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无人机监控预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4027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66084.3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无人机监控预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一:监控节点接收无人机周期性上报的实时信息;步骤二:根据所述实时信息判断无人机当前位置是否位于管制空域内;若是,则执行步骤三;若否,则执行步骤四;步骤三:在无人机信息前增加违规标识符V,并对监控节点管理员发出预警信息;步骤四:在无人机信息前增加正常标识符N;步骤五:监控节点将添加标识符后的无人机信息写入区块链中;步骤六:区块链节点同步区块链信息,并进行判断和预警。本发明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特性在多个不同机构之间实时同步管制空域信息和无人机违规进入管制空域信息,进而提高相应机构的数据共享和应急响应效率。

    一种小文件和大文件的存储及访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31428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59955.0

    申请日:2014-10-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132 H04L67/28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文件和大文件的存储及访问方法,本发明在存储过程中,将小文件和常用大文件存储在缓存服务器中,访问方法的具体步骤为:用户设备根据用户请求文件名在其前面添加标识性前缀;缓存服务器收到请求后根据文件名的前缀标识符判断其是大文件还是小文件;若请求文件为小文件,缓存服务器搜索本地小文件存储区,若请求文件为大文件,缓存服务器搜索本地缓存区;若缓存服务器具有该文件则引导用户访问该文件,若缓存服务器没有该文件且用户请求为大文件则发送用户请求给管理服务器,本发明将小文件和常用大文件存储在缓存服务器,引入文件名标识性前缀判断,能有效提高用户访问文件的效率,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一种飞机飞行风险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615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971764.0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飞机飞行风险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飞机飞行信息,并据此获取飞行风险信息;预设风险判断规则,根据该规则对所遇风险进行风险信息和风险等级确定;飞行员对风险判断规则的判断情况进行确认,即对风险级别和风险信息进行再次确认,并根据再次确认情况添加相应标识、调整风险级别;将再次确认的风险级别和风险信息写入区块链飞机节点,根据风险级别进行判定,将区块链飞机节点数据通过不同渠道同步到区块链地面节点;区块链地面节点根据收到的风险信息和风险等级进行预警。本发明实现在飞行异常且飞行员无法应答时有效反馈信息给地面指挥中心,提高风险应对能力,仅在飞机发生异常时才与地面通信,能大幅度降低通信成本。

    一种飞行事故追责方法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1452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971763.6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飞行事故追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定起止时间点,调取存储在区块链系统中的事故飞机飞行信息并通过机械数据分析模块进行机械数据分析,得到机械数据分析结果;根据机械数据分析结果,通过控制指令分析模块对该时间段地面控制指令进行分析,得到地面控制指令分析结果;根据地面控制指令分析结果,通过飞机操作指令分析模块对该时间段的飞机操作指令进行分析,得到飞机操作指令分析结果;根据机械数据分析结果,地面控制指令分析结果,飞机操作指令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判断事故责任归属;本发明可在找不到黑匣子或黑匣子已损坏的前提下寻找事故原因,并对事故责任进行划分,在民用航空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种基于双硬件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34293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310520541.2

    申请日:2013-10-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硬件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用户将数据从非保密网下载到移动存储设备上;S2、用户使移动存储设备与中间机相连接,中间机对其进行安全检测;S3、中间机将通过检测的安全数据存储在主功能模块的缓存上;S4、用户将安全的数据下载到安全移动存储设备上;S5、用户将安全移动存储设备连接保密网计算机,并将数据上传。系统包括移动存储设备、中间机以及安全移动存储设备。本发明将非保密网与保密网进行物理隔离,而通过中间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安全检测后再将无威胁数据安全传输给保密网计算机,这样有效防止了恶意用户及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对于保密网的入侵,保证了保密网的数据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