗深层次细菌感染(包括骨髓炎、胃肠道细菌感染、心肺部细菌感染、脑部细菌感染等),还可应用于其他的细菌感染领域,具有较强的可视性,还可与临床影像学结合,为临床中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498424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619105.X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介孔聚多巴胺NO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将麦芽三糖通过点击反应连接到PEG链上,合成PEG‑麦芽三糖;通过与介孔聚多巴胺反应,将麦芽三糖固定在介孔聚多巴胺表面,合成MPDA‑PEG‑Mal;将一氧化氮供体通过共轭效应负载至介孔聚多巴胺的介孔结构中,得到介孔聚多巴胺NO纳米粒子。本发明将具有细菌靶向的麦芽三糖分子与负载了NO并且具有光热作用的介孔多巴胺结合起来,做到了对体内感染细菌的诊断和治疗,不但可以精准靶向细菌感染部位,在NO杀菌效果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引入光热效应进行协同杀菌,一方面通过消散生物膜,改善了细菌的多重耐药性,另一方面光热增强了NO作用,可以持续杀菌,并且具有较高的杀菌效率,可以广泛的应用在临床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433134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910793850.4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9/06 , A61K33/00 , A61K47/06 , A61K47/32 , A61K47/44 , A61P17/00 , A61P17/02 , A61P31/04 , A61P3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释放一氧化氮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烯亚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甲醇钠,混合均匀,进行负载NO反应,得到聚乙烯亚胺NO供体材料;(2)将聚乙烯亚胺NO供体材料溶于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得到聚乙烯亚胺NO供体材料溶液;(3)将液体石蜡、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和羊毛脂混合均匀,得到油相;将甘油、司盘80和吐温80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水相;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得到混合溶液;(4)将聚乙烯亚胺NO供体材料溶液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得到释放一氧化氮软膏。制得的软膏对多种菌体具有好的抗菌性和缓慢释放效果,对于各种微生物疾病的治疗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812188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711008527.9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一氧化氮/光热协同抗菌作用的磁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首先通过水热法合成出粒径均一、磁性效果明显的Fe3O4裸球,然后在Fe3O4表面修饰一层光热效果明显的聚多巴胺PDA,最后利用聚多巴胺表面上大量的氨基作为起始点,利用丙烯酸甲酯与乙二胺交替反应制备出以四氧化三铁为核,中间为聚多巴胺,最外层为树枝状聚酰胺‑胺Fe3O4@PDA@PAMAM,然后负载一氧化氮,得到具有一氧化氮/光热协同抗菌作用的磁性材料。该材料利用近红外光照射产热杀菌并促使NO快速释放,实现光热与NO协同杀菌,再利用磁性氧化铁将细菌快速分离从而进一步提高杀菌净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739448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1008529.8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8J5/18 , C08L67/04 , C08L87/00 , C08K3/22 , C08K3/28 , C08G81/00 , C08B37/08 , A61K47/69 , A61K47/61 , A61K33/00 , A61K41/00 , A61P31/04 , A61P17/02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控释放一氧化氮的复合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壳聚糖叠氮化修饰,然后与含炔基树枝状聚酰胺-胺通过点击反应合成为聚糖偶联树枝状聚酰胺-胺(CS-PAMAM),再在四氧化三铁裸球表面修饰CS-PAMAM,最后将其负载一氧化氮,得到磁控释放一氧化氮的复合膜材料。将聚己内酯包覆上述磁控释放一氧化氮的复合膜材料,最终得到可在交变磁场下控制释放一氧化氮的复合膜材料抗菌材料,所得到的抗菌材料具有粒径均一,响应敏感,NO负载及储存量大,释放时间长,生物相容性良好,抑菌效果明显,安全、高效且绿色环保等优点,可以用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