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84639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53089.5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声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磁声一体成像设备的可视化智能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以获取数据库中目标检测体的结构图像的第一图像获取单元和用以获取成像设备检测的所述目标检测体在待检测区域的信号分布图像的第二图像获取单元;用以分别对所述第一图像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结构图像和对所述第二图像获取单元获取的信号分布图像进行分析的图像分析模块,本发明通过对目标检测体的结构复杂度进行确定,以使图像分析模块确定成像设备执行检测时的成像模式,并通过设置不同的成像模式以使成像设备在成像过程中灵活进行成像,以使实现提高成像质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78469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99071.6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B5/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5 , A61B5/0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敏感加权成像用于慢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系统,包括对比剂添加模块、扫描模块、成像模块、处理模块、融合模块、分析模块、判断模块、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成像模块包括磁距图像单元和相位图像单元,融合模块包括图像融合单元和图像对比单元,所述对比剂添加模块和扫描模块连接,扫描模块和成像模块连接,所述成像模块和处理模块连接,处理模块和融合模块连接,所述融合模块和分析模块连接,分析模块与判断模块连接,所述判断模块与存储模块连接。本发明通过将磁距图像和相位图像进行融合,形成独特的图像对比,并对图像进行分析判断,能够准确快速的做出诊断,节约医务人员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91270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150751.5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G16H50/50 , G16H50/70 , G06F18/24 , G06F18/214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肾透析预测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该肾透析预测方法包括:S101:获取预测对象的临床信息,临床信息对应的临床特征包括术前特征、术中特征;S102:将临床信息输入目标预测模型,根据目标预测模型的输出信息获取预测对象的肾透析风险,目标预测模型基于历史病历信息训练多个预设分类器得到。本发明能够在完成手术后马上根据预测对象的临床信息快速获取预测对象的肾透析风险,便于早期干预,保护预测对象的术后安全,并且,预测过程无需依赖医生经验,有效降低医生主观经验影响,稳定性和准确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2309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609754.0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G16H50/3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T7/00 , G06T7/11 , G16H30/40 , G16H50/7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肝癌TACE疗效评估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该评估方法包括:触发于预设条件,将目标对象的肝癌数据输入病灶分割模型,病灶分割模型是基于历史患者的回顾性肝癌数据训练得到的,目标对象的肝癌数据和回顾性肝癌数据均包括TACE治疗前和TACE治疗后的CT增强扫描影像;根据病灶分割模型的输出结果获取目标对象的靶病灶区活灶信息,基于靶病灶区活灶信息评估对目标对象执行TACE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本申请能够自动获取靶病灶区活灶信息,速度快,效率高,且准确性好,便于准确筛选出TACE治疗适宜人群,有效辅助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08463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53089.5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声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磁声一体成像设备的可视化智能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以获取数据库中目标检测体的结构图像的第一图像获取单元和用以获取成像设备检测的所述目标检测体在待检测区域的信号分布图像的第二图像获取单元;用以分别对所述第一图像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结构图像和对所述第二图像获取单元获取的信号分布图像进行分析的图像分析模块,本发明通过对目标检测体的结构复杂度进行确定,以使图像分析模块确定成像设备执行检测时的成像模式,并通过设置不同的成像模式以使成像设备在成像过程中灵活进行成像,以使实现提高成像质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8689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310181168.6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B5/0536 , A61B5/00 , A61B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磁声成像的激励源抗干扰方法,本发明通过摄影装置对检测位置进行拍摄获取图像,获取图像中的检测区域,将检测区域划分为若干区域,确定各区域的停留点位置,通过超声波激励探头以及检测线圈对各停留点进行检测,计算各停留点对应的成像图片的图像特性参量以判定停留点的检测是否合格,根据各停留点对应的成像图片中的伪影区域以及噪点调整再次检测时的参量,再次检测完成后对不合格的停留点再次检测,通过多次调整检测过程中的参量,减少了成像过程中超声波与电磁之间的干扰,保证了成像图片的成像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9986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76388.4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鼻咽诊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咽癌智能化诊断系统及其鼻咽镜。为了解决内设有两个独立的空腔的鼻咽镜体积较粗,不易通过鼻咽部变窄的区域,以及通过插管直接向病人的鼻咽部进行药物喷洒处理,不易控制药物喷洒的量和均匀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鼻咽癌智能化诊断系统及其鼻咽镜,鼻咽镜包括有中心线缆和隔离膜等;中心线缆上设有隔离膜。本发明的鼻咽镜中,隔离膜能够根据功能自行改变吸气室和吹气室的大小,气囊将鼻咽部的肿囊区域扩撑开,方便鼻咽镜顺利通过肿囊区,通过外接的吹气设备向气囊中喷入相应药物,再由气囊上的全塞组件和半塞组件将药物均匀喷涂在病人鼻咽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45197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605496.3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K3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碘对比剂诱导肾功能损伤的模型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模准备:准备六只重量相同的SD大鼠,然后按照重量称取六份碘对比剂,S2:碘对比剂注射:将S1中所述的六份碘对比剂分别静脉注射于六只SD大鼠体内,建立模型,S3:肾功能检查:当S2中所述的碘对比剂分别静脉注射完成后,分别在注射之后的24h和48h对六只大鼠的肾功能进行检查,并分别对检查数据进行记录,S4:数据整合:对S3中所述的数据进行整合,并按照检查时间对数据进行分类排序。本发明通过注射不同剂量的碘对比剂,并对注射后的模型进行检查,对检查数据进行整合,记录,分析,能够直观的得出各剂量碘对比剂对模型肾功能损伤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56250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92555.5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目标模型的构建方法、治疗效果的预测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样本集的临床变量和CT图像,样本集为已接受至少一次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CT图像包括肝癌患者的肝实质的病灶区域和正常区域;根据临床变量中表征TACE治疗效果的目标参数和CT图像构建目标输入数据;对预设的第一模型基于目标输入数据进行模型训练,直到第一模型满足预设的收敛条件则确定第一模型训练结束,得到第二模型;将预设的可解释性模型与第二模型进行结合,得到目标模型。使得该目标模型在对肝癌患者TACE治疗效果的预测上会更具有优势,可以更全面地反应肿瘤内部异质性并作出必要的临床可解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3135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61160.7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头颈部肿瘤分布式智能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建立多源异构生物医学数据的头颈部肿瘤标准数据库;构建基于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头颈部肿瘤智能诊疗模型,并通过所述头颈部肿瘤标准数据库中的多模态数据对所述头颈部肿瘤智能诊疗模型进行训练;将实时获取的多源异构生物医学数据输入训练完成的所述头颈部肿瘤智能诊疗模型,输出结果实现对头颈部肿瘤的智能化诊疗。通过本发明,能够整合医院临床真实世界大数据的科研新范式,构建以医学知识服务引擎为技术抓手的头颈部肿瘤知识共享与智能交互平台,打造跨域协同多中心头颈部肿瘤分布式智能诊疗新型服务模式。
-
-
-
-
-
-
-
-
-